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紫光云,做建筑产业的跃迁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个古人未曾实现的美好愿望,今天已基本成为了现实。
这样的愿景实现背后体现的是建筑业的发展、变迁。在过去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建筑业历经多次变革,特别是近几十年,建筑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进着。眼下,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建筑业这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行业,正迎来新的变革。
这一轮建筑业变革的焦点是什么?未来建筑会是什么样子?在日前召开的主题为“产业·城市 擎领未来”的IMPACT 2019紫光云峰会上,紫光云及一众合作伙伴围绕建筑业新一轮变革展开探讨,并发布紫光云建筑产业数字引擎。
云、建筑,看似不搭界的两个事物,内在有什么联系?本文从建筑业这一轮变革的核心谈起。
01
数字建筑正当时
数字化正在影响各行各业,对建筑业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在笔者看来,用“空中楼阁”来形容这种变化最贴切,只不过此“空中楼阁”非过去所表达的意思。
曾经讲“空中楼阁”,说的是不切实际。这里说的“空中楼阁”则是真正能做到实景预演,比如,通过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把建筑的水、电、暖、消防通道、电梯等各种细节及运行状态真实展现出来。这样一来,很多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建造之前就能被及时发现,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BIM还远不是本轮建筑业变革的终点。随BIM而至的CIM,将成为数字建筑、数字城市发展的新风口。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城市信息模型),能够把整个城市的建筑、地下管线、道路桥梁以及各种市政设施与部件,通过BIM、GIS、IoT等技术,并结合以上目标的实时状态,构建成天地一体化、时空一体化的虚拟模型。
这样一来,对于整个城市的智慧建设而言,相当于从建筑这个维度完成了对城市的整合工作,意义及市场空间可想而知。
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建筑信息化行业规模是154.85亿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98.85亿,年复合增速高达25.66%,远高于建筑行业总产值的3.3%的复合增速。换句话说,建筑业数字化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待挖掘。
与此同时,发改委在2019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中,明确把BIM和CIM等技术写到鼓励类产业中。另外,住建部、国务院也在积极推进BIM与CIM技术的落地,建筑业的数字化进程正在提速。
02
跃迁背后,紫光云的逻辑
基于以上背景,不难理解紫光云为什么将建筑业作为重点行业之一来进行赋能。其一,建筑业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与此同时,相信不少朋友会产生新的疑问,在新一轮的数字大潮中,各行各业机会都很多,紫光云为什么选择建筑业?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明确一下紫光云的定位。从成立之日起,紫光云聚焦的就是产业互联网,不是消费互联网,这个定位到现在一直没变。这是选择建筑业作为发力点的第一个原因,建筑业是众多产业之一。
第二个原因,在建筑业,无论是对行业的理解,还是生态的建设,以及落地的实践,紫光云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把这些能力复制到其它地方要比开拓一个新的行业更容易。所以,建筑业成为了紫光云先期选择的三个突破口之一。
用紫光集团副总裁、紫光云总裁兼CEO吴健的话说,“产业互联网正当时,当下的产业发展状况已不能用产业升级、弯道超车来形容,而是正在发生产业跃迁,新的领先者不一定是原有轨道上的领跑者,很有可能是率先完成产业转移的跃迁者。”紫光云赋能建筑要做的就是建筑产业的跃迁者。
03
建筑产业数字引擎,提供源动力
为此,紫光云此次隆重发布建筑产业数字引擎。该如何理解这一解决方案?就能力构成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基础平台,包括GIS平台、智慧物联平台、IoT技术等;
建筑领域使能平台,涵盖智能数据融合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技术与应用赋能平台;
全价值链SaaS应用,涉及BIM设计系列应用、采购运输应用、施工安装应用等;
数字化产业运营,囊括金融服务、集采服务、物流服务、教育服务等。
从基础平台、建筑领域使能平台,到全价值链SaaS应用、数字化产业运营,由下而上,类似云计算的三层架构IaaS、PaaS、SaaS。
除此之外,整套架构必须满足两大体系的要求,一个是建筑产业信息标准体系,一个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从中不难看出,技术是基础,是底座,但建筑产业数字引擎不只是技术,不止于技术。就像吴健所说,“我们在工业、建筑以及其他行业的大量实践中发现,这些行业都需要一个共同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基于整体现实物理环境的模拟仿真体系,这促使紫光云构建了一个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产业数字引擎。”
Tips:何为数字孪生?
简单理解,CIM模型就是数字孪生的表现形式,即构建一个与实体城市孪生的虚拟城市,并可以基于这个孪生的数据模型实现各种场景与数据的模拟分析,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阶段提供数字化支持。
言而总之,紫光云建筑产业数字引擎的目标是将规划、建设和运营——建筑业全生命周期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通过生态聚集、数据聚集这两条路径得以解决,其中,数据聚集解决技术问题,生态聚集解决产业协同问题,从而让建筑业全生命周期形成一个闭环,实现效率提升、智慧运营、转型升级的最终目标。
04
紫光云的优势聚焦
跃迁建筑产业,靠紫光云一己之力不现实,这一点从建筑产业数字引擎的组成也能看出,其中很多部分是需要合作伙伴共同实现的。紫光云在其中的聚焦很明确,集中两个层面:
技术层面,紫光云专注提供平台化能力,为合作伙伴打好基础。事实上,短短一年时间,紫光云已经打造出了“全域、全栈、多场景“的平台化能力。
全域,紫光云可提供公有、专享、混合等多种云模式;全栈,紫光云能提供包括基础服务、平台服务及应用服务等多种云服务,仅在2019年,紫光云就新上线21款产品,包括100多项主要功能点,同时增强了GPU、混合云、视频云等服务;多场景,紫光云全面推动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各个领域的落地应用。
职责定位,紫光云并没有把自己局限于技术服务商的角色,而更多是运营者的身份,所以在实践中秉承的是“平台+生态+运营”的理念。
这种理念落实到建筑业,能够通过建立一个平台,实现产业、数据、资源生态圈聚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助力建筑领域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创新一种模式,开辟产业升级与政府增效的数字化转型跑道,推进政府监管及职能升级;通过发展一个产业,以数据为核心打造“紫光现代建筑产业智能制造创新基地”。
擅长的自己做,不擅长的交给合作伙伴,运用生态的力量,惠及整个建筑业,这是紫光云的态度和格局。
总结全文,同其它产业一样,数字化大潮下,建筑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从建筑到数据,从单点到线再到面,平台不可少,生态不可少、运营不可少,这正是紫光云建筑产业数字引擎给自己的定位。
即通过构建统一的CIM城市信息模型,打通城市规划、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数据壁垒,改变传统模式下各阶段业务管理脱节的现状,实现对城市、园区从规划、审批到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积累城市数据资产的同时,助力数字城市实现精细化运营。
可以想象,伴随紫光云建筑产业数字引擎的广泛落地,事实上,当前已经有了不少实践,而更多已在规划之中,比如吴健就表示,紫光云计划在明年,将五个城市,一千平方公里区域,一万个建筑体,安装200万个物联网传感器,并将这些城市的数据持续地汇集起来。毫无疑问,届时这些城市的智慧建设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而这是紫光建筑产业数字引擎对智慧城市建设更大的贡献。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