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支付这个市场上,主要的玩家是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与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按照易观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为53.8%,较第二名的财付通(39.9%),两者相加达到了93.7%。
此外,中国银联是第三股力量。根据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旗下云闪付APP用户数突破2亿。从1亿到2亿,用了不到10个月。
运营商也是主要玩家,虽然看起来市场份额不高。目前,中国电信旗下的翼支付以超过5亿的用户量位列国内第三大个人支付平台,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4000万,累计发展1000万商户,中国快消连锁与特许连锁前100强商户的覆盖率超过60%。根据财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和包”交易额超过人民币 2.5 万亿元。
移动支付的赛道中,主要包括两种技术,一个是二维码,一个是NFC,现在又涌现出来了刷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现在来看,二维码居于主导位置,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基本来自二维码,NFC受到了银行系和运营商系的欢迎,更成为了智能终端厂商热衷的支付技术。至于刷脸,支付宝现在最热心,领先优势也最大,其他的公司也在跟上。
有报告指出,在银联的推动下,中国移动智能终端NFC支付也得到快速推广。2019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智能终端NFC支付交易规模为71.2亿元,占整体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比例较小,但增速较快,同比增速达到了142.2%。其中,京东闪付成为移动智能终端NFC支付市场的领先企业,交易规模超过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位列市场第一。
在终端厂商中,三星、苹果都属于外来户,但两家的支付也早已经进入市场,ApplePay更是出现在2014年,小米和华为在2016年推出移动支付,首先是使用在公交卡这个场景中。现在,华为和小米的NFC公交卡应用已经遍布全国各主要城市。2019年前后,OPPO和vivo也相继公布了移动支付。
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现在并非是发展移动支付的好机会。第三方支付市场正在遭遇强监管,很多场景在事实上逐渐退出主阵地,备付金制度与断直连都让简单的移动支付不再具有商业价值,甚至变成了赔钱的买卖。可以说,大局已定,移动支付的黄金发展期已经结束。
另外,整个市场发展势头也不再强劲。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Q1中国第三方支付季度数据》显示, 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5.4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4.7%。相较于2018年第一季度95.7%的同比增速,今年同期增速明显放缓。
问题来了:既然移动支付发展不再迅猛,市场大局已定,那为何还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这个机会进入移动支付赛道?
没有一家公司是傻子,出力不讨好的事情都不会干。在移动支付这个领域,这些企业加油干,其实都是看到了两个趋势。
第一,移动支付的技术变革一触即发,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刻,虽然此前格局定了,但如果能抓住新的机遇,也有可能获得不错的发展。
在这个趋势里,我们已经看到,二维码支付的高峰已过,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推进,低能耗高可靠性低成本的芯片变成现实,NFC以及其他的非接触隐藏式移动支付技术将流行。此前NFC输给了二维码,但以后却未必。
智能手机此前是各家自以为是,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孤岛,支付宝与财付通通过APP将其打穿,从而形成了规模优势占据了主导,下一步,在银联或者智能手机企业联盟合作之后,NFC也可以实现全面互通,加上自身优势的发挥,一定有不错的前景。
更重要的是,随着刷脸支付和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技术的普及,智能手机厂商与之关系更为米乔,甚至是天然的底层管理者,既然已经断直连,既然移动支付已经变成生活刚需,既然都是做管道,手机厂商显然更可以直接完成,没有必要安装APP。
第二,在5G万物互联的时代,更多的原来固定场景开始具有移动特征,而更多的智能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涉及到支付这个商业环节。不管是什么厂商,如果无法自己控制住支付通道,那就谈不上商业模式的自主权,此处谁也不敢怠慢。
比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租房,还有智能驾驶、无人超市,等等,甚至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设备,就是大街上的摇摇车,厂商都需要能匹配最合适的支付工具,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制造或者应用开发商都必须自己有自己的支付手段,即便不能完全控制,也需要一定的话语权。
可以这样讲,靠移动支付作为通道挣过路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用移动支付收集数据做大数据价值的时代即将结束,而移动支付成为所有智能商业标配的时代正在来临。做,不一定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是,如果不做,则一定是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手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