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张勇表示,中国正在进入“新消费时代”,双11背后真正的力量,正是中国新消费崛起的力量。在张勇看来,新消费的爆发是今年双11创新纪录的重要动力,95后、50后和小镇青年,正在成为消费的生力军。而对于政府倡导夜间经济,张勇认为,“夜经济”背后正是新商业活力的体现。
未来经济的增长动能在哪里?他坚信,数字化没有国界,而且是大势所趋。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经济的增长动能,本质上来自创新和数字化的驱动。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一定是消费驱动、体验驱动。
新消费的爆发是今年双11创新纪录的重要动力
新京报:刚刚过去的双11,被称为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绝佳窗口,今年的双11交易额再创新高。据你观察,这次购物狂欢反映了消费的哪些新动向、新趋势?
张勇:这已经是阿里巴巴的第11个双11。11年来,双11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见证和经历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大变革、大爆发。每一年的双11,我们都能看到中国消费者、品牌和商家经历一次新的洗礼。每年“双11”我们一再挑战峰值,但是一路看过来,目前的峰值在未来两到三年以内,就将成为常态。
11年之后,中国正在进入“新消费时代”。双11背后真正的力量,正是中国新消费崛起的力量。为什么有这么多企业愿意全身心参与其中?正是因为品牌和商家看到了市场,看到了机会,看到了新消费的力量。新消费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创新。新消费深刻重构了人、货、场,驱动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数字化变革。这样的变革,发掘了商业新人口,创造了商业新供给,带来了商业新行为。未来的双11必须要做到的正是创新,创新是不变的关键词。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这次双11阿里在下沉市场、新品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战略,阿里巴巴是如何制定出这些战略?这些战略的出台背景是否与新消费有关?
张勇:所有这些新战略和新洞察,本质上都是我们看到了新消费时代带来的历史机遇。
可能很多人知道,双11最早的诞生,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当时的淘宝商城刚刚诞生,我们想做一个活动,让更多人来记住我们。如今11年过去了,双11对品牌来说,早已不是一个处理尾货的选择。双11的成交额也从2009年的5200万美元激增到2019年的2684亿。今年的双11,超过299个品牌当天销售过亿。这正是一天之内爆发的强劲商业力量。
作为新消费的重要象征和表现,新品已经成为品牌实现增长、寻求增量的核心砝码。可以说,天猫双11已经渐渐取代西方传统圣诞节,成为全世界品牌最重视的新品首发节点。我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些数字。超一半的美妆大牌打破惯例,改变了新品发布节奏,把圣诞礼盒提前到天猫双11发布。
下沉市场的爆发,本质上也是希望实现供给和需求能够更完美匹配,下沉市场的积极参与,也是今年天猫双11再创新纪录的重要动力,背后是中国内需的巨大爆发力。一系列国产品牌在今年双11有超过60%订单来自下沉市场,一大批国际大牌商品打破圈层壁垒,正在加速走进小镇青年的家中。我们的传统业务聚划算通过定制款货品的供给,深度触达下沉市场。
新京报:你怎么理解新消费?它与以往的消费有何不同?
张勇:新供给创造所带来的新消费,绝对不只是原有消费的数字化,而是真正带来了新的消费增量。双11的2684亿元见证了新消费的崛起,背后是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合力创造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背后是万千企业的增长。“新消费”正是以多元化供给和新的消费场景,调动了消费者最广泛的参与,也成功服务了更多的人。
还是和你分享一些这一次双11的发现。我们发现有三个人群——95后、50后和小镇青年,正在成为消费的生力军。这背后本质上是我们的平台能够更好地洞察这些人的潜在需求,激发了他们此前并不具备的消费潜力。这正是新消费的力量。它不仅通过更高效的匹配满足了人们的潜在需求,更多是创造了新的增量,拓宽了消费的边界和可能。新消费的核心不在于需求,需求一直都在那儿,而在于供给侧,在于我们能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创造需求。有些产品可能几年前都不存在,但是今天变成大家生活的必需品,这正是新供给带来的新消费。
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一定是消费驱动、体验驱动
新京报:从新零售到新消费,是否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转变?
张勇:过去20年来,阿里巴巴很幸运地诞生和成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三年前我们提出了新零售,如今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从新零售到新消费,背后正是数字化所带来的巨大能量。中国目前社会零售总额达到38万亿,可以说,未来这38万亿都将会被完全的数字化,这当中所蕴藏的机会和潜力将是非常惊人的。
我们坚信,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一定是消费驱动、体验驱动。中国现在大概有3亿中产,5年之内,这个数字将会翻番。中国非常大的另一特点则是,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只有农村农民生活得好了,整个中国社会才真正走上一个新的阶段。过去一年阿里平台上净增一亿消费者,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的消费者。如何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更广大消费人群的需求,未来依然有巨大增量空间。
新京报:在你看来,未来经济的增长动能在哪里?
张勇:我还是坚信,数字化没有国界,而且是大势所趋。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经济的增长动能,本质上来自创新和数字化的驱动。只有不断往前创新,经济才会有活力和生命力。只有不断挑战自我,商业力量才会真正凝聚起来。
新京报:9月10日,你在阿里巴巴20周年年会上宣布:“未来五年,阿里巴巴服务全球超过10亿消费者,实现超过10万亿元以上的消费规模。”如何实现这个阶段目标?
张勇:要更好地实现这一5年内的近期目标,关键要继续践行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内需、全球化、云计算和大数据,同时要不断建设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为商家和品牌提供一整套数字化能力,来帮助更多企业和品牌在数字经济时代完成全面的数字化转型。阿里商业操作系统不是一种工具的输出,而是一种能力和理念的分享,是一种创造。
所有这些努力,也是为了我们更长远的目标——到2036年,阿里巴巴希望服务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不断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分享,能够更好地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让更多人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
新京报:阿里巴巴提出五新战略也有一段时间了,我们看到了新零售的落地,你怎么评价盒马、银泰以及众多阿里巴巴线下实体的发展?未来这些将怎样与天猫和淘宝结合?
张勇:三年前,马老师首次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发展到今天,“五新”已经成为了“百新”、“万新”,背后的共同点,正是各行各业都在全方位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从“五新”到“百新”,中国经济和消费图景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在数字化驱动和承载的新经济和新社会当中,一切都在被重新定义。无论是线上线下,我们面对的都是同一群消费者,一群被完全数字化了的消费者,线上线下是同一个世界,数字化是同一个梦想。
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社会元素未来都会变成一个数字化的ID。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在这样一个新的数字化时代长大,他们喜欢消费,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方式。阿里巴巴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创新。
新京报:新零售之外,新制造、新技术等,阿里巴巴会在明年进一步加强吗?他们对新消费的意义是什么?会怎样组合?
张勇:今天所有客户都在讨论“全球增长看中国、中国增长看线上、线上增长看阿里”,我们要去想“如何跟客户对话”,如何能够让我们的客户看到他没有看到的未来。基于这样的思考,从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等多个维度,寻找面向未来的增长机会。
面向未来增长,我们要真正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平台优势。做平台,第一要有硬实力,对未来看得更远、看得更深,抓增量机会,才能构架面向未来的平台。第二,做平台要有利他之心。为了成就他人,帮助我们的商家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这是我们今天做平台需要的初心和出发点。
谈收购网易考拉:全球化是阿里长期的重要战略
新京报:阿里巴巴历史上多次将天猫和淘宝分合,这些组织架构的调整都有一定的原因。如今蒋凡统一管理这两块业务,这是基于什么考量?
张勇:淘宝天猫生态的进一步打通,正是为了共同创造新消费。淘宝天猫本质上面对的都是同一群消费者,同一批客户群体。淘宝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完整的消费生活社区,天猫则成为全球最大品牌聚集地。在阿里经济体的大生态中,淘宝天猫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新消费浪潮中,共同成为创造中国新消费新的动力之源。
我们在内部经常说,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这样的组织调整,本质上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服务中国的7亿消费者,更大程度激发经济体内部的活力。
新京报:对于未来,阿里巴巴会有新的收购计划补充目前的经济体吗?在你看来阿里巴巴“动物园”还需要添加什么?
张勇:阿里的投资是多元化的,并非全部是收购,有大量投资是参股。但在重要的战略项目上,我们选择了收购。在我看来,如果想发生化学变化,就必须要打通血脉。我们会不断面向未来,寻找和探索更创新、更好代表和引领未来的新商业机会。
新京报:考拉的收购是意外惊喜,还是筹谋已久?
张勇:关于考拉,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的热情。对阿里来讲,我们今天已经服务了中国国内七亿消费者,当然我们也在走向全球化,全球化是阿里长期的重要战略。对中国的七亿消费者来讲,我们做的事情非常直接,就是怎么样能够跟我们的商家,合作伙伴一起,把全国全世界最好的商品、最好的服务,通过这个数字化的平台能够到中国的消费者手里去,让他们能够体验和消费到。
“夜经济”背后正是新商业活力的体现
新京报:如今政府倡导夜间经济,阿里巴巴哪个经济体会承担相应的职责?会是饿了么的本地生活吗?还是会有新的成员去负责这块业务?你认为这会是另一个翻倍成长的机会吗?
张勇:一直以来,阿里都在不断探索各种新的商业和消费场景。正像你所提示的,我们当然留意到“夜经济”对整个阿里巴巴经济体业务的提振,这背后正是新商业活力的体现,我们也致力于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吃穿用行的全方位体验。
今年夏天,阿里巴巴也正式发布了《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我也在这里分享一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丰富了人们夜间消费的图景,夜间淘宝网购占全天消费比例超36%,盒马鲜生、口碑饿了么等带动夜间餐饮消费增长,观影观演等文化消费成为夜间消费的新内容……超7亿消费者的购物车正在拉动夜经济增长。中小商户在夜间迎来生意的又一个高峰,不打烊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在深夜值守,街头奔忙的外卖小哥、灯光下的淘宝主播、形形色色的人都感受过夜经济带来的变化。
新京报:从下沉市场到夜间经济,中国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在你看来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消费如何连接世界?
张勇:我一直跟团队讲,要做造风者,而不是追赶风口的人。重要的是去创造和定义风口,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机会。造风者是比较宏观的表达方式,具体到商业上,就是如何重新定义一个又一个新的场景。我们从来不把任何业务作为单一业务,每个业务都是新场景的延伸,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整体。
新京报:你认为2019年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是什么?2020年是否会延续?
张勇:过去一年让我们感受深刻,同时也坚信会继续延续的,正是中国经济的增长越来越走向消费驱动、体验驱动。
新京报:2020年最看好哪项新科技?
张勇:我曾经分享过一个观点,大数据是能源,算力是引擎。算力将是未来技术进步的核心竞争力。对大数据的高效使用将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能力。我们在今年云栖大会上也发布了自主研发的芯片含光800,它也是目前全球最强的AI推理芯片,我们必将在芯片领域和其他尖端科技领域继续探索。
新京报:假如你在2020年开始创业?会做什么?为什么?
张勇:阿里巴巴一直在不断开创新赛道,创造新机会。今年已经是我在阿里巴巴的第12年,我一直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创造者,抱着创造者的心态去做事,才是乐趣所在。我们希望阿里巴巴成为员工实践新思考,创造新机会的最佳土壤,不仅是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业务,更是在创造新的工作方式,共同去创造未来。
新京报:2019年哪项改革措施你最关注?
张勇:阿里巴巴的20年很幸运成长于这个大时代,也感恩这个时代。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者基数,并且数字化程度最高,这是中国的巨大优势。
可能很多人也看到了新闻,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的创始人王坚博士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博士作为阿里这样的民营企业技术带头人代表当选院士,也是国家对阿里自主创新技术建设成果的巨大肯定。未来我们有义务站在世界级科技进步的第一线,承担更大的责任。
【报告推荐】
(关注“阿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报告不定期放送)
《电子商务发展:来自中国的经验》
《2019数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报告》
《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
《阿里巴巴2019“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报告》
《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09-2019)》
《2019阿里巴巴全球女性创业就业研究报告》
《钉钉商业生态系统及经济社会价值报告》
《阿里+毕马威发布4份智能经济报告》
《2019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
《女性创业社会责任大数据》
《阿里巴巴中高端消费指数报告》
《消费者运营健康度升级与最佳实践白皮书》
《2019数字化趋势报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