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化的大船起航,阿里、腾讯和京东的启示在哪?

原标题:金融科技化的大船起航,阿里、腾讯和京东的启示在哪?

文/孟永辉

金融科技化的大船正在调转航向,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不断遭遇困境的大背景下。

对于未来金融科技化的路到底要如何走,或许现在还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金融科技化的未来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用户的获取上,而是让金融真正回归实体经济,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支撑之外,通过对金融行业的功能和属性的深度挖掘或许是另外一个发挥金融支撑功能的全新方向。

我们看到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其实都在试图寻找金融行业在投资和理财之外的更多的功能,无论是数据还是社群,对于这些功能的不断挖掘不仅可以为金融科技化的发展打开一扇窗,同样让我们可以从传统金融功能之外重新审视它。

尽管对于金融科技化新方向的探索可以为我们找到破解当下互联网金融发展困境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对于习惯了互联网式发展模式的人们来讲,一味地用户互联网的模式去套用未来的金融科技化必然会陷入新的困境当中。

因此,找到一个有别于互联网式发展模式之外的全新模式或许是未来金融科技化可以走得更加长远的关键。

互联网式的俗套已然过时,跳出怪圈才是关键

对于约定俗成的发展模式,总是可以让人们趋之若鹜,对于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的笃信正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对约定俗成的模式熟悉,却害怕创新性的改变的话,所谓的笃信或许将会变成落后的表现。

在互联网红利依然落幕的大背景下,盲目地坚持互联网模式,无异于失去一次绝好的发展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后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科技化来讲,跳出互联网式的俗套或许才是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去思考人们对于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笃信的原因,投入少、产出多无疑是最根本的。但是,互联网式发展模式的这种优势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和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所导致的。

当流量红利不再、信息不对称成为过去式,这种以平台式模式为主导的互联网模式便会遭遇发展困境。

当下,互联网金融市场正在遭遇到了爆雷、跑路等乱象正是互联网红利落幕的直接体现。

一味地收割流量,一味地去中间化,并不能够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持久的发展动能。通过改变金融行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深度挖掘金融行业的功能和属性,才是未来金融行业获得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可能有人会问,改变金融行业的底层运作逻辑、深度挖掘金融行业的功能和属性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一旦失败,或许将会付出比互联网金融时代要高很多的代价。

这是事实。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依赖互联网式的模式,不去寻找互联网之外的发展模式,当互联网红利落幕的那一天,我们或许终将陷入困境。

因此,跳出互联网式的怪圈,才是决定未来金融科技化可以走多远的关键。

在互联网金融遭遇内外交困的时刻,对于互联网式发展模式的决绝,直接关系到未来金融科技化究竟可以走多远。

这也是为什么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如此决绝地与互联网金融划清关系的根本原因所在。

布局金融新科技化,阿里、腾讯和京东的启示在哪?

其实,布局金融科技新进化的有关操作早已开始,只是我们并未真正感受到而已。

对于流量收割的执迷不悟、对于平台模式的笃信都在让我们仅仅只是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了互联网金融式的发展上,但是,流量毕竟有见顶的时候,如果在见顶之前找不到合适的对策。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或许陷入到“生也流量,败也流量”的俗套里。

值得庆幸的是,处于头部的一些科技公司总是会比我们预先感知到市场当中正在发生的那些潜移默化的变化。

他们率先布局,率先垂范可以给我们提供改变的样板,从而可以找到有关金融科技化的全新方向。

金融科技化的下一个驱动力在新技术上。虽然互联网的血液已经融入到了金融行业的骨髓里,但是,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对于新科技的布局似乎正在告诉我们:推动金融行业再度发展的新动力必然在于新技术上。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是几个最有可能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新动能的技术类型。

这些新技术源自于金融行业底层的再造能力将会把金融行业的发展真正带入到一个由表层、平台式的发展到深层、链条式的发展阶段里。

因此,如何找到这些新技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点,并且真正让这些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流程和环节产生深度的融合和联系,直接决定着未来金融科技化的路究竟可以走多远。

这些新技术对于金融行业的驱动力将会把金融行业的发展不再仅仅只是停留在中间化的效率提升上,而是深入到金融行业本身的功能、架构等多个方面。

当金融科技化的动能不再依赖互联网技术,我们将会在单纯的流量收割和去中间化的效率提升之外找到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从而可以将金融科技化的方向带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一句话,当金融科技化的驱动力发生改变,互联网式的金融进化模式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金融科技化的终极目标是让科技的归科技,金融的归金融。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让标榜互联网金融的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的金融公司共同去争夺有限的流量。

而对于流量运营的轻车熟路最终让互联网金融公司在用户争夺上占据了上风,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被逼到了墙角。

如果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地把控风险的话,真正能够利用好金融工具的话,这种发展模式其实并没有错。

一味地追求流量和盲目依赖平台最终将互联网金融公司逐渐失去了对于金融的掌控力,最终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仅仅沦落成为一种流量工具,原本属于金融范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在科技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原本应该属于科技范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做金融,而金融基因的缺乏又让他们面临诸多困境。于是,困扰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问题开始出现。

对标阿里、腾讯和京东的发展方式的调整,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未来金融科技化的方向就是让科技的归科技,让金融的归金融。

科技公司就是做金融科技化的相关操作,而金融公司则是专注做金融相关的事情,从而真正让金融和科技的发展相得益彰,而不是此消彼长。

金融科技化不应该以收割用户为代价,回归实体才是未来。从满足用户的投资需求到疯狂收割用户,或许是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本质逐渐认识清楚的过程。

仅仅只是依靠收割流量的方式带来的仅仅只是暂时的增长,当一些归于平静,金融行业的盈利依然要回归实体,这才是金融科技化未来发展的正道所在。

透过阿里、腾讯和京东对于金融科技化新动向的布局,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回归实体的气息。

无论是为实体行业提供数据支撑,还是为实体行业提供衍生性的金融服务,一个终极目的就是要让金融科技化的方向从单纯地获取和收割C端用户转移到多元、多维地支撑B端用户的发展。

因此,当金融科技化的未来已经开启,我们需要让金融真正回归实体,回归B端行业,而不是一味地收割C端用户。

只有真正让金融变成一个支撑实体行业发展的助力器,我们才能摆脱仅仅只是靠服务费为主要的盈利模式,真正将金融科技化的盈利模式变成一个以服务提供、技术赋能为主题的盈利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金融科技化的过程当中,谁能够给实体行业提供多元化、全面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谁能够真正推动实体行业的变化,谁就能够真正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占得先机。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收割用户流量,仅仅只是做平台,当用户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渠道足够多样的时候,这种以平台为主的发展模式必然遭遇新的困境。

当席卷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大调整来临,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基于新方向的金融科技化的开始。

对于市场行情感知力非常敏感的头部科技公司总是可以率先找到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基于他们对于我们的启示,我们总是可以找到有关金融科技化的全新航标,由此,金融行业的发展将不再迷茫,一场新的进化由此将会真正开启。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7-22
金融科技化的大船起航,阿里、腾讯和京东的启示在哪?
我们看到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其实都在试图寻找金融行业在投资和理财之外的更多的功能,无论是数据还是社群,对于这些功能的不断挖掘不仅可以为金融科技化的发展打开一扇窗,同样让我们可以从传统金融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