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暴风影音冯鑫“出事”,曾对暴风和乐视均表示看好的罗振宇被“挖坟”,自媒体“IT爆料汇”写了一篇文章《罗振宇打脸往事:没有预言家,只有段子手》,但流传更广的是标题被改为《这些年,罗振宇害了多少人?》的转载。前者阅读量3万+,在看180,朋友圈50人看过;后者阅读量10万+,在看3600+,朋友圈600人看过。
罗振宇早已回应
罗振宇,“罗辑思维”和得到App创始人,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知识商人”,他曾在不同公开场合,对黄太吉、暴风、乐视、锤子、ofo和比特币均表示看好,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知道了。
因为曾经看好的事物出现了问题,说话的人该不该被打脸?人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三表说要“放开那个罗振宇”,caoz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网友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我的看法是,要看说的人在什么场景下对谁说。
如果罗振宇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最后被证伪,顶多是听的人吐槽一下,下次不再听或者不再认真听就行了,我们应该尊重自由的表达,不搞文字狱;如果罗振宇是在说服投资者去做出投资决策,则是要负责的,某财经作家曾因给某诈骗平台站台被投资人群殴。
没有证据表明罗振宇当时是在说服股票投资人去投资暴风或者乐视,罗振宇或者《时间的朋友》的受众不是典型的投资者,股票投资群体在雪球、老虎和富途,这几个平台的人不看罗振宇。对于罗振宇来说,演讲门票、植入广告和知识付费可以赚钱,他并不需要冒这样的风险去推荐“妖股”,他在演讲中也曾说“合法赚钱,是世界上最有尊严的活法”。
罗振宇最被行业熟知的段子是,他有一年在节目里说,决定把房子和车子全卖了,以后租房、租车,然后我真的把房子和车卖了。但他没有说后半句:卖房的钱到香港买腾讯的股票,比北京房价涨得好,在新一轮房价上涨前,又把北京的房子买回来了。
真有资格找罗振宇麻烦的,是当时听信罗振宇的话卖房逃离北上广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人吗?
所以罗振宇的预测错了吗?可能人家只说了一半。罗振宇早已进行免责声明:“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一条:甭管听谁忽悠你的,责任你自己负,因为,别人不会把他选择的所有维度参数都告诉你。”而且罗振宇不怕打脸,他说:“名声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死,创业者每一步,面临的都是生死劫。”这句话是对Papi酱始乱终弃的解释。
听了这样的解释,你会跟罗振宇讨论对错吗?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我信了。
知识商人成了现象
罗振宇总是预测失灵,不是今天才被挖出来的,但这依然挡不住年底一堆人远赴深圳去听《时间的朋友》演讲,门票几千还很紧俏。《时间的朋友》是罗振宇团队的跨年夜脱口秀节目,往年均在深圳卫视播出,2017年播出时甚至让深圳卫视这家都市电视台自1984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拿到全网收视率第一的“桂冠”。我认识几个广州的传统企业的高管,每年都去这个活动,跨年不陪家人而是去听一场演讲,这是一个现象。
正巧,这几天还有被称为“新物种大神”的吴声的类似演讲:《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百度百科显示是中国惟一原创商业方法发布会,是“新商业趋势年度大赏”,对中国新经济企业影响深远。
吴声是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同时是吴晓波频道战略顾问,一家媒体报道说吴声是“奇人”,是吴晓波、许知远圈子里的“商业新概念大师”。原来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人。罗振宇占住年尾,吴声做年中,就像双11和618,各有主场。
罗振宇提出过的一些概念有“U盘式生存”、“人生算法”、“小趋势”、“非共识”、“信用飞轮”、“动车组脑洞”、“热带雨林脑洞”、“5只黑天鹅”。
吴声的百度百科页面很长,充满各种概念:“消费即娱乐”、“广告即内容”、“信息即媒介”、“个人即渠道”、“产品即场景”、“分享即获取”、“跨界即连接”……最新演讲则有“一切商业皆为进化”“一切进化皆为实验”“小数据”“场景云”“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等等概念。
看了一下,大多数概念要么是商业常识,要么是对行业都在讨论的趋势的总结或者转述,换了说法而已。当然,他们的洞见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吴声认为“互联网将对所有产业进行颠覆性的变革”,注意,这是2011年,后来的互联网+、产业互联网都验证了他的观察。
不只是他们热衷于造概念,类似演讲越来越多。财经作家打头阵,自媒体如法炮制,相对于“时间的朋友”这样的有真拥趸的演讲而言,一些演讲会表面上是谈谈趋势、洞见和概念,实际上却是朋友圈聚会,互相捧个场。对比之下,罗振宇、吴声的演讲算是有干货了。
这一切不过是个生意,认真你就输了。
我将这些都归结成“知识商人”现象,这个概念,是罗振宇造的。存在即合理,为什么知识商人会成为现象?会拥有市场?
治愈知识焦虑症
知识商人的前身是学者。
互联网行业从来不缺知识红人。《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知识红人,凯文凯利因《失控》成为许多企业家和行业会议的座上宾,克里斯·安德森《长尾》《免费》《创客》三本书奠定行业地位……这一代知识红人真正看到了足以影响行业潮水方向的大趋势,他们一辈子可能只提出少数概念,却能做到行业熟知甚至家喻户晓。
知识商人们每年都要造一堆概念,但理论上来说,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变化如此快。每年一堆新概念,年中有、年尾有;你有、我有,新概念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然而一个事实是,并没有几个能真正意义上像长尾理论一样能够影响行业的。大多数新概念,是在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对零散的认知进行归纳,将大众的认知据为己有。
一句话说清楚的要写一篇文章,一篇文章能说清楚的要搞一个演讲会,一本书能说清楚的要做成知识付费课程,简单道理复杂化,老规律变为新概念,本质是知识的通货膨胀。真正的概念,真正的规律,真正的趋势是弥足珍贵的。
上一代知识学者跟新一代知识商人的区别,像极了周杰伦和蔡徐坤,周杰伦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但蔡徐坤的粉丝却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跟其他流量明星的粉丝各自为阵。明星粉丝变得部落化,同样,你不屑某知识商人的演讲,但他们依然有各自的拥趸,这个世界本身在碎片化。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因为前些年财经内容产业不发达,上一代知识学者是老外。新一代知识商人土生土长,在玩法上有很多本土创新,比如办演讲会就是凯文凯利们没做过的,这跟中国一些互联网产品崛起的逻辑是一样的:传统商业越不成熟的地方,互联网新玩家的机会越大。
我本人对各种“趋势”演讲从来都提不起什么兴趣,多读一本书,多看几篇文章,多跟一些人聊,得到的远比听这些概念多。但是,我是做自媒体的,每天看大量的文章,进行大量的阅读,接触不同的思想、观点和信息,知识商人的演讲则是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的整合、演绎和翻译,对我来说没什么新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却不一定,毕竟很多人不是干的每天都跟信息打交道的工作。
而且很多人去听演讲可能不是真的要学习什么,更像是获取心理治愈服务。所有人都在焦虑,都渴望学习,都想看到未来。因为焦虑,所以急躁,人们想要知识“快速充电”,恨不能给自己脑袋插根数据线进行海量知识同步,“学习五分钟,续航一辈子”。这时候,知识商人跳出来说自己手握望远镜可以看到未来,有知识快充服务让你快速学习,你负责交钱,我负责缓解你的知识焦虑症,帮你看到未来。
这,大概就是知识商人现象的本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