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电话正在成为垃圾短信后的又一个通信毒瘤,近年来相关部门正在加大打击力度,2018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决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
不过,骚扰电话依然没有得到根治。近日新华社记者卧底两家骚扰电话呼出企业,一家做贷款推销的,一家做培训推销的,视图厘清骚扰电话问题根源。随后,工信部就骚扰电话管控不力问题约谈某运营商,要求后者重点加强语音专线和码号等通信资源管控,确保短期内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针对新华社报道的问题,工信部在官方微信表示:“正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研究建立用户信用管理制度,综合整治骚扰电话扰民问题。”
综合治理骚扰电话专项行动开展一年多以来,成绩显著,网友对骚扰电话的感知弱了许多。但是,骚扰电话并没有像垃圾短信一样销声匿迹,现金贷兴起、房地产不景气都增加了骚扰电话的密度。我也经常收到地产中介、贷款公司、企业服务之类的骚扰电话,不堪其扰。
那么,屡禁不绝的骚扰电话,真的没得治了吗?
谁是骚扰电话的问题根源?
说到骚扰电话,人们很容易想到应该是运营商的锅,毕竟电话服务是运营商提供的,但事实上,中国运营商在打击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上已经相对积极——跟iMessage运营商苹果比就知道了。
经过相关部门、运营商和相关企业的种种努力,垃圾短信问题已得到有效治理。用户现在反馈问题较多的是iMessage垃圾短信,这是苹果推出的即时通信服务,针对这一问题苹果在新系统中,将短信分为两个信箱,一个是联系人与普通短信,一个是不在通讯录,中新网记者曾报道,iMessage是端对端的加密方式,苹果的原则是不监测或决定哪些信息是垃圾信息。
比垃圾短信更严重的问题是骚扰电话。短信不会中断用户正在进行的工作生活等活动,电话却会。骚扰电话一度十分猖獗,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骚扰电话总数高达270亿通,最多时每天有超过一亿的电话是骚扰电话 。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给出了一个治理骚扰电话的建议列表:加大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骚扰电话主要行业地产、银行、医疗的信息安全管理、建立追索个人信息泄露的机制。此后,相关部门通过种种努力打击骚扰电话,四年过去了,骚扰电话问题有得到缓解,然而却没有得到根治。
运营商固然有责任,但运营商只是提供工具,骚扰电话问题的罪魁祸首是使用工具即拨打骚扰电话的公司和个人,比如贷款推销公司、房地产中介、培训推销公司、网络诈骗团伙。网络诈骗问题在出现多起大学生被骗自杀的恶性案件后,已经得到有效治理,但商业推销问题一直表现突出。
对骚扰者严加管控和惩处,增大骚扰成本是一个重点攻克方向。工商、公安、通信等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后台监控等方式,追踪骚扰电话源头,比如某地产中介、某推销机构,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治。但问题是现在没有对应的法律法规,别说承担刑责了,连罚款都没有依据。现在电话骚扰者无需承担任何风险,唯一成本就是通信费。因此骚扰电话问题的解决,依然需要立法立规,明确什么是骚扰电话,对发起骚扰电话的主体进行震慑和惩治。
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是,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曾是骚扰源,在保监会的管控下只有少数保险公司具有电话销售资格,保险骚扰大幅减少。
数据源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新华社在报道中指出,在骚扰电话源头企业中,每天有大量骚扰电话从这里打出,成千上万条含有个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详细信息的“文件”在大量微信群内“裸晒”,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一条地下黑色产业链。
不论是垃圾短信、骚扰电话还是网络诈骗,跟数据泄露总是在一起出现,数据泄露扮演的是“帮凶角色”,因为有隐私数据,所以骚扰电话可以有的放矢地精准骚扰,比如你租过房子,不同地产中介的人就会不断地骚扰你;再比如你在银行贷过款,各种贷款就会找上门来。因此,斩断数据泄露黑色产业链,可以让骚扰电话源头企业无法精准骚扰,这意味着会让电话推销变得不再有效果,最终会让骚扰电话销声匿迹。
骚扰电话的数据泄露轨迹是怎样的?一般而言,用户数据主要因为如下方式进入黑市:
1、一些大公司出现了内鬼,倒卖或者带走客户隐私数据。新华社报道有地产中介人员带着“资源”来到骚扰电话源头企业任职,这个“资源”就是客户隐私数据。此前已有多起企业“内鬼”售卖数据获刑案件被报道,手机公司、电商巨头、快递公司、支付公司都有类似案例,如何防范?核心是用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等手段来预防。
2、黑客攻击互联网公司服务器,拖库拿走大量数据在暗网交易。这样的案例就太多了,今年Facebook因用户隐私泄露,被美国罚款5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公司因为安全技术不行或者管理不力,泄露用户隐私数据的案例不在少数,但一般只需要道歉就可以。
3、一些线下企业或者从业者售卖共享数据。最典型的是房屋中介,你租房一次,往往会被骚扰无数,因为你的数据被第一次接触的中介人员卖了。具体流程可能不是这么简单,比如中介人员拿到你的信息要上传到公司系统,公司其他员工看到再售卖有可能;公司将数据打包共享同样有可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企业/个人均不能售卖用户隐私数据。打击骚扰电话的“帮凶”就是要切断数据泄露源头或者增加数据泄露成本,相关部门已在加大打击力度。
互联网营销会泄露用户数据吗?
新华社在报道中指出,“一些互联网巨头、银行和房产中介成了信息泄露背后的始作俑者,公民信息成了谋利手段。”互联网巨头如何泄露用户信息呢?
前面提到互联网公司可能因为出现内鬼以身试法或者说服务器被黑客攻击,进而导致数据泄露。不过,理论上来说,用户和数据是互联网巨头核心资产,它们没有动机主动去泄露数据。
互联网营销确实存在侵犯用户隐私数据的可能性,有一个黑色网页产业叫“手机访客营销”,用户通过手机搜索、或者访问某些网站时,点进一个网页,什么都没填写就接到了推广电话。原理是,这个网页的经营者在自建网站页面中植入购买自黑产的“黑客爬虫”,从而恶意收集、窃取和倒卖用户个人信息。不管用户从搜索引擎进入,还是从导航网站等其他路径进入这个网页,都会遭遇“被黑”,这种做法是相关部门和互联网平台都在打击的对象。
新华社这一次提到百度的数据泄露问题,倒不是上面这种情况,百度有些躺枪的感觉。企业确实可以从百度获取一些用户的信息,但是通过合法的流程,比如用户在百度点击某英语培训广告后,可能会填写报名信息,进而成为一条线索,对应广告主再对用户进行联系,这不算骚扰,这样的广告在出国留学、设计装修、法律咨询、教育培训、情感咨询等领域很常见,这就是新华社提到百度“可做推广引流,百度建立后台,家长填过电话信息以后,信息马上就会到您那边。”的实际情况。
让用户主动填写联系方式的在各种互联网平台很流行。互联网广告分为广告本身和落地页,落地页是用户点击广告后加载的页面,直接决定最终转化率,即达成交易的比例。落地页H5或者小程序吸引用户填写信息的不少见,一方面便于后续联系,另一方面确定用户的意向,提高销售效率,比如家装行业流行“免费量尺”,用户看到广告留下联系方式,设计师上门免费设计方案,再推销家具,显然这不能算是非法数据泄露。
至于新华社报道中说“一条个人信息的进价约100-150元,具体需求均可订制”其实是指广告主的获客成本,在电销行业“报名人数”是关键指标,广告费/报名人数就是所谓“个人信息进价”成本,互联网广告平台都会在合法推广的基础上,定制不同广告形式、落地页面、投放对象和投放时间,帮助企业获得客户线索,这也是互联网精准推广能力的体现。
因此,如果用户在推广页面主动填写提交个人信息,本身就是将个人信息提交给广告主,不能算是数据泄露,也不是骚扰电话的问题源头,除非对应广告主或者内部员工再将数据售卖。互联网推广是互联网的基础商业模式,因为精准性已深受广告主青睐,从新华社的报道来看,互联网平台应该重视营销环节的用户隐私数据保护,比如可以将提醒做得更到位,提示用户提交的信息会给到谁。
5G才是骚扰电话的最大克星?
打击骚扰源头,斩断数据黑产链条,都是打击骚扰电话的重要手段。不过,只有这两点不够,骚扰电话的根治需要运营商、手机公司、互联网公司甚至用户共同努力,需要管理与技术双管齐下,即将到来的5G时代,可能会让骚扰电话成为历史。
首先,互联网应用依然存在机会。
不论是手机系统公司还是App开发者,都可以基于AI技术+众包标记的模式,对骚扰电话进行智能识别,进而实现自动拦截,相信未来手机公司在系统层面会增强骚扰电话拦截功能,对应工具会应运而生。
其次,用户提高防范和维权意识。用户提高防范意识,骚扰电话一律不接,接到一律直接挂掉;要提高维权意识,遇到骚扰电话向运营商、工商部门、消费者维权部门投诉。如果骚扰电话较多,用户可以直接屏蔽任何不在通讯录的中的陌生来电,甚至只用微信语音。
最后,运营商可以负起更多责任。
这一次工信部第一时间约谈运营商,主体运营商自然应该负起更多责任。而且,打击骚扰电话本质是在保住自己的饭碗。
曾经短信和语音是运营商的核心收入来源,现在运营商的核心收入都是流量,短信基本等于验证码工具,语音电话相当比例是骚扰电话,在微信、QQ、钉钉等工具的影响下,打电话的人本身就越来越少,固话号码源管控力度加大,骚扰电话转向手机号码。如果运营商不加大对骚扰电话的打击,用户可能会直接将“电话”与“骚扰电话”挂钩,不接听任何电话,这会加速语音业务的衰落。因此,打击骚扰电话本身是在保护运营商自己。
理论上来说,运营商可以在号码源头管理上做好登记,对于骚扰电话可以追踪到使用人,并及时屏蔽;通过后台监控,对于大量的响一声电话拨打、对于一天24小时不间断拨打、对于违规的网络电话合作伙伴进行及早的发现;提供完善的投诉流程,让用户被骚扰时可以方便地举报,运营商根据线索对号码源清理整顿停机;运营商的“彩印”功能可以提醒骚扰电话,不过却不进行任何拦截,用户需要点击“关闭彩印”再挂电话,体验没有显著提升。
即将到来的5G时代,手机通信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带宽、低时延和大容量”的三大特性下,5G时代手机的基础短信和语音功能都会发生剧变。一个被运营商寄予厚望的是RCS增强短信服务,相对传统短信的最大区别在于,可以发送和接收图片、语音、视频和位置等各种富媒体信息,理论上运营商在5G时代可让短信成为类似于微信的超级平台。也可预见,语音电话会迎来巨大升级,如VoNR等通话技术普及,相信骚扰电话的防范也会成为5G通信的重要突破点。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