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风
编辑/单一
从2000年前的“书同文,车同轨”开始,到现在的“数字时代”,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效率,一直是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即使在当下,依然处在“信息革命”之中。
20年前,马化腾登上OICQ,开启了在C端的即时通讯的探索之路。从OICQ,到QQ,再到微信,腾讯一直是C端即时通讯的领路人。直到眼下,微信和WeChat合并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11亿。
3年前,腾讯也深知不止是个人,企业内部以及相互之间都需要信息即时、高效的连接。由此,腾讯内部也产生了企业微信最初的萌芽。当时腾讯的构思,也极其简单,就是为“企业提供一个自己的‘微信’”。
从2016年4月18日企业微信1.0上线,到2019年12月23日3.0版本正式发布,企业微信已经历经了1344天,相比于腾讯20年的进程,并不算久,但企业微信的路径却越来越清晰和宽广。
从本质上讲,不论是2B还是2C,微信和企业微信都是在做连接,并且两者具有极高的重合度。但实际上,两者的界线应该是分明的。
经过3年的发展,企业微信已经服务过涵盖50几个产业的250万家真实企业。
现在的企业微信,能够连接企业、消费者与产业上下游的潜力是无限的;但同时,即便是背靠微信的11亿流量池,3年下来,企业微信也找到了自己的服务边界——成为“企业专属连接器”。
1433天,企业微信的确找到了自己的“有界”和“无界”。
服务有界
企业微信一直带着张小龙的烙印。
从foxmail,到微信,再到企业微信,本质上都是做“连接”。只不过,在这个“产品经理”眼里,每个产品连接的“领域”是不同的、是有界线的。
这次的企业微信年度大会,企业微信的几个负责人在演讲中都多次提到一个词叫作“人即服务”。实际上,这也缘起今年年初张小龙自己站台4个多小时的微信之夜上。当时,他就提出:“将企业微信的场景延伸到企业外部”。
张小龙的理念延伸到了此次企业年度大会上
这次,无疑又是对他理念的一个延伸。
不论是微信、抑或企业微信,最终连接到的都是“人”。只不过,要处理好“私人”和“工作人”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来说,一直是一个疑难杂症。
当没有一个完全“顺手”的工具出现时,那么,相当一部分的用户依然会把原本属于工作上的人际交涉、信息交互“被迫地”放到微信上——这实际上早已越过了本应是“公私分明”的界线。而这样的用户习惯,本身就是充满风险的。
企业微信产品总监林莉在会上说:“在企业员工向客户展示自己的个人帐号时,客户见到的是一个私人身份的信息,昵称可能是‘平安是福’,头像是小猫小狗或者风景照。客户此时在心里就会犹豫,这是不是他在揽私活?出了问题我该找谁?”
定位为“熟人社交”的微信,在用于第一次见面的客户时,用微信作为连接的介质,双方本身就是存在极强的不信任感。而对用户来说,在熟人的社交圈里不断被迫地加入基于工作关系的“陌生人”,早已背离了使用微信的初衷。
图片来源官方
而对企业来说,则是:“我的员工用私人微信加了客户,ta离职了怎么办?”
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一直是需要界线的。
在企业微信3.0版本中,“企业认证”功能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这个功能,客户看到的是企业名称、员工只为、职业头像等诸多信息。同时,双方好友一旦通过,客户信息进入的是企业端。
但是,说到底,即便是服务企业,最终的落点依旧是个人,最终的信息都是在企业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互通。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温度。
因此,在3.0的版本中,更加强调了包括客户联系、客户群以及客户朋友圈的功能。这一点或许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微信的这一步实实在在地升级了企业微信与微信的生态互通能力,帮助企业缩短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仿佛是在告诉用户:微信有的核心功能,企业微信亦能做到。而这也让企业微信在公私分明的界限里,无限地拉近了基于工作交集的交流距离。
连接无界
早前锌财经发布的《腾讯的2B和2C》一文中,就曾提出:与生俱来的2C基因,现在成为了腾讯2B最锋利的武器。
背靠11亿的微信用户,企业微信能够串联的用户几乎是每个人;这里的“每个人”也几乎包含了各行各业——这样的连接几乎可以用“无限”来形容。
图片来源网络
对企业来说,几乎可以通过企业微信连接他们所服务的所有消费者。比如,政府可以去连接微信上的个人和企业,包括公安、税务、应急、市场监督等各个部门。
其实,仍有相当大一部分用户将关于工作的沟通习惯停留在微信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处于其它产品的“不好用”。这也让相当一部分人的微信“被迫”地转了型。
迭代3年的企业微信,也深知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曾有一家汽车主机厂的负责人告诉企业微信行业拓展总经理卢青伟,他说,企业在全国有差不多4万名的员工,平均时薪70元。以现在的管理模式,肯定要“上线”,但如果要把所有的员工都拉去培训,一个小时就是280万的成本。
在多番考量之后,这家汽车主机厂的负责人选择了企业微信来连接厂里的4万名员工。在他看来,企业微信跟微信的操作基本一致,完全不用培训。对那些流水线上的一线蓝领来说,“会用”、“用得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企业微信的“无限”绝不限于此。更重要的是,企业微信已经涵盖了当下所有的主流产业。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产业的上下游上,企业微信的链接能力几乎也是无限的。
广州海珠区教育局从2018年12月开始,率先用上了企业微信,在5个月之后,陆续把下属的286所学校、近2万名教职工也接到了企业微信中。不仅如此,企业微信还外延到了海珠区的22万名学生家长。
图片来源官方
从上游到下游,从领导层到校长,再到教师、家长,通过企业微信,海珠区的教育产业形成了一张局校互联的网络。通过这套工具,海珠区的家校沟通效率从以前的12个小时,变成了4个小时,效率提升了300%。
而海珠区的近300所学校,也只不过是企业微信服务的6万多所学校的普通样本而已。触达50多个行业、服务250万家真实企业、链接6000万+的活跃用户,这是企业微信3年最直观的成绩单。
而在内部协同上,企业微信也一直在优化,比如在日程、会议、微文档、微盘等功能一直在不断地迭代更新。
从内部高效协同,到连接企业、消费者和上下游,这或许只是企业微信无限连接的开始而已。
没有新流量,只有老办法
实际上,眼下,也过了早已过了“大谈流量”的时代。
《QuestMobile 中国移动互联网 2019 半年大报告》报告显示,从2018 年1月到2019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月活跃用户(MAU)规模的同比增长率从6.2%逐步跌到2.8%,从今年2月开始,MAU规模不再继续增长,甚至在2019年Q2净降193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私域流量”的热度一直未减。甚至曾有人说:“企业微信就是要帮助企业做好自己的私域流量”。这或许很大程度上是对企业微信的“误解”。
在存量时代,不论是微信、企微、企业,规模化地拉新几乎都很难做到了。
简单地说,企业微信作为中间平台的角色,需要在现有的流量池内把不同领域、不同标签、不同身份的企业或者个人做精确的“腾转挪移”,提供精确化的服务。而不是把部分人“锁到”某一家企业之下。
在这个存量时代,对背靠微信11亿用户的企微来说,做关起门来的“私域流量”的格局显然太小了。
还是马化腾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产业互联网不仅仅是2B、2G,归根结底也是2C的。
在传统的2B服务上,对诸多的服务商或者企业来讲,更多的会在意“简单粗暴”的商业价值。腾讯微信事业群副总裁黄铁鸣说:“大家很大的目光都放在了‘我能不能把产品卖给你’,却忽略了这个产品企业带来的真实价值,比如,员工效率、附加成本等等。”
实际上,早在一年前企微和微信就开始互通,而直到现在,才把这回事官宣并进行升级。这背后,也是腾讯在摸索有了“2C”这把利剑的同时,为”2B”带来更真实的价值。而现在来看,腾讯显然更清晰地找到了两者间的“界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