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谁都没有想到数据库王国的宝座有可能易主,就像我们在假设“未来谁会成为微信的替代者?”一样,可见数据库市场格局相对固定,可是全球调研机构Gartner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将会有四分之三的数据库跑在云上,这也给了更多后来者带来信心,也预示着传统数据库帝国没落的开始。
多年来Oracle一直是数据库市场的王者,就连五年前火热一时去IOE策略,也因为在去O的路上过于坚难而无功而返,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似乎去掉传统数据库不再是难题。
Amazon在去年下线了最后一台Oracle实例,2013年阿里的最后一台传统数据库实例也宣布下线,连曾经在国内技术顶配的豪华DBA之师也在2012年开始各奔西东。放眼全球,知名的国际厂商大举进军云数据库领域,除了AWS、SAP纷纷发布云数据库外,国内的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也开始频向传统数据库市场发起了冲击。
为什么说云数据库一定会取代传统数据库?
也正因为云计算的发展让我们看到弯道超车传统数据库的机会,有业内人士就形象的将两者做了形象的比喻:传统的线下数据库和云原生的数据库,一个是马车时代一个是汽车时代,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成本居高不上 用户苦不堪言
传统的线下数据库基本的模式是售卖license。对于客户而言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CIO更是对其维护成本的节节攀升苦不堪言,十年前,阿里的数据库堪称国内数据量最大、数据并发最高。然而,由于交易量的激增,传统数据库带来的高额成本以及运维问题,最终使得阿里巴巴开启了数据库迁移之路,试想连阿里巴巴对于传统数据库的成本和运维感受到压力,更何况我们一些深度的企业用户呢?
据业内专家统计使用一个16核的云原生数据库三年软件使用费只有36万,而购买同样的一款传统数据库,三年使用费不止36万,再加上客户的服务器、电力费等其他费用,三年下来保守估计将达到216万。
银泰百货是以零售业为主营业务的百货零售集团,也曾经受深陷传统数据库泥泽之中,负责人李亚博表示:成本的确是他们替换传统数据库的原因之一,一般银泰分为核心交易数据库(包括会员、营销、商品等)和支撑型数据库(包括OA、财务、BI报表等)。由于该传统数据库需要采用集群+存储来支持,仅一套集群+存储的硬件价格就要200万左右。并且每台机器的使用寿命,大概是三至四年。期间,还要算上机架和软件维护等费用,这个价格就会更高。
迭代慢扩展性差 廉颇老矣
其次,就是可扩展性上,在单机架构下的传统数据库延展性差,当你的业务进入加速度的时候,传统的数据库是无法跟上你的业务发展需要。
扩展性差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传统的线下数据库推出软硬一体机绑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很难实现存储和计算进行分离。
同时,传统的线下的数据库历经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内核已相当复杂,导致了它的迭代更新速度非常之慢,面对当今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人员要求高 需要豪华DBA团队
除了成本和扩展性能差,传统数据库还对运维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都知道阿里在2012年以前,有一只全国技术最牛X的DBA团队,因为他们要为阿里巴巴旗下天猫、淘宝等业务的连续性保驾护航。
银泰数据库负责人李亚博表示:要保证传统数据库上业务的连续性,运维有着一套十分复杂的逻辑,只有经过DBA认证的工程师才有资格进行。
所以,每次数据库出现问题,都需要等DBA人员专程来进行维护。这也意味着,传统数据库的性能某种程度上就是受限于DBA人员的技术水平。
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云上数据库。而中国互联网行业里,最早遭遇“数据库”瓶颈的是阿里巴巴,过去十年这家公司完成了从传统数据库用户到国内云数据库第一的角色转变。
去年,阿里云宣布了国内首个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商用,进一步降低了企业使用云数据库的门槛。时隔一年,再次宣布该产品的重大更新,不仅可以解决成本高、扩展性能差等问题,还可以与Oracle、MySQL、PostgreSQL进行有效兼容,一键迁移只需要几分钟。
这也是阿里云喊出“传统数据库想马车一样被淘汰”口号的底气,在全站上云的时代,阿里云已经解决了企业上云最大的难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