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巨头抢滩新零售小店:无休止扩张与无奈的价格战
近段时间,新零售退潮论调悄然兴起,行业内部分人认为新零售疯狂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也不知道何时刮起来的风,“新零售风口已过”、“新零售退潮”、“新零售跌下神坛”等论调频频出现在媒体文章中。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新零售退潮论调之所以兴起,也是因为曾经红火一时的新零售确确实实有了“退潮”之象,比如盒马、小象生鲜们的关店。
早两年,新零售被炒得如火如荼,阿里、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大咖们在一二线城市繁华的商圈地段,都布局了自己的新零售小店。当时,新零售小店扩张的态势非常迅猛。可如今回过头一看,现阶段的新零售小店们好似慢慢到了一个拐角。
回顾过去:巨头新零售小店们的狂热扩张
自新零售被推向风口浪尖之后,新零售小店就成为各个互联网大咖布局新零售的标配。所谓的新零售小店其实就是新零售化的社区便利店。彼时,阿里、京东、苏宁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在各大城市快速扩张自己的零售小店。一时之间,天猫小店、京东小店、苏宁小店等新零售标配和7-11、全时等传统的便利店一起,遍布于繁华都市的各个角落。
回忆起2018年,各大互联网企业都非常注重布局新零售小店。就苏宁而言,苏宁当时扩张新零售小店的野心人尽皆知。据了解,那时候掌管苏宁“大快消”的苏宁零售集团副总裁卞农放下话:2018年全年苏宁小店将达到5000家以上。而截至2018年底,苏宁新开门店已经超过8000家。
阿里对新零售小店的布局也毫不示弱,但是在玩法上和苏宁小店有点不一样。去年8月,阿里的零售通发布了天猫小店品牌授权计划,通过差异化商品帮助传统的小店精准组货、拓展服务、连接线上,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换言之,阿里通过零售通赋能的形式“改造”传统小店,使之成为自己的新零售小店。据了解,截至去年9月,阿里零售通覆盖的小店已经超过100万家。不到一年的时间,阿里的新零售小店从无到有,从一家到百万家,其扩张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而对京东来说,早两年也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开设100万家便利店。京东小店的布局采取的是夫妻店加盟的模式。截至去年3月,刘强东就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数字峰会上表示,京东当时每周新开便利店1000家。不难看出,京东走的也是新零售小店的扩张道路。
然而,两年过去了,当我们着眼当下的时候,会发现狂热扩张的新零售小店们正在面临价格战。
着眼当前:巨头的新零售小店们面临价格战
过去,互联网大咖们疯狂布局新零售小店。在布局过程当中,阿里、苏宁和京东各有妙招,但是有一点是重合的,那就是三者在布局新零售小店的时候似乎更偏爱繁华的商圈。这个想法和传统便利店不谋而合,于是我们发现在同一个商圈附近新零售小店和传统便利店扎堆出现。
这时候,新零售小店和传统便利店之间的价格战便会一触即发。据相关报道,今年年初,传统便利店推出全新便当系列,价格集中在8.8元-15.8元之间,并且为了压过新零售小店一头,其平均价格在原有基础上下调了30%-40%。随后,便利蜂等也推出了为期14天盒饭“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之后新零售小店们一拥而上,引发“超低价便当”的连锁反应。
显然,新零售小店和传统便利店“拼”出来的便当价格并不符合正常的商业规律和逻辑。大家为了抢占用户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地斗着。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在亏钱,尤其是处于快速扩张状态的新零售小店们。新零售小店们的旧店还未盈利新店就开起来,亏损自是必然的结果。
据了解,苏宁小店在快速扩张之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相关财报,在2018年上半年,苏宁小店的营收只有1.4亿元左右,但是亏损金额却达到了3亿元左右。其实不止是苏宁小店,由于疯狂扩张,其他新零售小店也面临着“价格战”和“旧店尚未盈利新店又开起来”的问题。
无独有偶,京东便利店(即京东小店)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早在去年下半年,网上就频繁流出很多京东便利店倒闭的消息。当时,蓝鲸产经记者通过地图搜索“京东便利店”发现,京东便利店的一些门店已经关闭。而当时京东官方也给出解释称:部分门店合作结束,未来没有大规模开设直营店的准备。
对于国内便利店行业来说,最好的门店回本时间是一年半到两年,差一点可能需要四五年,但是一旦超过五年还没回本就有可能被迫关店。当下新零售小店们面临的价格战又加深了这种可能。关于价格战,罗森中国副总裁张晟曾表示,价格战是便利店关门的前奏,美国7-11被日本7-11反向收购,以及其他一些知名连锁企业的倒闭都是因为价格战。
所以,一直忙于快速扩张的新零售小店们正面临价格战带来的危险。那么,新零售小店的价格战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价格战是新零售小店逃不掉的选择
新零售小店遭遇价格战的原因其实有两个方面。
表面上,新零售小店们之所以遭遇价格战是因为在热门商圈选址上的重合,大家为了争夺市场,所以不惜烧钱拼价格。
因为繁华商圈新零售小店和其他传统便利店的密度太大,并且大家销售的商品都差不多。新零售小店和传统的便利店的商品同质化程度很高,基本上都是客户购买频次高、日常刚需大的食品和快消品。所以当这些销售同样商品的小店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拼价格。
实际上,新零售小店们遭遇价格战还有另外一个深层原因:眼下是新零售探索的生死关键期,在新零售小店模式还没跑通的情况下,大家不得不以价格战这种“硬核”打法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
毕竟现在还没有人能确定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新零售小店的最佳模式,所以现行的一切新零售小店模式都是在试水。既然是在试水,自然就比较愿意尝试各种可能,换言之,试水模式的各方面还需要优化调整,所以新零售小店们都处在不断调整的阶段。
很长一段时间来,整个新零售小店们继承了新零售行业一贯烧钱圈流量、抢份额的玩法,就是不管新兴的模式是否真的可行,大家就一股脑卷起袖子大干特干、开店扩张,以至于最后都一地鸡毛。
新零售小店在快速扩张之下,为了达成门店数量,选址仓促,以至于开了不少位置不好的店。我们来对比一组数据:全家便利店用了10年开了2500家门店;美宜佳用了20年开了15000家门店;而苏宁小店只用了一两年就开了8000家门店。可见相比于开店步调较为稳健的全家便利店和美宜佳便利店来说,苏宁小店的扩张速度有浓浓的互联网风格。
新零售小店们扩张速度过快往往伴随着门店选址不够精准的问题。据了解,苏宁小店进驻了不少入住率低于70%的新小区,客流量少,业绩不景气,养店就要养个一两载;此外苏宁小店背靠苏宁,凭借着强大的资金优势,在客流量大的小区上用高价抢占位置资源,导致成本剧增。
而快速扩张之后的诸多后遗症是整个新零售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2019年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上,家乐福、苏宁等企业透露在新零售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上下游断裂、低毛利和大数据停留在表面等问题。
所以,价格战可以说是新零售小店们快速扩张的诸多后遗症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新零售小店模式还没有跑通。
新零售小店下一步是要“下沉”?
总的来说,新零售小店业态还处于打磨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现存的新零售小店当如何自处呢?新零售小店们是继续烧钱扩张?还是该重新调整方向?
其实,对于新零售小店这种具有便利店特质的模式而言,企业们要比拼的应该是同样的成本如何做出更好的服务,而不是商品价格越低越好。拼价格的打法最终都只会两败俱伤。短期的低价或许能拼死一些背后没有足够资本支持的企业,但是在拼价格的过程当中自身也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与其大家扎堆挤在繁华的商圈,还不如更侧重于下沉市场,将相对稀疏的区域或者二三线城市市场作为发展重点。根据5月13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指数》,一线城市便利店市场趋于饱和开店难度不断增大,但是二三线城市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该报告涉及的城市共36个,涵盖了中国大陆除拉萨市以外的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以及4个计划单列市和两个其他城市。此次报告还显示,在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每30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而在南宁、合肥等二线城市的便利店饱和度为15000人/店。可见二三线城市的便利店市场潜力之大。
所以,重点发力二三线城市市场当为新零售小店们的明智之选,因为竞争压力相对要小很多,或许也能更灵活地发挥巨头们的零售优势。此外,新零售小店也要区别于传统的便利店,加速线上线下融合,以圆了新零售共享线上线下流量的初衷。不管怎么说,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结合的优势,对新零售小店加速跑通模式有益无害。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