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升级趋势下,OLED电视如何成为“消费新风向”?
随着消费升级的深入,消费者在选购家电产品时也越发理性、全面,以电视为例,大屏、高清、8K等关键词早已耳熟能详,而在今年双十一期间,OLED电视异军突起,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这是为何?
电视厂商与电商平台的紧密联动
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是电商行业的盛宴,对供应商而言,利用双十一进行宣传造势、促销冲量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从十一月以来,各大电视厂商便联合京东、苏宁、国美等平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双11大促预热活动,在这些活动中,OLED电视都堪称“当家花旦”。
数据显示,在京东11.11开门红中,备受消费者青睐的OLED电视在1日0点后的一个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300%。而在“苏宁11.11全民嘉年华”中,从1日零点至12点,创维在短短的数小时内就售出了5万台,OLED电视的火爆场面可见一斑。
能创造如此佳绩,除电商平台的鼎力支持外,电视厂商的诚意也必不可少,例如创维55吋R8就给出了OLED电视售价榜单上史无前例的历史最冰点价格4999元,同时创维65英吋S8A、R8U也达到15999元的历史最低售价。而首次跌破万元的65吋飞利浦65OLED784也在双11期间推出了9999元限量抢购50台的活动,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你搭台我唱戏,不难看出,电视厂商与电商平台的紧密联动共同为OLED电视打造了不一样的双十一,多赢的局面也证明OLED电视已经步入快速成熟的市场阶段。
5G时代,家电厂商拥抱OLED大趋势
从本次双十一可看出,不少电视厂商都将OLED电视视为未来电视产业的大趋势,那么OLED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讨论OLED的优势之前,我们不妨看看传统的LCD。由于传统LCD显示屏结构非常复杂,需要背光源照射才能发光,由此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漏光现象和可视角度限制。相反,由于OLED具备自发光特性,每个像素点可以独立发光,这就提供了更纯粹的黑色表现,纯黑背景不仅可以让画面显示更清晰、饱满、逼真,也能提供更广泛的观看视角。另外,OLED产生的蓝光能量只是液晶电视的3分之1左右,对人眼的危害更小。
除显示性能优异之外,OLED采用本身即可发光的有机材料,不再需要额外添加背光模组,因此其面板厚度可以做到0.97毫米,满足可弯曲、可超薄、可透明等各种形态的需求。卷曲屏幕开闭就如同画卷开闭一样,既充满了科技感,也更容易携带、摆放,可满足更复杂的使用场景,实用性比传统LCD强不少。
在发声方面,由于OLED在屏体背部增加了“激振器”(Exciters),因此它无需配置喇叭,只激活面板震动便可发出声音,而且这个震动是随画面切换而改变的,因此可提供更立体、更逼真的声场效果。
我们知道,5G时代信息的传输会更迅捷,因此更多高质量的内容也有望被呈现出来,这就对显示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LED的出现解决了很多传统LCD难以根治的痛点,也可以满足5G时代的显示需求。加上OLED对显示屏应用场景进行了大幅拓展,在此背景下,家电厂商拥抱OLED大趋势也顺理成章。
产能稳步提升,OLED价格越发亲民
从本次双十一来看,家电厂商对OLED的支持已经从产品布局过渡到促销补贴上,这将更快的推动OLED电视普及到千家万户。过去由于面板供给受限,OLED电视价格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销量。如今,各大厂商联合销售平台发起多种促销补贴政策,让OLED电视价格越来越亲民。
例如创维的普及风暴、苏宁的三超政策、京东的趣打开等等,都是为OLED电视量身定做的促销方案。那么借助于双十一去开展这些活动,不仅能获得更强烈的市场反响,也为消费升级树立了新的风向标。
同时LG Display广州8.5代面板工厂的量产也极大的缓解了最上游的OLED价格壁垒,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未来OLED电视的价格将越来越便宜。
当然,就眼下这个双十一而言,在各大厂商和电商平台的鼎力支持下,OLED电视也迎来了一个绝佳的购买良机,相信各大厂商的OLED电视也能创造出不错的销售成绩,当然,从OLED电视未来的长远发展来看,这还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已。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