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兴业消费金融急速前进背后:不良贷款率走高、风控被吐槽
作者:宇菲
审校:周鹤翔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兴业消费金融(下称“兴业消金”)本是消金行业内的新秀,2018年全年净营业收入24.47亿元,净利润5.12亿元,跻身行业前五。
只是,在兴业消金急速前进的背后,其问题也开始逐步浮出水面,持续走高的不良贷款率令人为其捏了一把汗。
深度绑定员工 想离职“走不了”
毋庸置疑,对任何一家金融企业而言,风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兴业消金也是同样如此,只是,兴业消金相比其他的大数据等科技风控不同,他们采用了别具特色的“深度绑定员工”的方式来控制风险。这种方式到底有没有效果呢?
公开资料显示,兴业消费金融主要依靠线下直销团队“上门收件、亲核亲访”来展业。截至2019年上半年,其线下业务贷款余额230.39亿元,在总贷款余额中占比81.75%。
对于这些线下直销团队的管理,据公开报道,在兴业消金内部,绩效和逾期紧密挂钩,比如,员工的提成分36期发放,36个月后才发完;即便这样,公司只支付员工提成的60%,还会扣留40%作为风险保证金;逾期率超过3%,则不允许离职。如果要离职,就要用保证金买断。
兴业消金近两年的高速的增长与其员工高强度的工作不无关联。
以上海地区为例,中银消金在上海月均5、6千万元的放款量,兴业消金上海事业部能达到4、5亿元的水平,后者是前者的将近10倍。
因此,这让很多兴业消金的老员工深感压力,很多人抱怨“吃不消”。然而,现实情况是,他们想走却又走不成——因为如果不做存量业务,不但拿不到40%的保证金,而且还拿不到60%的剩下期数。
因此,对他们而言,为了应得的提成,只得选择继续另外一种手段:一面抓业绩,一面催逾期。
作为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若长期将薪资和逾期表现挂钩,可能会难以实现长期增长。
场景缺失以线下为主 不良贷款率持续走高
作为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兴业消费金融的主要运营逻辑为“通过布局线上,线下开展业务的方式获客”。
公开资料显示,在线上,兴业消金以“空手到”APP产品为起点,打造了一系列线上产品,为线下客户拓展形成补充,而在线下,通过兴业消金的直销团队,兴业消金自从开业以来已累计发放贷款突破480亿元,服务客户数超过350万户,为兴业银行输送借记卡客户近40万名——兴业消金的业绩显著,据兴业银行2018年年度报告披露,兴业消费金融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4.48亿元,较2017年的10.36亿元,同比增长139.8%;净利润5.12亿元,较2017年的2.09亿元,同比增长145%。
不过,如果从产品角度来观察,兴业消费金融业务仍以线下大额信贷为主:目前兴业消费金融场景主要有四款,“小额闪电贷款”、“家庭消费贷”、“名企白领贷”以及“助学宝”,但这些产品都停留在信用贷款阶段,没有过多的切入到消费场景中去。
事实上,在消费场景方面,目前大多数的消费金融公司都在不断拓展和创新更多的场景化服务,来引导和满足消费者体验。
例如,马上消费金融集中在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相关的场景,诸如旅游、婚庆、数码3C、教育、医美、家装、农业、区块链等方面,用相关产品与使用场景相进行结合,提升用户的体验感。而长期深耕线下场景的捷信消费金融,也在进行线上消费场景的开拓,这样对比来看,兴业消费金融的线下场景确实有些缺失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兴业消费金融的客户贷款总额的不断增长,2017年末和2018年末贷款总额分别为98.96亿元和206.94亿元,其不良贷款率也在持续走高: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2019年6月末分别为1.86%、2.27%和2.28%,2.47%。
(图片来源于财报)
与此同时,持续上涨的不良贷款率一个后果就是投诉不断增多。在聚投诉上,兴业消费金融的投诉达到163条,其投诉内容主要是涉嫌暴力催收和高利贷等。
(图片来源于聚投诉)
2020年,兴业消金还能够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吗?
一切等待时间的答案。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