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一鸣是个演技派
作者:Rick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张一鸣和他的今日头条,一直以来都是话题不断。
当下,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其是带着一家新晋互联网大厂一路狂奔还逢人必怼的张一鸣,那张人畜无害的笑脸。
可是如果梳理自2017年今日头条改名字节跳动、正式发出进军互联网大厂号角以来的对外投资可以发现,张一鸣看似不讲理的面孔背后,是一个谨慎又小心的投资逻辑。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字节跳动已经投资的项目超过50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为今日头条的内容、流量与变现补强或者夯实基础。
因此,有媒体表示,如果评选互联网大佬的演技,张一鸣一定榜上有名。
想拿BAT投资的技术控
张一鸣除了演技之外,其实一直都是一个认死理的产品经理。
虽然年轻,但躁动的心带来的是在不长时间内多次的创业经历,而且都离不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
可以说,与张小龙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张一鸣,几乎在同一时间也看到了社交网络的前景。
但可惜的是,他跟张小龙的差距,是一个腾讯。
2012年,张一鸣搞出一个小东西,就是通过技术将当时主流的几个BBS里搞笑的东西,根据读者的爱好筛出来。
这个就是后来曾经惹出轩然大波的内涵段子的前身。
张一鸣拿出技术后,在圈子里不断找投资人。
也正是在同时,从360出来打算做内容分享方面天使投资的刘峻,在拿到张一鸣的方案时,感到眼前一亮。
中关村一个叫“醉爱“的饭馆,成了初出茅庐的张一鸣说服刘峻的地方。据说,当时饭桌上还有一个人是后来干了美团的王兴,另一个是搜狗的王小川。
但跟张一鸣一拍即合的,只有刘峻。
刚起步时,张一鸣先做了搞笑囧图和内涵段子,通过技术把各家微博和社区里转发率最高、点击评论最多的内容筛出来。
问题是,内涵段子和搞笑囧图虽然很抓流量,但是搞笑这种题材的个性化程度有限,对于用户的留存和影响力不够。
整个团队在干了半年后意识到,可能要利用这种技术做一个综合的以新闻内容为核心的平台,才能发挥出个性化推荐的优势。
于是今日头条正式诞生。
其实,连张一鸣也没想到,今日头条现在成了站在BAT对面的挑战者。
他那个时候一直憧憬,什么时候能拿到BAT的投资就好了。
但是,刘峻一直认为,张一鸣能干出来。
因为今日头条是一个逆向的新闻搜索引擎,从业务层面具备了冲击BAT的可能。“一开始我就认为头条和新闻客户端不是一码事,头条只是从推送新闻起步而已,本质上是一个推荐引擎,跟百度反过来“。
当然,张一鸣也给他的印象非常好。
在刘峻看来,他是一个低调和谦虚得有点过头的人。张一鸣不愿意露面,有段时间想让他接受个采访,就跟要杀了他差不多;另外,就是每次融资时,他对投资人报的用户和收入目标都太保守。
“他心里想的是100,对投资人只会报个80,但实际上最后做出来的往往是120甚至150”。
因此,刘峻看好张一鸣和今日头条的前景。
只不过,曾经有一个传言,在今日头条A轮融资的时候,BAT投资部,包括中国主流所有知名基金都在今日头条的会议室出现过,然而没有一家机构肯投资今日头条,甚至,早期的张一鸣甚至想出售给巨头,对方并不同意购买,现在回想起来,估计巨头肠子都悔青了。
“新”媒体的旧生意
2014年开始,今日头条彻底火了。
尤其是搭上了短视频和知识分享的快车,今日头条迅速聚集了人气。
2016年张一鸣押宝短视频,推出“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的短视频全家桶,通过巨额补贴和营销投入使其在众多短视频应用中脱颖而出。
一年后,头条系三大短视频APP进入行业TOP4,成功收割短视频流量红利。到了2018年6月,抖音DAU过亿,成功登顶短视频DAU榜单。
而受益于2014年爆红的资讯分发市场,今日头条本身的流量被大规模释放。其活跃用户从2016年5月的8288万人增至2018年6月的2.68亿人,用户使用时长从2014年的11.23分钟增长至2017年的73.45分钟。
而在今日头条APP和抖音两大超级流量入口的带动下,头条系APP的总使用时长占移动互联网用户上网时长比例已经超过10%。
从数据来看,头条系APP使用时长已经超过百度系、阿里系和新浪系,仅次于腾讯系位列第二,新互联网巨头的雏形日益显现。
今日头条火了,投资人也来了。
根据华尔街见闻的报道,今日头条在2018年8月启动了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了750亿美元,这一估值将超越滴滴出行和美团,成为仅次于蚂蚁金服的国内非上市企业。
甚至在融资最后环节签字的时候,投资人自己也不敢肯定。今日头条是不是价格太贵,他们到底能走多远。
这就是苦恼今日头条已久的变现问题——伴随着大规模资金进入的,还有让张一鸣快喘不过气来的盈利压力。
张一鸣和自己的团队也曾在头条系验证过各种各样的技术类变现,但最终,头条旗下的各个APP,不约而同选择了广告作为变现的主要途径。
不管是抖音的带货、还是直接投放,亦或者是今日头条的贴片广告、头条小店、付费专栏等变现形式,其实核心仍是基于媒体传播能力的广告行为。
只不过,多了利用社交属性和技术能力的解决方式,让广告更为直接。
当然,由于张一鸣的产品经理思维浓厚,倡导“技术没有价值观“,使头条系的用户流量显得真实客观,也无形中提升了广告商的投放效果。
但同时,也正是基于这个价值观,类似于在抖音买到坏了的“三无大虾”的消费事件一再发生,让试图将媒体流与电商行为结合的头条系,受到很大影响。
而且,由于对技术的“蜜汁自信”,张一鸣的头条系电商后台,一没有消费者投诉机制,二没有消费者遇到问题后的反馈体系,甚至商家入住后的相关服务也完全交由技术平台自行处理,让很多消费者与入住商家很受伤。
(头条值点商城没有任何消费者投诉入口)
甚至在2019年“315”晚会之后,就有媒体爆料表示,曾经在百度出没的很多“灰色“电商,已经出现转移至头条小店或者抖音带货。
他们看重的,也正是头条与消费者之间的割裂。
从这点看,在头条基于纯技术的实现的利用带货广告变现逻辑,还是要打个问号,也就是说,在头条的变现方面,如今的头条正在寻找答案,这一点如同当年的腾讯,拥有巨大用户,然而,早些年的腾讯实在不知道如何变现。
逢互联网巨头必怼的张狂
张一鸣和今日头条的出名,还在于他执着的不停发起对互联网巨头的“战争”。
尤其是对腾讯。
巧合的是,正是在2016年腾讯提出控股收购头条被拒绝后,双方开始频繁对决公堂。
光在2017年,腾讯法务部就接连起诉今日头条300次,涉案内容都与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关。
而自从2018年4月,微信、QQ禁止今日头条旗下的视频应用和新闻应用分享链接后,头条与微信的大战就上升了一个高度。
张一鸣曾就此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吐槽,说腾讯的打压和小心眼,而马化腾看到了给他的回复是:
平台一视同仁,你过敏了。
张一鸣这个人要争气,于是今日头条在2019年1月21日上线了视频社交工具——多闪。
如果干不动你,我就造个工具来。
而这对于腾讯来说,就意味着全面宣战。因为,基于社交的产品化基因是其不能变动的底线。
腾讯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封死了多闪在微信里的下载链接,一个是禁止多闪使用微信和QQ登录。
甚至腾讯还起诉了头条,这得到了法院的部分支持。
而张一鸣很有意思,他选择了将判决书公开,试图造就一个被打压的形象。
实际上,这不是张一鸣第一次与互联网大佬互怼。
2018年2月,今日头条曾爆发与知乎的战争。当时张一鸣花大价钱签约知乎超过300个“大V”,并禁止他们更新知乎页面。
接下来是微博,由于微博实名制要求,今日头条被微博限制不能用微博名义登录,为此头条开启互怼模式。张一鸣也曾对此发言表示:“希望同行以开放心态做事”。
之后,因为百度发文称今日头条碰瓷腾讯,今日头条还将百度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更是于今年8月份正式推出今日头条自己的搜索引擎,与百度展开正面竞争。
因此,张一鸣被称作战斗狂人,不是没道理的。
小心谨慎的投资
但作为战争狂人,其实张一鸣还有另外一面。
如果梳理今日头条的对外投资,你会发现处处离不开内容建设和自身基础补强。
由于今日头条是信息流产品,所以它依赖于用大量优质内容尽量延长用户的在线时长。另外,今日头条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关注点在于“内容的分发”而不是内容制作本身。
而对于优质内容,张一鸣的逻辑就是“花钱买”。
他用3年过50笔投资,成功为今日头条在内容上建立了牢固的护城河。
包括华尔街见闻、Pappi酱、极客公园等优质的MCN机构,都或多或少得到了今日头条的投资,也成功被张一鸣捆绑到了内容分发的战车上。
根据媒体相关报道显示,今日头条最早于2014年就开始对外投资。第一个成型的股权投入项目就是现在被视为今日头条图库布局的图虫网。
甚至,张一鸣还在加大力度补贴普通的内容生产者。
头条系的各个平台,每个月都会有巨额的奖金发出。用张一鸣的原话表示就是。“我们就是想用钱砸出一批优质的内容提供商,而且专属于今日头条。”
当然,张一鸣也没忘记在社交领域继续下注。
自媒体人曲凯在《头条的发家与困局》一文中也提到,张一鸣曾在讲话中表示,“社交关系是最强的留存”。所以头条内部孵化了诸如内涵段子、抖音等很多产品,而外部也投资了很多初创公司。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头条投资的这些外部社交属性公司有老友科技 Tiki app、花熊、Vshow 我秀时代、Flipagram 等。
同样,今日头条还在不停的向自己的广告代理商进行投资,一般占股在10%左右。
例如西安微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今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太原金红花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等,都已经从广告代理商发展为头条的投资对象。
从这样的表现可以看出,张一鸣没有选择去耗费精力、财力去搭建销售团队,而是通过投资入股代理商或者和大型的媒介代理公司签订协议来拓展客户。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决定。
纵观现在已经能查到的头条对外投资,你会发现,围绕内容创作和社交,张一鸣做了非常大的布局。而其他投资的目的,又大部分是为了保证自己的销售渠道稳定。
因此,所有看过头条投资企业名单的人,都会认为这样的投资是一个非常稳健的体系。
从这点上看,一点也不张一鸣。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谨慎的张一鸣面孔很不清晰,甚至有时候还会沉在水下。
反而是那个张狂的身影时常出现。
因此,有人说,他是互联网大佬中的演技派。
我们更愿意相信,也许,这是张一鸣自己设定的保护色,为的是那个“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当然,这句话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互联网大潮是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如是而已。
看不懂的张一鸣如今也让投资人看不懂:
“我们很早期的一个企业级服务项目,今日头条投资部也过来问价,他们在此领域布局很多,到底是为什么呢?”
作为一个成功的技术派,今日头条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参考资料:
部分来自GPLP犀牛财经的调研,部分来自以下稿件:
《专访今日头条天使投资人刘峻:腾讯在投资上错过两个最大的机会》 公众号捕手志
《在BAT的剿杀下,今日头条投资30多家公司,张一鸣不站队能破局?》公众号IT橘子
《头条的发家与困局》 作者曲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