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联想ThinkPadX1可折叠电脑,推动PC变革的新力量!
2019年可谓是可折叠硬件“元年”。在人们还在热议可折叠手机的时候,可折叠电脑也来了。
可折叠电脑ThinkPadX1
5月13日,联想在美国奥兰多召开的Transform3.0@Accelerate大会上展示了一台13.3英寸屏幕的可折叠屏电脑原型机ThinkPadX1。
外观和配置。ThinkPadX1尽管仍然处于原型机阶段,但其完成度已经相当高。其外观上最引人瞩目之处,是其采用了柔性可折叠屏。它采用与LGDisplay合作生产的OLED2K可折叠显示屏,屏幕比例为4:3,打开后为13.3英寸,对折后可将宽度减少一半。
配置上,ThinkPadX1搭载Intel处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虚拟键盘输入并预装了Office365。便携性方面,该机总重量不到1KG,电池续航能力可支撑一天的操作。
玺哥曾在《可折叠手机之外,柔性电脑正在崛起》一文中说过“可折叠柔性屏的第一波大规模应用,可能会同时出现在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这类设备上。而且,相对手机来说,笔记本、平板电脑或可能更早实现规模化应用。因为手机对可携带型、散热性能、耐磨耐刮性、以及重量等方面要求都十分高,目前的可折叠屏技术仍然难以满足手机上的应用要求。但在电脑应用就不一样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对电脑的重量、尺寸有更大的宽容度,这就让柔性屏技术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使用了柔性显示屏后,平板电脑在同时满足超大视觉空间与便携性能上有了更好的平衡解决方案。而笔记本电脑使用了柔性屏后,其使用显示体验得以与大屏幕台式电脑迅速拉近。在移动办公日益成为潮流的现代商务领域里,柔性屏的笔记本电脑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市场宠儿。
ThinkPadX1的出现,正在验证玺哥此前对柔性屏规模化应用的预判。
为移动办公提供新的可能性
随着移动办公日益成为趋势,工作、娱乐和生活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伴随着专业人士们左右的移动设备,除了要满足生产力需求外,还必须兼具娱乐、视频、社交等多方面的功能。人们一直盼望能够在多种环境下,使用到一个类似于ThinkPadX1这样拥有13.3英寸大尺寸屏幕,可折叠,且办公性能强悍的生产力设备。
玺哥认为,联想ThinkPadX1的出现,能更好的解决人们在移动办公中的痛点并满足人们对移动设备功能多元化的需求。
联想指出,从2008年到2016年,移动办公工作量增加了140%,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需要随时随地处理一些时间紧迫且涉及多种媒介应用的工作事项。这些工作可能是在出差、旅行途中,也可能在会议间歇等场景中进行。
在折叠式设计出现以前,移动办公设备为了适应出行的便携性,其屏幕不可能做得很大。这样的设备,在处理工作文档时还勉强能让专业人士感到满意,但狭小的屏幕、不够舒适的显示效果,很难满足人们视频、娱乐、资讯等多方面的需要。
ThinkPadX1的出现,将移动办公人群的需求从想象变为了现实。它的出色之处在于,既能以传统笔记本电脑的方式满足生产力输出要求,又能以展开、半展开和竖立方式,满足用户在生活、娱乐方面的显示需求。在这种全新的设计之下,专业人士能够轻松地用同一台设备,穿梭于专业工作、休闲旅游、居家生活、甚至欢乐聚会等多种场景之间。以多元化的功能,适应当下无界融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联想ThinkPadX1,推动电脑变革的新力量
联想ThinkPadX1发布后,有网友评论说可折叠电脑没有折叠手机有技术含量,这是不对的。
要知道,虽然可折叠电脑比手机更大,但它的大屏幕、大电池、大部件要实现可折叠,有太多的技术需要去攻克。没有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想要攻克这些技术是很难实现的。
还有网友说联想ThinkPadX1是一款噱头产品,想通过创新的名义卖高价电脑。这样的说法很难说没有偏见的成分。
要知道,电脑作为当前人类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之一,已经有几十年并没有大的创新了。
从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4日诞生算起,计算机已经有73年的历史。
从IBM公司1981年推出的5150算起,个人电脑已有38年的历史。
从Osborne公司1981年推出的Osborne1算起,笔记本电脑已有38年的历史。
几十年来,大型计算机、PC、笔记本虽然一直在进步,但从产品形态和功能来看,却没有什么大的创新。
联想ThinkPadX1的出现,改变了电脑固有的形态,扩展了电脑的使用场景,将移动办公人群的需求从想象变为了现实。这就是创新!
虽然联想ThinkPadX1还只是原型机,但它的出现,为电脑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玺哥认为,相比戴尔、惠普等国外PC厂商,联想PC的创新值得鼓励。
期待在联想ThinkPadX1的创新推动下,我们的电脑生产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