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咸鱼鱼
编辑| 吴怼怼
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知识的平行世界,而短视频的兴起则让那些曾隐匿在主流视野之外的人,可以站上时代舞台。
由此,大众透过屏幕,得以窥见宏大背景下,与我们相似或不同的小人物,并了解他们和我们的现实世界与精神内核。
01
在生活的土壤里开出知识的花
跳海大院有一篇文章,标题叫《上快手走一圈,我才知道民间科学有多狂野和浪漫》。
然而,真正走了一圈才会发现,快手除了有打动人笑点的民间发明家和无数手艺人外,还有一群认真的知识创作者,快手孕育着一个国民级全民知识百科平台。
大到冰山、宇宙,小到一棵水稻,在快手的镜像世界里,镜头穿透的不仅是大众认知中的乡土圈层,还有一个绚丽的知识世界。
32岁的李建,是吉林白城人,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他喜欢浏览与宇宙有关的一切。
有一次,例行在快手浏览天文内容时,他发现,这些由天文图片构成的视频虽然观赏性与知识量一般,但播放量很高,于是,他便萌发了自己来做专业天文类视频的想法。
2018年7月,李建在快手发布了第一条内容,那条视频的主题叫「宇宙中的万磁之王」。在视频中,他科普了有关磁星的知识,千万亿高斯的磁力、辐射范围近10光年的星震,以及脉冲星与黑洞……
这条科普视频很快便脱颖而出,他惊讶于快手老铁们活跃而友好的互动氛围,也为自己的小众爱好被看见而开心。
从2018年7月到2019年11月,他保持着两到三天更新一条视频的频率,如今,已经累计在快手发布了226个作品,并获得超过200W的粉丝。
在他最新发布的一条视频里,讲述了有关「太阳风暴」的知识。
打开评论区,有人认真地讨论「耀斑的产生原因」与「恒星的结构」,也有人搞笑调侃「这是两个大乘期强者在对决」以及「奥特曼在哪里,求救命」。
宇宙的宏大与个人的渺小在这里交汇,数字世界让人们了解知识,认识宇宙,同时也让想象力插上翅膀。
在快手,每一条科普视频都像是一粒洒向生活土壤的种子,当时机合适,春雨盈来,就会盛开知识的花。
02
快手百态与智周万物
撕掉民间文化的「土味」标签,认真翻阅快手的每一个垂类,你会发现,在快手,没有「冷知识」。
从美食、音乐、游戏到艺术、教育、天文,快手的内容生态既覆盖了人文社科,也涉猎自然科学。
11月29日,快手举办主题为「知识的全民生长力」的光合演讲。
当日,有天文爱好者、儿科医生、音乐老师、徒步驴友等不同领域的快手知识创作者分享了他们知识内容创作的故事。
快手昵称「儿科马大夫」的用户,在现实中是一位儿科主治医师,在快手,他是一位儿童医学科普知识创作者。他创作的科普短视频总是将专业的育儿医学知识以相声、段子等新颖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常常受到快手用户的欢迎。
他在光合演讲上分享说,我国儿科医生面临巨大缺口,目前数量还不足十万,而在快手上的分享让他的儿科医学知识打破了这种人数和地域的限制,能从一线城市连接到偏远山村的田间地头。
而昵称「冯老师带你唱歌」的用户,则是一位声乐老师。他从2014年开始在快手发布视频,最初只是记录自己与学生的唱歌片段,慢慢的,他尝试分享唱歌技巧。
因为视频内容通俗易懂,教学风格又轻松有趣,粉丝数便随着视频数量的增多而积累,2018年,冯老师受邀入驻快手课堂,并发布第一个课程--《KTV麦霸》,迄今为止,这条课程已经被几千人购买。
在快手的各个垂类分区,都不乏像马大夫与冯老师这样的知识创作者。他们将自身的专业知识拍摄成一条条视频分享出来,在收获观众注意力的同时,也将知识洒向了每一个用户。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快手教育生态的多项数据已经达到了亿级。
根据快手知识生态数据,2019年,快手上的知识作品数量超过1.2亿,其中包含2000多万条宇宙、科学、人文相关知识、3800多万条生活百科视频、25万个职业人发布的5900多万条职业技能视频、以及100多万条学科教育视频等。
每一个垂类知识都反映一种生活,从法律常识到医学百科,从理财基础到育儿技巧,专业知识与大众生活在快手走向融合,而知识网红也因此走红。
当然,内容池能积累到这样的程度,与平台力量密切相关。
一直以来,快手都致力于知识分享领域的扶持计划,如今更是联合知乎推出了更进一步的利好政策—“快知计划”。
快知计划将通过流量扶持、品牌共创等政策来鼓励知识生产者创作内容,传播更多样化形态的知识视频。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快手用户通过短视频学习新知识。
在快手,看世间百态正在成为一种共识,而知识创作者们的勤勉产出也将使快手智周万物成为可能。
03
从老铁到老师,让知识2倍速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毛寿龙曾谈到快手的价值链。
在他看来,要想理解快手,就要看到快手对普惠这一价值和逻辑的传承。普惠导致了新的价值链,让任何地方的金子都能发光。快手能实现一个去中心化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即使曾经看起来边缘的价值也可以变成核心的价值。
简单来讲,就是快手的社区生态能让专业知识以普世的方式被看见,以更通俗的方式被理解,并进而吸引粉丝,建立相应的社群实现价值传达。
而这正是快手内知识网红迭出的原因之一。
快手基于用户真实生活场景的沉淀使得用户之间了解程度、沟通速度远高于其他平台,当沟通无鸿沟后,知识分享就有了一个良好的讲台。
快手的知识网红与我们通俗理解的知识网红其实有很明显的差别。
所谓知识网红,在以往的大众认知中,是专业人士与网红经济邂逅的产物。
指的是医生、律师、学者等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人,通过互联网、自媒体、社交平台等发表意见、解答问题,并聚集起一定人气时,所打造出的网络账号形象。
一般来说,这个形象往往与知识付费等话题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提起知识网红,总会想到狡黠的知识分子,批量化地贩卖焦虑。但在快手,并不存在这种刻板印象,这与快手生态密切相关。
快手孕育的知识总是从最朴实的地方萌芽,以短视频的方式传播,科普内容有趣、简洁,覆盖范围从生活常识到专业知识不一而足。
不论你是一位修高压线的电工、一位种植草莓的农夫,还是一位小学老师、门诊医生,在快手,都有权利和机会去发布自己擅长的专业知识。快手社区里广泛的受众,多元的爱好,让天文地理与生活常识一样重要,「老铁们」关心一日三餐,也乐于听人聊聊「宇宙的运转」。
而另一方面,在快手,从老铁到老师的上岗证书不是枯燥考试,不是一纸文凭,而是基于热爱的知识分享,这也使得知识的传播速度反而比专业平台更迅速。
毕竟,比起刻板端正的老师,显然是有趣生动的老铁更能让你双击666。
04
被虹吸到时代表层的快手世界
纪录片导演江锦曾坦言,「长期以来我都对快手有某种偏见,直到我第一次在它上面找到拍摄对象。」
没有哪个社交媒体的声音比快手更嘈杂,也更真实,人们顺着一道声音可以聆听一个平凡人的心情曲线,也可以看到一个家庭的点点滴滴。
在快手,注意力像是阳光一样洒在多数人的身上,而不是像收拢的聚光灯只打在妆容精美,服饰华丽的人面庞上。
普惠的真实感,是快手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快手「知识类网红」与众不同的原因。
传统大众传媒是无法赋予受众平等交流的权利的,报纸与杂志版面有限,即使是分发出的内容也讲究头版头条;门户时代,内容生产看似开放了权限,实则还是依赖少数精英,遵循着极度中心化的生产方式;而社交媒体时代,看似草根与精英共享话语权,但实际上,衡量平台资源的天平始终是倾向大V的。
但是快手不同,它始终以去中心化逻辑鼓励用户生产内容,并通过对算法的调整来实现流量分发的相对平等,他们在平台算法中引入「基尼系数」,照顾长尾用户,即便是没有粉丝的新人用户,只要视频内容足够优质就能登上中心广场。
这样的平台性质既使得MCN、创作者留存下来的粉丝价值更高,也让知识创作者更具生产动力。
另一方面,快手平台的技术创新也使得内容传播的方式更多样,短视频+直播的驱动双模式,在线课堂+连麦指导+在线社区等产品,让知识从单向传输转变为社交化学习。
在快手,平均每6秒,就会有一个科普视频诞生,2019年,快手上的知识作品总点赞量308亿,总评论数30亿。平均每个知识作者创作255个知识短视频,平均每个知识作者获得271万个播放曝光。
在这些数字背后,是由三万六千行快手用户支撑起的庞大知识内容池, 随着快知计划的进一步推进,这个数字也将继续增加。当然,随同增加的还有知识普惠下的商机。
收购A站,投资知乎,梳理自身的平台内容……一直以来,快手在内容生态上的布局都不遗余力。
而今,对知识创作的倾斜与扶持也是快手完善内容生态的一环,这些努力最终将成为快手世界不可撼动的精神内核,也将成为催生快手的增长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