原标题: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可作为证据!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
随着微信、微博等使用人数持续扩张,它们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沟通交际、人情往来、生意合作等过程中,微信、微博扮演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时候,它们也带来不少麻烦。在微信上转账借给好友三万块钱,结果他两年不还甚至还不认账;微博上有人一直在骂自己,想讨个说法却不知如何证明……
那么,与他人发生纠纷后,微信、微博的聊天、转账、发布信息等,能成为保护我们权益的“武器”吗?答案是,能!就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微信、微博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可以成为证据!或许,日后互联网将变得“纯净”一些了。
与时俱进!不给居心叵测之人留下漏洞
最高法院,这次是为微信、微博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定性”了。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中的第十四条来看,电子数据涵盖了存在于网页、微博、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消息,还有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消息。当然,也少不了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等电子文件。
可以看到,最高法院针对电子数据的范围考虑得特别全面。而此举,也标志着最高审判机关正式在司法解释中确认了微信、微博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的证据地位。这样与时俱进的做法,将“漏洞”一次性全部“封堵”,完全不给居心叵测之人留下可乘之机。
同时,将微信、微博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当作证据,也受到网友的强烈支持。在网友看来,这是给网络暴力、诈骗等敲响了警钟,有着巨大的威慑作用。此外,这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需要谨言慎行。
欠钱不还、造谣生事……乱象或大幅减少
微信、微博聊天记录能作为证据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最直接的体现,或许就是借钱不还的事大幅减少。过往总有一些人在微信上借钱后就玩“失踪”或直接将“债主”拉黑,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而当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后,“债主”可直接向法院起诉去追回自己的钱。
另外一个“乱象”——微博上侮辱他人、造谣生事等,也能得以被严惩。那些只图一时口快却从未想过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的“喷子”,或将“偃旗息鼓”。细想一下,首先得益的有可能是明星——他们发律师函的频率将大大降低。
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微信、微博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也存在被伪造的可能。这就要求相关技术部门要强化技术,对电子数据的真伪有更强的鉴定能力。同时,如果居心叵测的人故意引导他人去说出违背内心的话导致出现纠纷,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此外,被盗号偷发、被逼着发等少数情况,也应该在考虑范围之内。
只有针对不同情况对电子数据进行精准鉴别,才能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