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信频繁“杀后台” 是bug还是软件与平台的博弈?
作者:杨远
审校:周鹤翔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最近有部分用户抱怨微信存在“杀后台”情况,每天要看多次小地球,即微信的启动页,极度浪费时间。
一般而言,一个应用打开以后,即使切换到另外一个应用,也不会干扰之前的应用在后台运行,这样一来,用户即使想要再翻过去,也可以直接打开过去就有的页面。
这本来是个普通现象。可是,当一些苹果用户将系统升级到iOS 13.2 和 iPadOS 13.2 系统以后,却发现,在开着微信的前提下临时打开其他应用,再回到微信却每次都要重启,极大降低了使用效率。
舆论一出,微信马上表示iOS 13.2确实存在“杀后台”现象并建议用户不要升级,推测“杀后台”与进程唤醒有关。换言之,问题出在苹果系统身上。
近日,微信再次做出回应,表示对此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正在紧急联调测试中,会尽快修复完成。请大家耐心等待。”
墓碑机制失灵?
据悉,对于两个应用来回切换的现象,为了避免前一应用被关闭,苹果手机一直采用的是“墓碑机制”来应对“杀后台”现象。
这种“墓碑机制”,形象一点说,就像是把信息记录在墓碑上,接着把此应用在后台占用的CPU资源、内存资源等绝大部分释放掉,只保留最低限度,让此应用不会被彻底杀死,冻结保存应用最后运行的状态。
当然,这也有个前提,就是两个应用来回切换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系统也会自动将应用关闭,用户再回去也只能重新启动。
一直以来,“墓碑机制”也是使2G运存iPhone保持运行流畅的原因。但升级到iOS13.2后,对切换时间的容忍度也更小,每次都要重新等待加载,甚至原有的页面会消失,这也是大部分用户抱怨的地方。
到底是谁的锅?
这次bug爆出以后,大众质疑对象不一。
有人把矛头对准苹果,认为这是苹果新系统的问题,因为升级到了iOS13.2,才开始频繁出现“杀后台”现象,但一旦降级到旧版本iOS 13.1.3后,“杀后台”现象就明显减少。而且不只是微信,打开微博、淘宝、今日头条等应用也是一样的遭遇。
也有人把矛头指向微信的,认为这是由于微信自身存在“反复唤醒”,内存控制的不好,长时间占用大量内存不放,才被后台“杀掉”。有人还拿出数据称微信每秒钟唤醒后台 300 次,认为是微信这种频繁的唤醒和占内存,才被iOS清除。
争议之外,也有人给出了缓解“杀后台”的方法:依次进入iPhone 的“设置”“通用”“后台APP刷新”,启用一些“杀后台”严重的微信、淘宝等应用的后台刷新功能(使用网络时,允许APP在后台刷新内容),不过这一说法暂时还未获得普遍认同。
截至目前,除了微信两次回应外,苹果公司仍未就iOS13.2“杀后台”问题发出官方声明。
利益互博的常态
此次风波,也体现出平台与系统一种老生常谈的关系,即利益搏斗。
虽然出发点也都是为了用户,微信随时唤醒能够让用户提高使用效率,而苹果“杀后台”的目的也是为了释放内存,提升系统运行的流畅度。
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商业生态上的相互弥补。应用需要系统做底层支撑,系统也需要应用来丰富内容生态。但微信作为月活庞大的应用,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经营业务领域也逐渐与苹果重合,两者难免会在多个方面发生摩擦。
此前,微信就因苹果要收取公众号打赏30%的平台费用,下架过iOS系统内的公众号赞赏功能;苹果在支付业务上也与微信有过竞争,不过推出的支付应用Apple Pay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面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此外,微信推出的小程序,由于可减少人们下载APP的需要,也被看作是挑战苹果应用商店的一种存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