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G套餐资费或为199元至599元,高昂价格会阻碍大众使用热情吗?
近段时间,运营商各种谜一般的操作让其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比如在前段时间,运营商相继宣布要取消“达量降速版畅享套餐”,对用户的权益造成巨大冲击,引发了网络热议。而运营商似乎没有“收敛”的意思,反而是变本加厉地带来更多让人难以理解的举动。
就在近日,中国电信北京公司透露,中国电信已决定今年9月率先在京放出5G专用号段的手机号码,老用户升级5G无需换卡换号。而据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电信的5G套餐资费预计将从199元至599元不等。这样的资费档位,价格可着实不低。即使5G再有吸引力,人们会以高价为5G买单吗?高昂价格,是否会阻碍人们使用5G的热情呢?
贵就一个字!5G套餐资费不便宜
其实从运营商的种种策略来看,它们从利益出发并制定高昂5G套餐资费的动作,是有迹可循的。此前运营商宣布取消“达量降速版畅享套餐”,就被认为是给即将到来的5G时代做准备。对此,赛迪顾问信息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李朕表示,“取消达量限速套餐,可能是为了给未来5G的流量定价做准备。因为5G流量使用量较大,进行不限量或者达量限速这种计费方式不大现实。但取消达量限速套餐并非变相涨价,未来的5G资费应该会在用户可承受范围之内。”
不过5G套餐的资费,显然与分析师的预测有些出入。在当下的4G时代,人们早已习惯花费数十元即可享受到不限量套餐。5G套餐资费却直接以近200元的价格起跳,这自然让习惯了低价消费的大众难以接受。
而且从资费的发展角度看,近年来提速降费是主旋律。此前三大运营商公布提速降费成绩单,自2015年以来流量单价下降90%以上。同时,三大运营商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出系列惠民举措,深入推进提速降费。但高昂的5G套餐资费,却把价格“打回原形”,也可能让运营商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需契合大众消费水平,制定高价不可取
我们理解,5G基站的建设成本非常高。为了保证利润,运营商不得已才提高5G套餐资费的价格。但是运营商本来就已经赚得盘满钵满了,有必要继续通过高昂价格来从用户身上不断压榨出更多利润吗?
结合三大运营商201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中的数据,经过计算,今年一季度三大运营商共净利333.31亿元,平均日赚约3.7亿元!如此赚钱的运营商,还要将5G基站的建设成本通过高昂的资费价格,转移到用户身上,显然是会受到非议的。
此前,据联通研究院院长表示,中国手机资费平均为每月48元。这样看来,5G套餐资费199元至599元的资费,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更是大众所难以承受的。高昂的价格,必然会阻碍大众的使用热情,不利于5G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落地。因此,运营商在日后真正推出5G套餐时,有可能的话一定要契合大众消费水平。纯粹为了利益而制定高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后续资费有望降低,5G时代将加速到来
从历史发展规律看,5G资费在后期有望持续降低。在2014年4G套餐刚刚出现时,价格也非常昂贵。当时4G流量30元包400MB、80元包2GB等流量费用,及88元含700MB流量、200分钟时长等套餐资费,现在看起来完全不合理。
不过,这就是移动通信的发展规律,要尝鲜就得付出金钱的代价。而在4G逐渐普及后,套餐资费和流量费用就迅速暴跌,变得越来越符合大众的使用需求和承受能力。
因此,如果不是对5G网络有刚需,那么我们在初期可以不办理5G套餐。等5G套餐的资费趋于合理、稳定之后再办理才更为合适。而随着5G套餐的资费逐步“平民化”,才能真正让5G时代加速到来。届时,我们每个人才能享受到5G时代的红利,让自身的生活变得更为美好。(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