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星莹 钟微 编辑/单一
当格局稳定的线上外卖市场走入下半场,会激起多少水花?
自2017年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外卖市场渐成“631”格局。根据Trustdata移动大数据监测数据,2019年第二季度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为65.1%,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仍在继续提升。
但互联网行业信奉“721原则”。投资人徐新曾在美团上市前夕提到,只有当美团外卖再拿下10个点的市场份额,整个外卖市场的格局变成“721”时,才能进入真正的安全区。
近两年,这个行业少有硝烟再起,但场内玩家的资本投入不再单纯以市场占领为目标,开始转变为品质服务的竞争。
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是:外卖行业与用户不断提升的需求之间还隔着多远的距离?
经历过高速增长期的外卖行业,依然存在商家鱼龙混杂、品牌有待升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用户接受完长期的市场教育,已经形成了消费习惯,开始对外卖服务体验有了更高需求。
根据《2018-2019中国在线外卖行业研究报告》数据,2018年中国外卖用户已经达到3.58亿人,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400亿元大关,到2018年第四季度,各大平台上的客单价40元以上外卖订单占比达32.9%。
不难看出,外卖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仍是蓝海。美团与饿了么早已在这块市场进行耕耘,近几年更是动作连连,从物流速度、产品品质、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优化,并尝试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智能无人车等技术融入外卖行业。
不仅如此,外卖生态下的不少品牌、品牌孵化机构,也走上了注重品质和品牌的高端化路线。
外卖的流量红利时代过去已久,未来这个领域的战争将围绕在商业的本质——用户服务的提升上,“品质”正在成为美团、饿了么等产品的最新坐标系。
外卖品质化
对于发展近十年的外卖行业而言,“品质”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最早提出这一业务方向的是百度外卖。晚于美团与饿了么上线的百度外卖,一开始就瞄准了高端的差异化定位,喊出“只做有品质的外卖”的口号,主打中高端白领市场。
可惜的是,当时外卖行业正处于疯狂补贴的市场教育期,玩家的首要任务是培育消费习惯以及抢占市场份额。但以白领目标人群为基础去选择城市的百度外卖,在开城的扩张速度上不及对手,在追求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对用户的补贴,最后市场份额下滑,百度外卖没能守住白领市场的第一位置。
2015年下半年,抢占完高校市场的美团外卖与饿了么,开始在白领市场加大筹码。
美团是百度外卖之外第一个踏足“品质外卖”领域的玩家。2015年8月,为了提高餐饮丰富度,美团外卖联合了吉野家、肯德基、必胜宅急送、真功夫等百余家餐饮品牌入驻。并开创性地与众安保险合作,引入第三方保险。
到了2016年,几乎所有玩家都开始注重配送与优质商家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外卖行业正式进入下半场,高额补贴成为历史,物流速度、餐饮品质、服务质量等涉及用户体验的环节,成为新一轮竞争点。
这一变化在配送环节有直观体现。在最初的市场爆发期,持续增长的订单迫使外卖平台自建物流配送体系,加大配送运力投入,同时也催发了“即时物流”赛道的诞生——提供外卖配送、跑腿等末端物流服务的第三方行业。物流的改善不仅优化了效率优,也让用户的消费体验得到提升。
这一发展轨迹背后,是消费升级在外卖市场的体现。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8年第四季度在线外卖用户客单价集中在21-40元区间内,占比54.6%;其次是41-60元区间,占比22.4%;60元以上占比10.5%,相比2017年Q1数据有所提升。外卖品质升级,促进了高价外卖消费量增长。
如今,外卖市场走过市场教育期,“品质外卖”迎来了一个恰当的时机,重要性再度升级。接下来的“721”终局之战,谁能够占领用户心智,谁就能获得市场。
从“饱腹”,到“吃好”
品质之战正在蓄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多人用餐仍然为用户点餐主流,分别有45.0%和22.5%的受访用户外卖点餐是和2-5个同事朋友和2-5个家人一起订。
外卖在短时间内就从餐饮的补充业务,发展成为自己下厨和堂食之外的第三种就餐方式,消费者的需求也从简单的“饱腹”升级为“吃好”。
在外卖逐渐成为社交新载体的过程中,品质外卖成为更高频的选择。
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平台客单价随着消费升级而攀升,100元以上的订单量都呈现出了明显增幅,外卖用户消费购买力持续增长。
在充斥着千篇一律的快餐、盒饭、平价连锁餐饮的外卖市场,品质商家将局面僵持的竞争撕开了一道口子。
在大众点评里搜索“大董”,这家拥有34年历史、全国连锁12家的网红餐厅,与其高评分一样显眼的是400多元的人均价格。
大董主张“中国意境菜”,线下门店的装修风格也颇具文雅气息,不同分店设置不同主题,摆盘讲究中国写意水墨画的朴素和构图。
这样一家菜品、选址、装修都定位高端的餐厅,也做起了外卖。大董的外卖业务于2016年上线,门店外卖客单价也在200元以上。而彼时的外卖市场三成顾客的消费档位在16-20元。
在外卖业务上线以前,就有不少大董的熟客询问是否能送餐到家,希望能够在家里更便捷地吃到大董的烤鸭,或者能够点一道大董招牌菜,再配几个自己炒的小菜,不用在门店里进行高消费。
董少博在2017年开始担任外卖部总经理,他告诉锌财经,也是自2017年起,大董开始重点“抓”外卖业务。
在线下声名鹊起,但线上的外卖运营则是另一套玩法。
全聚德的外卖业务也开启于2016年,并被寄托了“为全聚德门店带来10%的增量”的希望。但由于价格、产品组合等原因,在一年半亏损1600万之后,负责外卖业务的鸭哥科技因未达预期而停业。
这意味着,高端餐饮的外卖生意并不好做。
以美团外卖为例,在7月推出了首次“品牌欢享日”的活动,主要针对品牌的外卖,黑珍珠餐厅大董正是首个合作对象。
活动期间,大董的多家门店上线多种定制欢享餐和品牌折扣神券:进店10元满减、5元门店新客立减券,“酥不腻”烤鸭(半只)券买一送一,董氏宫保虾、红花汁栗子烧白菜等榜单菜品5折券,海参套餐8折。
美团方面则提供了包括外卖APP开机屏、首页banner、搜索热词、push精准推送、抖音短视频等在内的流量资源。
以往大董很少做这么大力度的活动,这一套组合拳让大董新客增长90.9%,订单数环比增长52.4%。
“从和美团开始沟通到落地,至少花了两周以上。对于平台来说已经时间很长了,一般的活动花费的时间只有两天。”董少博提到。
与大董的营销活动打响了美团品质外卖的第一枪,更多的品质商家正在路上。
一手品质,一手数字化升级
传统线下餐饮品牌的观念也已经完全转变,除了大董,大鸭梨、京味斋、海底捞、旺顺阁等一批堂食火爆的知名商家,如今都接入了外卖平台。
在海底捞8月下旬披露的上半年业绩公告里,除了扩张速度和销售业绩增长之外,外卖收入的增长也同样亮眼:得益于外卖订单数量的增加,海底捞的外卖收入从去年上半年的1.33亿元上升到2019年同期的1.879亿元,增长了40.9%。
传统餐饮品牌走到线上,除了稳定供应高品质菜式以外,也需要平台的助力,需要和平台探讨“如何把线上的效率做得更高”这个命题。
在两年前,董少博就已经和美团沟通过希望在流量入口进行深度合作,直到最近迎来了恰当的机会。他向锌财经提供了两天活动期间的日均曝光量:北京门店220万,上海门店180万,深圳门店180万,抖音视频曝光170万,首页Banner曝光量为24万。
品牌欢享日的价值不在于营销低价获客,而是为品质商家增加了曝光度,走到了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并且在挖掘活动数据的过程中能得到更多信息。
比如,大董的客单价高,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只注重品质而对价格不敏感。在品牌欢享日的活动过后,大董开始摸索价格和品质之间的“平衡点”,即更高的性价比和体验。
“做完活动之后,我们就在分析如何缩短出餐时间、研发新菜单,研究怎样的菜更适合上外卖,哪道菜的口味会更受喜欢、价格更亲民。”董少博提到。
从线下走到线上,品牌餐厅的最终目标仍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但运营的方法论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必须有一套互联网化的数据经营分析来管理业务,而不是跟餐厅里一样简单地把菜和服务做好。”董少博说。
而品质外卖走到幕前的过程中,外卖平台提供的正是这样的能力。
在年初的美团外卖产业大会上,美团高级副总裁兼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曾透露,2019年美团将会重点布局B端,向餐饮商户提供综合的营销、配送、IT、供应链、经营、金融等六大服务,满足不同类型商家的数字化升级需求,实现全链路的经营效率优化
品质外卖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而平台的提供的能力,则在行业红利逝去、外卖行业进入效率驱动时代的过程中,让餐饮品牌能够拥有精细化运营的能力,从而增强竞争力。
正如王莆中所说:“未来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经营、业态升级等方式提高餐饮商家效率,才能持续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