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ostco这样的超级零售商,能不能干掉电商?
随着Costco正式入华,其正在彻底搅动零售业江湖。接连数天,Costco在上海闵行区首家门店展现的火爆态势,牵动着零售业的敏感神经。消费者对Costco的追捧,让零售业玩家看到了一种全新可能。这种可能是,零售业将会反向冲击已现疲态的电商。
茅台仅售1498元,Costco会员制显露威力
Costco开业,现场人头攒动。开业当天,停车排队三小时,结账排队两小时起步;保安忙得浑身大汗、声嘶力竭,只为防止人潮涌入;奢侈品、茅台酒甚至烤鸡等都被抢购一空;周边道路交通一度瘫痪……开业当天下午,Costco不得不停止营业。而在接下来的几天,火爆之势依然延续。
而为了让会员畅享最低价商品,Costco制定两个“铁律”。第一,面对外部供应商,一旦在别的地方比Costco的价格还低,则它的商品将永远不会再出现在Costco的货架上。第二,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一旦高过这个数字就需要汇报CEO,再经董事会批准。以“硬通货”茅台为例,通常市场定价高达两三千元,而Costco销售的飞天茅台仅为1498元,比官方指导价还便宜1元。
同时,Costco还严选供应商,实行严格的考核标准。通过打造备受青睐的“严选”模式,Costco旗下的商品品质较为优秀。就像极度推崇Costco模式的小米CEO雷军提到的那样,Costco这么多年所向披靡的最重要原因是:商品做到极好、价格做到极低、服务做到超预期。
击中性价比软肋,Costco已然对电商造成威胁
Costco在短时间内的火爆,显然已无法阻挡。其首先影响的,则是同样以性价比著称的电商。电商的兴起,除了以互联网连接起千万商家和亿万消费者之外,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是商品性价比较高。相对传统实体店而言,电商的性价比优势明显。
西尔斯、玩具反斗城等大批零售、商超企业倒闭、收缩,都佐证着电商性价比“魔法棒”的威力。但是近年来,电商所谓的性价比已变了味。层出不穷的电商专供商品、模糊不清的定价策略、优惠政策复杂到无以复加的“双十一”和“618”、持续上涨的商品价格等,让电商的性价比优势成为鸡肋。
而通过打造正品好货的极致批发价,让Costco的性价比无出其右。对于电商来说,它们想要比肩Costco的性价比,面临议价、供应链等方面的巨大困难。Costco独特的商业模式,基于采购端有着压倒性的议价能力,更体现在其对商业模式、供应链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但电商平台的卖家较为分散,议价能力不足,且对供应链难以做到全盘把控。最终,导致性价比难以体现出来。
各有利弊,并行将成主流
不过必须要看到的是,哪怕Costco对电商带来冲击,但谈及“击败”、“干掉”还为时尚早。从消费大环境看,中国消费者已经被“宠坏”。更为多元的商品选择、限时达/次日达等便捷的商品到达速度、足不出户即买万物等消费体验,是Costco这样的超级零售商难以提供的。必须要到Costco所在的实体店消费,单单这一点就是全国其他区域消费者所难以享受到的。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Costco与电商在物理空间上可分为“远场”和“近场”。Costco是“远场”的代表,在距市区数十公里建立数万平米的超大门店,这让购物便利性无从谈起。其主打的一站式购物,只适用于特定消费群体。而电商则是“近场”的代表,将距离压缩为零,消费者可尽情享受随手购物的乐趣。目前大多数消费者更多地青睐于“近场”消费,能够彻底打破距离的限制。Costco门店覆盖率较低的“远场”消费,注定让其只能是小众群体的消费盛宴。
同时,电商正在积极进取,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动千人千面的消费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消费者是核心、驱动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