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为《新京报》观察家栏目撰写的专栏文章。
丰巢智能快递柜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快递柜,在各城市居民小区中被广泛安装使用,但日前,其推出的“刷脸”取件功能却被一群小学生简单破解。几位小学生在一次课外科学实验中发现:只要用一张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脸,骗过小区里的丰巢智能柜,取出父母的包裹!而之后,媒体也验证出同样的结果。
尽管丰巢智能柜平台工作人员回应称存在‘刷脸’问题的快递柜为试运营的beta版本,出现问题后已经下线。但这样的结果仍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在丰巢快递柜背后的大股东,并不是一家普通的小公司,而是中国快递巨头顺丰,按今天的股价,顺丰市值高达1818亿港币。今年6月份,顺丰旗下科技板块刚刚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2019年“50 家聪明的公司”。
快递柜的最重要职能之一是为用户妥善保管财物,安全是基础底线,一家千亿市值公司所推出的刷脸功能居然轻易被小学生破解,这不应该是一句“试运营的beta版本”所能解释。一个已经投入真实市场的试运营版本出现错漏,不免令外界对顺丰的真实技术实力产生怀疑,这样的人脸识别系统居然会混过内部测试而投入到真实市场上被小学生破解,这又暴露出相关责任方的管理问题。或许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顺丰股价昨日发生急跌。
所幸的是,丰巢快递柜的人脸识别漏洞因被小学生发现,及时反馈到媒体,并没有造成用户重大损失。但目前市场上人脸识别功能被应用的是如此广泛,移动支付、身份认证、交通执法、宾馆入住、单位打卡、小区门禁、校园管理.....各个领域都在大力引入人脸识别设备,其中某些设备是不是也会存在与丰巢类似的漏洞?值得深思。
人脸识别虽好,但不能滥用。高科技代表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但它往往是把双刃剑,用户体验不断提升的同时,技术防攻击性和安全性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变得更严峻。尤其是“刷脸”这种生物识别技术,因生物特征与人类生命相伴而生,一旦安全上存在漏洞便贻害无穷。
事实上,针对“刷脸”技术大跃进式的应用落地,相关专家及监管部门曾多次提出警示,媒体也多有报道,但市场反馈似乎并不积极,论其原因相当复杂,但其中功利性的一面不容忽视。
就普通人而言,对高科技元素的崇拜和仰视普遍存在,这使人们很容易忽略“刷脸”背后蕴藏的潜在风险;而对商业机构而言,更激进的“刷脸”技术应用策略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率先采集大量的人体生物识别信息也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以丰巢快递柜为例,如果其普遍应用了“刷脸”技术后被拿去融资或包装上市,首先在估值上就会明显不同。丰巢此次如此急躁的将不成熟的刷脸技术投放到真实市场,是不是于此有关?快递柜是个非常烧钱的行业,据业内测算,一台智能快递柜一年的运维费用高达10万元,此前丰巢已经累计融资近50亿人民币。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人们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领域、需要那么迫切的应用“刷脸”技术?像快递柜这种生活设施,通过扫码、验证码解锁实际上已经非常便捷、智能,使用人脸识别固然可以更快那么几秒钟,但这种“微进步”与其带来的潜在风险相较,实际上是不成正比的,企业在推行时应该秉承更稳健的原则,摒弃急功近利,因为与安全相比,其他所有都是次要的。
当前,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预料未来这项技术仍将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人生活中普及。但越是处于一片人脸识别的应用狂欢中,越应保有一分冷静,少算下收益,多想下安全,居安而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