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阿里云的第二曲线

文|吴俊宇

英国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中提到:

如果组织和企业能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带领企业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且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弥补第二曲线投入初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消耗,那么企业永续增长的愿景就能实现。

阿里云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第二曲线”。

2019财年阿里云业务财年营收247亿元,亚太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比上一年增加4.7个百分比,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在大战场高歌猛进的情况下,阿里云在不细分的IT基础设施软件战场中同样捷报频传。

最新消息,Gartner在其报告中分析认为,阿里云已居全球云数据库市场第三,仅次AWS和微软;换言之,在中国市场,阿里云数据库是毫无疑问的老大。

数据库的市场有多大?从以下这张数据表格就能发现,数据库是基础软件市场份额最大的一块战场。

此前,据2017年Gartner数据,全球企业基础设施软件市场规模是1958.52亿美金。数据库市场规模是388亿美金,占比近20%。

如此来看在某种意义上,数据库将会是阿里云的下一个重要增长引擎。

数据库为何上云

云计算发展十数年,正在改变企业的IT建设结构:计算、网络、存储等IT资源在实时、开放的交易平台上随时可取、按需付费。

这种模式从底层开始向上影响了IT产品的商业模式,其中之一就是数据库。

6月20日,Gartner发布了一篇名为《The Future of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Market Is Cloud》(《数据库的未来就是云》)的研究报告。

这篇报告提到说,云现在是管理数据的默认平台。内部部署是过去的事情。

的确,大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时期,需要更新换代大批的系统或者工具不少企业内部还残留着传统的、基于本地部署的数据仓库。

虽然更换为基于云的架构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传统架构更加复杂,需要企业IT团队一起配置和制定规则,整个过程通常比基于云的替代方案更加昂贵、严格和复杂。

我之前曾提出,很多企业、组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之中,会发现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烟囱式”的系统。

这是因为,在企业过往的IT建设中,往往会上马各自部门需要的系统,这些系统往往命名不规范、口径不统一、算法不一致,并且开发周期长、重复建设。

所谓“烟囱式”的系统大概就是16个字: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孤岛林立、信息割裂。

但是云数据库创新是“云优先”或“云上开发”,通常也用于交付以及后期运维。

1、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而言,云数据库可以能打通数据、降低成本、优化流程,协助企业组织创新;

以银泰百货为例,采用阿里云PolarDB等产品全面替换传统数据库,节省IT设施开销仅数据库一项就超过千万,同时顺利应对日常大促等流量高峰。

这类线下零售企业在面临新零售浪潮的时候,很大一部分难题在于组织重构、技术重构。甚至过去的技术架构会成为组织重构的最大障碍。但是云数据库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2、可以带来新的定价模式,避免无意义的资本支出而有利于运营支出;

传统的商用数据库部署成本高,运营成本也高,过去企业在使用Oracle等厂商的数据库时,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服务费。

2018年,就有媒体曾报道称,Oracle的昂贵连亚马逊和Salesforce也有点吃不消,Salesforce预计到2023年将完全脱离Oracle。

亚马逊的放弃计划也在缓慢进行,亚马逊的零售部门已将两个支撑其庞大电子商务运行的内部数据库从Oracle数据库转变为开源数据库NoSQL。

但是云数据库不再需要管理内部数据库,也不需要购买和维护内部部署的数据库所需的硬件,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这对于后期长久运营来说,显然更有利。

阿里云下个引擎

过去数据库市场一直是Oracle等传统数据库巨头的天下,但是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国内云厂商近三年推出了PolarDB等明星产品和便捷的数据库迁云工具。

这类新数据库的崛起,让传统数据库、云数据库都已经能够实现自主替代。

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发布的最新的数据库评估报告《The Forrester Wave™: Database-As-A-Service,Q2 2019》中阿里云数据库成为了这一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进入“强劲表现者(strong performance)”象限。

位居全球云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三,阿里云数据库的年增速在115%。同期AWS增速为74%、Oracle为66%。

数据库是一个发展时间相当长的软件领域,大约已有50年历史,而云数据库只在近10年才加入竞争,包括AWS、阿里云、谷歌等。

但在Gartner的“数据库总市场份额排名2011-2018”中,云数据库厂商的表现非常惊人,其中阿里云的上升曲线最为瞩目,2014年时仍处于后排位置(约25名之后)但2018年已上升到前10名。

阿里云正在细分企业基础设施软件市场中取得成功。从细分行业的角度看,阿里云数据库已经位居国内云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一。

阿里云十年来始终坚持在数据库领域投入,服务政务、零售、金融、电信、制造、物流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已有约40万个数据库实例迁移到阿里云上。阿里云94%以上的头部用户都购买了云数据库产品。

随着传统数据库的势弱(以Oracle为代表),会有更多用户选择云上的数据库,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阿里云正占据下一个增长优势。

与传统数据库不断下降的营收相比,云数据库正在积极地快速增长。到2022年,预计有3/4的数据库天然部署或迁移到云上。

从数据维度看,云数据库在2018年461亿美元数据库市场中已经达到104亿美元。

从2017年到2018年,整个数据库市场的增长率为18.4%,这是十年来最好的增长,而云数据库占增长的68%。

我们可以这样算一笔账——如果数据库总市场规模以年复合增长15%来计算的话,2022年的总市场份额将达到800亿美元以上,云数据库也将达到600亿美元左右。

阿里云作为全球前三的云数据库厂商,还将在其中分得一大杯羹。阿里云247亿营收可能也将因此得到大幅提升。

当下阿里云占阿里总营收的比重为6.6%,随着其在云数据库的进一步扩张,阿里云在营业收入之中的比重还将得到提升。

要知道,云数据库就像是一个枢纽,它联通了云计算基础软件市场上下游很多产品。云数据库产品技术足够硬的话,其他业务线也会被带动起来。

公有云背后是云数据库,云数据库背后还有安全加固产品,比如数据库审计和防火墙,产品线每一环都是环环相扣的。

也就是说,单是一个数据库,其实还只是开始,阿里云会因为数据库带动云计算其他细分领域的营收进一步扩张。

这种扩张带来的收入增长将是全方位的。

第二曲线的增长

今天国内云计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对手日益崛起,阿里云虽然在公有云市场始终保持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压力正在逐渐加大。

在数据库这个细分市场的稳扎稳打,让阿里云在未来依旧可以坐稳“铁王座”。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在单一业务上取得永久的成功,企业必然需要不断挖掘新引擎。

当产出比投入多的时候,随着产出的增长,曲线会向上如果一切运转正常,曲线会持续向上。但在某个时刻,曲线将不可避免的达到高峰并开始下降。这种下降,通常可以被延迟,但不可逆转。

似乎一切企业都逃不开S曲线的魔咒。

事实上,企业增长有两种方式:稳定的线性增长和第二曲线式的增长。

稳定的线性增长是在原有曲线里面,沿着原有的技术、产品、行业、市场渐进性地增长,只能产生10%左右的增长速度。担对增长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10%的增长速度已经满足不了一个卓然企业对自己自身的要求。

第二曲线式的增长则是离开原有曲线里连续性进步,而是非连续性地跳到第二曲线里展开突破。

第一曲线还没有到达巅峰之前,此时开启第二曲线,既有资源,又有士气,也有势能,可以帮助挑起第二曲线。

创新理论鼻祖熊彼特有这样一个观点:

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都不能造出一辆火车出来。只有从马车跳到火车的时候,才能取得十倍速的增长。所以,第二曲线被称为增长的圣经,但是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折,有一道鸿沟,它们的性质截然不同。

寻找到第二曲线,往往会让企业始终维持在浪巅。

今天阿里云不断在数据库、边缘计算等领域寻找技术、产品、客户突破的原因恰恰也正在于此。

阿里云在云数据库市场的突破,正是站在第一曲线上开启第二曲线。和数据库站在一起的,相信还有阿里云技术产品集体的跳跃式进步。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7-02
数据库:阿里云的第二曲线
文|吴俊宇英国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中提到。如果组织和企业能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带领企业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且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弥补第二曲线投入初期的资源消耗。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