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瑞幸上市,资本之外的意外
文/孟永辉
瑞幸咖啡的火速上市给正处于资本寒冬期的市场带来了一线生机,人们在感叹瑞幸咖啡上市速度快速的背后,同样在寻找真正造就瑞幸咖啡今天的根本原因所在。有人将瑞幸咖啡的上市归结于快速推进和铺开,有人将瑞幸咖啡的上市归结为战略性亏损的打法,有人将瑞幸咖啡的上市归结为它抓住了用户和市场的根本痛点,还有人将瑞幸咖啡的上市归结于其深谙资本市场的运作之道。
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低估资本在瑞幸咖啡发展过程当中所扮演着的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资本的助推才让一家具备明显互联网属性的公司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上市,并且是在被称作资本寒冬的大背景下。通过复盘瑞幸咖啡的战略打法,我们可以找到应对后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资本寒冬期发展的最佳方式和手段,从而为我们探索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无论是线下门店的快速扩张,还是线上对于新零售概念的不断加持,瑞幸咖啡总是为我们展示着作为一个概念主打者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对于资本市场偏好的精准把控。深度分析瑞幸咖啡上市背后的根本原因,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新的市场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从而为我们打开一个思考新市场条件下的发展模式的方式。
火速上市,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瑞幸咖啡的成功?
尽管人们一直都在拿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相提并论,甚至还有人对瑞幸咖啡的打法嗤之以鼻,但是,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瑞幸咖啡短、平、快的打法更加符合当下的市场发展需求。当瑞幸咖啡创始人带领世界级的咖啡大师敲响了上市的钟声,我们更加应该思考的或许是造就瑞幸咖啡成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找到了瑞幸咖啡快速发展和扩张的深层次原因,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应对资本寒冬时代的方式和方法,通过一种短、平、快的打法来实现那些看似并不可能的目标。无论是对于瑞幸咖啡本身,还是对于其他行业的玩家们都具有非常多的借鉴意义,从而可以为我们找到破解当下发展困境的方式和方法。
深谙资本运作之道,一切以资本为导向。或许,从瑞幸咖啡创立的那一天开始就确立了以资本为导向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看到几乎所有有关瑞幸咖啡的动作都是围绕着资本运作的方向上来进行操作。无论是以补贴为主要方式的用户流量的获取,还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瑞幸咖啡的相关操作似乎又将我们带入到了那个以烧钱和获客为主打的平台乱战的时代。
尽管如此,这种以资本为导向的打法却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我们看到了瑞幸咖啡不断获得融资,并且还获得了世界知名投资公司的青睐。可见,以资本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并未过时,只是我们对于资本机构的偏好缺少了精准的把控而已。只要我们能够摸准资本市场的喜好,然后投其所好进行相关的操作,我们依然可以沿着资本运作的路线快速前进。
因此,如果我们来思考瑞幸咖啡成功的根本原因的话,那么,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或许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方面。虽然人们对于资本运作的发展方式不再向以前那样趋之若鹜,但是,我们依然无法否认资本在一个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所扮演着的巨大作用。只有找到资本运作的方式和方法,我们才能在资本寒冬时期依然可以找到获得资本的方式和方法。
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抛弃了单纯依赖线上的发展模式。复盘瑞幸咖啡,我们可以看出,同“互联网+”时代单纯地依赖线上的发展模式不同,瑞幸咖啡仅仅只是将线上看成是切入市场的一个方式和手段而已。当线上聚拢了一批种子用户之后,瑞幸咖啡开始转向线下,通过快速选址、快速开店的模式,不断抢占线下的场景。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线上和线下协同发展,线上以烧钱和补贴的方式持续聚拢用户流量,线下通过开店的模式将渠道下沉至用户场景之中,从而实现线上和线下流量的全覆盖,这或许是瑞幸咖啡之所以会如此快速聚集流量的根本原因所在。有些时候,瑞幸咖啡的线下门店仅仅只是承担的是线上渠道用户消化的任务,通过对于线上用户的线下供给,真正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完美融合。
对于线上流量见顶,线下场景消费日渐风靡的市场行情来讲,瑞幸咖啡无疑可以享受后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波流量红利,并且可以借助线下的渠道的下沉同样把握新零售的第一波红利。抛弃线上和线下单一的运营模式,真正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与联通,或许才是瑞幸咖啡之所以会受到市场如此多的青睐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于用户的精准把控以及供给端的精准匹配,真正实现了供需对等。经典的互联网模式是借助互联网的去中间化来实现提升行业运行效率的目的,电商如此、搜索如此、外卖更是如此。随着互联网红利的结束,特别是用户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简单借助去中间化的方式已经无法再度提升行业效率。于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转移到了供给端。瑞幸咖啡正是这种发展模式的直接代表。
早期,瑞幸咖啡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借助互联网式的方式来获得流量,当流量积累到一定阶段,瑞幸咖啡开始将发展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用户需求转变上,并且试图通过供给端的改变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无论是当初选择世界咖啡大师为主导,还是后来挑选汤唯和张震作为代言人,直到后来主打新零售的概念,可以说,瑞幸咖啡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控以及用供给端的改变来迎合这些需求,才是真正促使它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复盘瑞幸咖啡成功上市的根本原因,对于用户的精准把控以及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改变,或许才会瑞幸咖啡之所以在老牌咖啡连锁星巴克的包围之下实现逆袭的根本原因所在。即使互联网红利已经消失,但是,我们通过不断挖掘和迎合用户需求,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我们依然可以在新的市场背景下实现成长。
复盘瑞幸咖啡上市,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它的独特性。对于正在处于资本寒冬期的市场来讲,瑞幸咖啡的上市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样本。寻找瑞幸咖啡成功上市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找到更多新的启示以应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真正把瑞幸咖啡的这种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带入到更多行业当中。
资本之外,瑞幸咖啡的启示在哪?
谈及瑞幸咖啡的启示,或许很多人会简单放大资本的力量在其发展历程当中扮演着的重要角色。虽然资本力量在瑞幸咖啡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将瑞幸咖啡的成功简单地归结为资本的话,未免有些太过武断了。那么,在资本之外,瑞幸咖啡的启示在哪呢?
商业模式和打法的高度统一。但凡是能够在惨烈的市场搏杀之下存活下来的企业,他们的商业模式和打法上都有着高度统一的关系,阿里如此,美团如此,瑞幸咖啡亦是如此。我们看到无论是早期以线上获客为主的烧钱的模式,还是当下以线上线下统一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瑞幸咖啡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其实都与其底层的商业模式和打法的高度统一有着很大的关系。
找到商业模式和运营打法上的高度统一要比一味地将商业模式看成是资本导向,战略打法看成是用户导向的“二皮脸”的打法有很大的领先性。基于这种逻辑,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瑞幸咖啡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逆袭和成功上市,将商业模式和打法实现了高度统一,或许才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当行业的发展进入到深水区,特别是资本对于投资项目倍加谨慎的时刻,真正将商业模式和运营打法实现高度统一,无疑可以让资方看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而不是仅仅只是一味地主打改变抑或是一味地获取用户,最终无法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如果找寻瑞幸咖啡成功上市背后的启示,或许商业模式和打法的高度统一才是最为根本的一点。
以时间赢得空间,以空间来反哺时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回归瑞幸咖啡的发展,我们最为直接的感觉就是“快”。对于任何一个商业模式来讲,“快”或许可以快速试错、快速推进并且赢得空间上的优势。瑞幸咖啡对于我们的另外一个启示或许在于“快”上,以时间来赢得空间上的劣势,再通过空间反哺时间或许是最为重要的选择。
早期,瑞幸咖啡在以线下门店为代表的“空间”上并不占据优势,但是,它通过线上的补贴,快速获客,让它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赢得空间上的劣势,从而实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火爆。在赢得空间的优势之后,瑞幸咖啡又通过下沉渠道的方式,减少产品与用户中间的流程和环节,通过空间上的优势来反哺时间,最终让咖啡配送的效率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早期阶段或许最为稀缺的是时间,如何通过时间来赢得空间或许是早期阶段最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在经历了早期的洗礼之后,空间布局已经形成之后,我们或许更加应该关注的是空间对于时间的反哺,从而让空间和时间实现完美统一。
以新模式来弥补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并真正实现夹缝中生存。其实,瑞幸咖啡之所以在资本市场上受到青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找到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并且以瑞幸咖啡的模式找到了这些弊端的解决方式。曾经看到过一张瑞幸咖啡商业模式的图片,图片中将瑞幸咖啡的模式定义为7-11+星巴克+拼多多,这种商业模式或许在资本市场上想找不到钱都难。
透过瑞幸咖啡,我们可以看出的另外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用新模式来弥补传统模式的弊端,并且真正可以实现在不同商业模式里的夹缝求生。只有真正找到弥补传统模式的方式和方法,并且将这种模式对标到自己身上,或许才是一个新入局者能够站稳脚跟,甚至实现逆袭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找到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并且用自己的商业模式去弥补这种弊端,或许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立足。瑞幸咖啡对于我们的另外一个重要启示或许正在与此。通过不断找寻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并且通过自身的模式去解决这些弊端,不仅可以在资本市场有好听的故事可以讲,而且可以真正让用户体会到真正的概念。或许,这才是最终赢得资本和用户双重关注的根本原因所在。
瑞幸咖啡的火线上市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资本寒冬下依然蕴藏着的巨大的潜能,无论瑞幸咖啡本身有多少的问题和弊端,我们依然可以从它的上市当中找寻到一些正向的启示。通过这些启示,我们或许才能找到真正在资本寒冬下存活的方式和方法,最终将自身发展引向新阶段。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