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业绩增长放缓研发占比下降 维亚生物离CRO黑马还有多远?
作者:松雒
编辑:楚客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这些年国内外对创新药和抗癌药越来越重视,生物医药的研发企业也越来越受关注。在政府对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给予补助的同时,资本市场也对这类公司展现自己的包容度。
最近又有一家生物医药公司——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以下简称“维亚生物”,证券代码:01873.HK)于2019年5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了。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维亚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一家药物合同研究公司(CRO)。公司为全球生物科技及制药客户的临床前阶段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世界领先的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服务。
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
据悉,维亚生物本次以每股定价为4.41港元,共发行3.45亿股(不包括超额配股权)进行交易,募资净额约1.94亿美元。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投资孵化更多中国及海外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建立生物CMO和化学CMO,购置实验室设备及物料,进行人才招聘和培养等方面。
维亚生物由于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约106.92倍,均高于其他CRO企业的公开发售超额认购的倍数。由此,维亚生物也被看作是港交所主板上市认购最热门的生物医药公司之一。
超额认购是指认购申请高于新股发行量的情况。投资者考虑到可能只获配售部分认购数量,通常会认购多于自己的实际需要。投资者和承销商认为,超额认购的程度,可反映出公众对该公司发展潜能的信心。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维亚生物的专利核心技术及公司的专业知识使公司可有效缩短药物发现平均所需时间,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截至2018年8月31日,公司已为全球逾300名生物科技及制药客户提供药物发现服务,涵盖超过1000个独立药物靶标,交付超过7000种独立的蛋白结构。
而且,在业务模式方面维亚生物将传统的服务换现金模式(CFS)与独有的服务换期权模式(EFS)相结合。在CFS和EFS的双轮驱动下,公司维持来自CFS客户的稳定现金流的同时,有效促进对具备该等发展前景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的投资,并享受孵化带来的投资回报。
业绩增长有所放缓
表一:维亚生物财务数据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2015年维亚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0.74亿元;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为0.96亿元,同比增长31.17%;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48亿元,同比增长53.64%;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2.10亿元,同比增长41.67%。可以看出,公司的营业收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速,并且在2017年较2015年翻了一倍。但是可以看出公司2018年的营收增速跟2017年相比,有所放缓。
2015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0.24亿元、0.76亿元和0.91亿元。从图表数据中也可以看出4年净利润的增速较快,4年内增长了4倍多。
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2016年较2015年增长为29.30%;2017年较2016年增长为211.61;2018年较2017年增长为18.74%。可以看出来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17年迅猛增长后,在2018年又大幅放缓。但是归母净利润的整体增速比营收的整体增速要快得多。
维亚生物2015年至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8.03%、56.11%、58.14%和50.21%。公司4年毛利率相对来说保持稳定态势,2018年还有稍微下降的趋势。所以公司的业绩是否能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率,这还需要时间来见证。
研发占比逐年下降
表二:维亚生物收入支出费用(数据来源:维亚生物招股书)
据图表显示,维亚生物在2015年的研发支出为0.165亿元占公司同期营收的22%;2016年的研发支出为0.168亿元占公司同期营收的17%;2017年的研发支出为0.173亿元占公司同期营收的12%。
看得了,自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里,维亚生物的研发支出尽管在增长,但其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逐年下降,由22%降至12%。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行业属于高新技术密集行业,一般生物医疗行业都会投入较大的资金在产品研发方面。因为行业特性,只有投入高额的研发费用,研发出具有竞争性的产品才能占据市场份额。但是维亚生物在研发费用的投入相对于同行业的绝大部分公司来讲是比较少的。
虽然说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失败风险很高,而且即使研发成功但是其他公司研发出更具竞争性的产品,市场份额也会被压缩。但是没有在研发投入方面下足功夫,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不可以保证一直有优势,公司的业绩就不能保持一直持续增长。所以维亚生物还需在研发方面多费点心。
表三:维亚生物分地区收入(数据来源:维亚生物招股书)
而且,据上面表格可以看到,维亚生物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美国。在2015年-2017年美国客户为维亚生物创造收入分别为0.61亿、0.75亿和1.28亿,分别占同期营收的82.44%、77.40%和86.61%。所以维亚生物还需注意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问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