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正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里刷新。
2016年,AlphaGo和李世石的围棋大战,掀开了深度学习的神秘面纱,彼时人们还乐于探讨人工智能有多炫酷;
2017年,神经元网络、开源框架、智能大脑等往常听起来有些绕口的术语,悄然成了风靡大街小巷的流行词;
2018年,被定义为人工智能和产业结合的元年,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以产品化的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
到了2019年,人工智能终于到了兑现红利的阶段,开始寻求规模化应用和可统计的成效,人工智能不仅要“落地”,还要能“听响”。而在所有的助推力量中,百度不失为国内最重要的执牛耳者,特别是百度智能云首次提出的“智能工业化公式”,正在加速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化的进程。
01 云计算进入换挡期
不同于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AI落地的呐喊者,百度智能云扮演的角色更加多元,既是中国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旗手,也肩负着人工智能工业化的顶层设计,同时头部云计算服务商的身份,又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AI在产业互联网的话语权。
作为百度AI to B业务的重要承载者和输出者,百度智能云之所以确立“AI+云”的战略定位,除了百度与生俱来的技术基因,也离不开云计算本身的微妙变化。
按照第三方机构Canalys连续几个季度中和云计算相关的报告,云计算增速的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2018年云计算的市场规模达到804亿美金,同比增长高达46.5%,但到了2019年第二季度,这个数字已经变为37.6%。以至于IBM的市场份额开始收缩,从去年的4.7%下降到了3.8%。
国内市场也不例外,参考金融时报对中国云计算市场的预测:到2023年的时候,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在2500亿元左右,但增速也会由高峰的40%左右回调至20%。仅以2019年以来的市场表现为例,只有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等少数玩家仍然保持三位数的增长外,大多数云厂商告别了高增速,即便是阿里云,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长只有77%。
经过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云计算行业已经进入到了换挡期,诸如弹性计算、按需付费等传统优势逐渐失效,云计算市场需要新的驱动引擎。
可以借鉴微软英国公司首席技术官Michael Wignall的观点:“今年我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公共部门的对话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云计算带来的人工智能机遇。”言外之意,人工智能正成为云计算市场竞争的机会点。
比微软更早意识到这一点,而且行动最为果决的,可能是国内的百度智能云。可以找到的理由是,百度智能云对智能化时代有着清晰的认识:2019年之前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建设,2019年到2025年将是人工智能的工业化,2025年后会迎来全面人工智能时代。
在云计算进入换挡期之前,百度智能云已经开始提前布局。
02 抢跑的百度智能云
从百度春晚红包的“幕后功臣”,到百度AI开发者大会的“压轴主角”,再到持续稳坐中国云厂商第一阵营的“江湖地位”,百度智能云已然成为国内云计算市场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同时百度智能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AI工业化大势的抢跑者。
2015年才正式开放运营的百度智能云,比阿里云迟到了6年,比腾讯云晚了5年,但并不意味着百度智能云是一个落伍者。早在2016年的时候,百度智能云就提出了“ABC三位一体”的说法,在业内尚处于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不断“混战”的局面下,用“最全面最落地的A+最开放最安全的B+持续领先的C”确立了差异化的定位。
如果从时间上来看,云计算普及之初留给企业的选择题在于“是否上云”,先入者有幸抓住了时间上的红利;后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拥抱云计算,“部分业务上云”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持续不断的价格战又让云计算沦为一场规模游戏;可当全面上云的拐点临近,云计算则重回技术路线,一个典型的标志就是:人工智能开始成为企业上云的主导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AI捆绑最紧的百度智能云表现出了出了十足的后劲。仅以时下热议的城市治理为例,百度智能云推出了涵盖计算、存储、网络等传统基础架构和分布式、深度学习一体机等创新基础架构,关系网络、位置轨迹、分析引擎的大数据平台,以及人像、视频、OCR、语义分析等210多项AI能力在内的解决方案,针对城市治理的各个痛点延伸出了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应急、智慧城管等等,精准找到了人工智能与城市治理的融合点。
事实也证明,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开始成为云计算的新增长引擎。
Canalys和 Synergy Research两大国际机构经过市场调研后一致认为:百度智能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中排名第四,稳居第一阵营。以AI服务能力作为跳板的百度智能云,成了国内增长最快的云服务商。
03 打造AI时代的“T型车”
每每提及工业化的时候,福特在1908年打造的“T型车”往往是出镜率最高的案例。福特并不是汽车的发明者,但开创了革命性的流水装配线,让汽车生产彻底告别了个体手工制作,进而开创了现代汽车工业。
人工智能的工业化似乎有着同样的逻辑,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企业、云计算厂商都能给出人工智能落地的案例,可如何达到规模化应用的程度,还需要打造出AI时代的工业体系。尝到了甜头的百度智能云,也开始转身成为AI工业化的领跑者。
比如在刚刚结束的ABC SUMMIT 2019百度云智峰会上,围绕“人工智能工业化”的使命,百度智能云给出了自己的“T型车”:
首先,“智能工业化公式”定义了智能时代的新标准。
百度副总裁、智能云事业群组总经理尹世明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工业化公式”,并从智能计算、智能应用、智能生态三个方面描绘了AI工业化的新形态:智能计算代表着生产力,智能应用承载着自动化的需求,而智能生态满足了AI落地应用的协同共享。
可以给出的解释是,智能计算是智能应用的基础,两者有着相互驱动的作用,智能计算能促进智能应用更好的发展,智能应用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智能计算的更新。此外人工智能想要在工业中的规模化应用,离不开生态上的协同进步,只有妥善解决生产力、自动化和协同共享的关系,AI工业化才有可能呈现指数级增长。
其次,智能计算全景图打通了AI工业化的新路径。
人工智能工业化的前提是架构化,在ABC+X架构的基础上,百度智能云进一步推出了智能计算全景图:它拥有一个基础核心,六大工程平台及三套实践方法论,成为AI工业化的智能基础。
有如李彦宏在重庆智博会上的发言:“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而是要讲究如何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落地。”智能计算全景图所提供的,正是各行各业将人工智能工业化应用的“动力工厂”,企业可以在ABC+X的架构下将现有系统和应用上云,可以调用各类智能API实现业务的智能化,还可以在借助百度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经验和方法论。
截止到目前,百度智能云已经和央视网、精研科技、Dell、国家电网、吉诺汽车等在智能媒体、智能质检、智能服务、智能救援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赋能合作,AI的工业化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同时在百度产业智能联盟、百度产业智能联盟引领者计划等智能化生态圈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工业领域加速渗透。
04 写在最后
人工智能不是龟兔赛跑,像百度这样的领跑者早已成为人工智能走向工业化的中坚力量,也是智能化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
或许还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曾经在云计算上慢半拍的百度,反而成了AI工业化的集大成者。答案似乎也不难理解,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水煤电”,云计算的竞争注定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赛跑,AI+云的差异化布局、与生俱来的技术基因、扎实的行业应用乃至战略上的长远性,都是百度智能云释放后劲的利好因素。
可以断定的是,人工智能的工业化应用才刚刚起步,对于云计算市场格局的影响也刚刚浮出水面。
作者 | Alter 公众号 | Alter聊IT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微信号imhefei
钛媒体2018十大作者
品途商业评论2018十佳专栏作者
百家号千分好文出彩创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年度作者
入驻虎嗅、创业邦、界面等50余家科技媒体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