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真的看懂瑞幸咖啡了吗?
不到两年时间开店2000多家,用18个月时间完成上市后,瑞幸咖啡在刚刚结束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全球咖啡产业发展论坛又宣布,将在2021年底建成10000家门店。
这18个月的时间里,瑞幸咖啡的速度让所有人惊叹。当然,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少不了的是诸多争议,烧钱、蒙眼狂奔……围绕瑞幸咖啡的话题不绝于耳。
其实,公众大多都多虑了。瑞幸咖啡,这支主要高管出身于神州优车的团队,携带10亿现金入局,是目前最豪华的创业团——有着扎实的互联网基因,加上如此高的起步资金,瑞幸咖啡的创始团队当然早已想得非常清晰了。
正如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在会上所说的,这不是蒙眼狂奔,是一场深谋远虑的闪电战。
有人曾说,现在所有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的方式再做一遍。
的确如此,互联网的传播速度超乎想象,它创造的奇迹还少吗?
在瑞幸咖啡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我们对它的商业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瑞幸咖啡远不止是外卖咖啡,它是纯正的互联网咖啡。互联网咖啡这一新物种要怎么做?瑞幸咖啡想得比所有人都清楚。
(瑞幸讲过不是互联网咖啡,关于公司商业模式,在新闻稿件以及钱治亚、陆正耀的发言中都有详细讲述)
瑞幸咖啡的快,到底有多快?
截止2019年3月底,瑞幸咖啡已在北上广深等全国20多个城市建成2370家门店。在会上,瑞幸咖啡创始人、CEO钱治亚发布了公司到2021年底建成10000家门店的战略目标。
从目前的2000多家,到两年后的10000家,瑞幸咖啡这两年还必须保证强大的资金链支撑。这也是瑞幸咖啡纳斯达克上市的原因之一,互联网时代,唯快不破。
2021年底10000家门店的目标,可以推算,瑞幸咖啡很快就能超过星巴克的门店数量。能否坐上第一把交椅,我们无法预测。虽然瑞幸咖啡一直对标星巴克,但其实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物种。瑞幸咖啡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咖啡+外卖”,这也是为什么包括星巴克在内的不少饮品品牌都做外卖咖啡,但始终没能出现“下一个瑞幸咖啡”的原因了。
我们来简单回顾下瑞幸这支独角兽的发展历程: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第一家门店在银河SOHO落地;
IPO之前,瑞幸咖啡闪电完成三轮融资,分别是2018年7月、12月和2019年4月,共计金额5.5亿美元;
2019年4月,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递交IPO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门店总量为2370家,其中包括
2163家提取门店、109家休息门店、以及98家送餐厨房,2018年2000家门店的既定目标已经实现;
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发行价定在17美元/股,市值达到42亿美元。
开店快、发展快、烧钱快、上市快,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陆正耀如是说道,“未来还会更快”!
星巴克入华近20年,瑞幸咖啡用不到两年时间成为中国目前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咖啡品牌,连星巴克的投资方BlackRock,也投资了瑞幸咖啡。这就很有意思了,瑞幸咖啡的竞争对手直指星巴克,但连星巴克的股东也看好瑞幸咖啡。
发展速度快,自然需要烧钱。但是瑞幸咖啡靠的绝不仅仅是烧钱,其实,瑞幸咖啡的护城河和壁垒已经建立起来,其他咖啡品牌想要模仿其模式,是行不通的。至少目前瑞幸咖啡在20多个城市2000多家店,其他品牌是无论如何都追不上的。
“狂奔是真的,但是并不是蒙眼,瑞幸咖啡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都是经过精密计算!”陆正耀说。
狂奔的背后,靠的是“三个根本性不同”
那么,瑞幸咖啡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着他狂奔的呢?雄厚的资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整套强大的运营体系。
钱治亚表示:“瑞幸咖啡的发展的确很快,但这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系统、强大的团队能力和充分的资源准备基础之上的,我们通过技术管控每一个订单和每一个产品流向,在快速发展中确保服务质量。同时,我们的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9.7%。”
快的同时还保证质量,靠的是强大的技术系统,这也是互联网时代诞生的新零售才能做到的。
钱治亚介绍,跟传统模式相比,瑞幸咖啡有三个根本性不同:
第一是没有收银台,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APP来完成。这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客户下单后,可以看到预计完成时间,也可以自己设定去取的时间,不需要在门店排队。同时客户也可以通过APP,方便快捷地找到门店,并且看到咖啡制作的整个过程;
第二,由于没有现场柜台点单和收银,使得门店运营非常简洁高效。门店的模式有三种,一种是悠享店,一种是外卖厨房店,一种是快取店,快取店是战略重点,目前占比91.3%,集中在写字楼大堂、企业内部及人流量大的地方。这种小店开店节奏快、装修简单,可以无限贴近客户;
第三,通过APP和客户产生了强大的连接,一方面客户从开始消费第一杯咖啡,从下载APP开始就搜集客户消费行为数据,了解客户消费习惯,未来可以给他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商品。另一方面,反向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价格和商品。
从瑞幸咖啡以上三个根本性不同便可以发现,它是完完全全的互联网产品。它的门店“很轻”,轻所以能够快。开店扩张是一方面,它所能建立起的庞大数据系统,未来想象空间更加巨大。
钱治亚说:“传统模式下,商家不知道消费者任何信息,而在技术驱动下,用新型门店智慧运营,拉近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联系,也使得门店运营变得非常简单。”
买过瑞幸咖啡的消费者大概也能感受到,瑞幸的员工不用点单收银,只需在接到订单后将咖啡做好、打包好,等着客户来取。传统咖啡店要做的排班、库存等工作,瑞幸咖啡也通过系统完成。
这是咖啡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库存、供应链、客户、销售等所有流程,都由系统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成本上产生了巨大的优势。包括每个门店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都由后台系统进行监控,打破了传统连锁店依赖人的发展瓶颈和障碍。
而通过系统收集的大数据,未来也有很多玩法。小编在采访某知名消费领域投资人时,他提到,“瑞幸咖啡通过系统收集的人群画像很精准,未来加入一些社群的玩法,都有可能。按现在的规划,未来是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品牌。”
不同阶段有不同玩法,其实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团队也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至于说瑞幸咖啡烧钱要烧到什么时候,这也不是目前主要侧重点。每个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打法,现阶段的价格战,是为下一阶段的爆发做准备。
好的咖啡并不贵,瑞幸瞄准未来增量市场
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日本UCC集团国际COO安田秀行表示,中国咖啡市场潜力远超全球多个咖啡消费强国。
此话不假,咖啡是全球三大饮料,但是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每年人均消费只有6杯,现磨咖啡只有1杯。而在美国,每年人均消费咖啡近400杯,并且80%都是现磨咖啡。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每年人均消费也在200—300杯。
有人认为中国人的味蕾不能适应咖啡,其实不然,过去的这些年,从雀巢的冲泡咖啡,到星巴克,我们发现,中国人的喝咖啡习惯也逐渐建立起来。
陆正耀表示,目前咖啡在中国还没有普及的根本原因是价格太贵、购买不方便和品质参差不齐。
钱治亚在会上提到一个重要观点——好的咖啡,其实不贵。
很多声音认为,瑞幸咖啡要盈利,那就必须提价,而一旦提价,消费者就不会选择了。因此,甚至有声音说瑞幸咖啡是“下一个ofo,下一个乐视”。
其实这种看法非常片面,前文提到的瑞幸咖啡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不仅在成本上进行了严格把控,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不会下滑。至于盈利,靠的不是提价或是缩减产品成本,靠的是庞大的增量市场。
钱治亚提到,瑞幸咖啡从来都是用好的和贵的东西,原材料咖啡豆、牛奶是好的,配方是好的,机器设备是世界上最好的,供应商是顶级的,包括仓储和物流配送都是DHL,包括员工和咖啡师的工资,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好的咖啡就是那四五块的原材料上。”钱治亚的话颠覆了在场很多人的认知。
目前,瑞幸咖啡单杯成本是13元,13元—24元都是它可以销售的价格,实际上这个售价是竞争对手的一半,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利润。
陆正耀透露了一组数据,星巴克在华发展近20年,现在每天销售100多万杯,瑞幸咖啡通过一年多的发展,每天的杯量正在快速接近这个数字。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如果年人均消费也达到周边国家和地区200—300杯的水平,那将是无比巨大的市场,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陆正耀说。
是的,这一天会到来,而且,借助中国独有的互联网优势和城市化进程,这一天的到来,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快。
上市不代表成功,开到10000家门店也不是终点,瑞幸咖啡要做的,是颠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颠覆整个咖啡和饮品行业。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