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们一个个都人工智能了,让PC怎么办?
一种软件技术想要落到大众用户手中,硬件显然是必经的途径。
人工智能也不例外。近两年我们可以看到AI已经兵分三路,在不同的硬件道路上挺进了我们的生活。
第一路是手机,移动AI带来了从摄像到语音,再到底层软件和应用开发的系列支撑;第二路是AI与原有硬件结合的AIoT系列,比如AI电视和AI家电;第三路则是依据AI能力诞生的新硬件形态,比如智能音箱和翻译机。
然而在五花八门的AI硬件面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一种极其重要的硬件好像在AI浪潮中没什么动静——那就是电脑。
似乎大家很少听说,有PC新产品以人工智能能力作为主打卖点。配置、续航和设计,这老三样好像还是咱们选购PC时的主要考虑。这是不是意味着在被移动终端分走大量利用价值之后,PC将在AI时代迎来进一步的削弱呢?
其实呢,PC在AI洪流面前虽说声势没有手机、音箱那么大,但也还是很努力的。这里给大家统计几个目前PC产品加入AI能力的技术解决方案与已有案例。可以说,今天大部分PC厂商和芯片公司都在这三个维度上探索PC与AI的结合。
同时也该正视的是,PC在结合AI上比手机和家用IoT具有天然的劣势。目前还没有哪种方案可以完美化解这个问题。
但探索才刚刚开始,说不好哪天,我们会习惯一个叫“AI-PC”的新名词呢?
微软代表的对话派
要说人工智能跟PC一点都没关系,那其实也挺冤枉的。至少微软这些年一直努力在Windows里加入AI语音对话能力,这一点PC用户应该都不陌生。
自2014年开始,微软推出了小娜和小冰这两个基于AI技术打造的产品概念。随后很快,我们就在Windows里见到了作为语音助手的小娜。
虽然在这几年的音箱大战中,微软似乎不敌谷歌和亚马逊,但至少在PC系统的大本营里,小娜依旧是大部分PC用户近乎唯一的选择。
当然了,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微软没有把小娜作为PC硬件产品的主要卖点来出售。但是我们确实看到这些年小娜能够操控的东西在越来越多。而用语音来搜索和操控软件,这个由微软搞起来的发模式,也在AI火了之后,顺势成为了PC硬件厂商的一个卖点。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像是去年锤子发布的那款引爆无数流量的TNT工作栈。这款最终下场并不美好的硬件,主要卖点之一就是可以用语音加触屏来操纵硬件。而语音交互在办公场景中到底是否成立,也引发了大量口水仗。理解万岁,咱们不说这个了。
还有在去年9月,联想发布了一系列新的笔记本产品。发布会上主打“联想第一代智能笔记本系列”的概念。其主要“智能”的地方,也是一些功能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但可能由于联想一年发的新产品实在有点多,“智能笔记本”并没有带给用户特别深刻的印象。
似乎有理由相信,在PC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今天,今年还会有更多把硬件中某些能力可以语音交互作为卖点的产品。但是这类产品就像微软小娜一样,都有个核心问题:当我操作PC时,真的想说话吗?
由于PC不是手机,没有那么多户外移动场景需要快速呼叫服务。而且键盘鼠标的交互已经足够复杂了。触屏和语音交互再加上来,多少会让用户有鸡肋之感。
作为系统中的智能体验,用户似乎还是喜闻乐见AI语音能力增强了的。但是如果将之作为销售卖点,那好像就需要琢磨一下了……
英特尔酝酿的视觉派
有没有硬核一点的PC+AI流派呢?
英特尔就在酝酿这样一件事。我们知道,智能语音和机器视觉,是今天AI技术的左右护法。其中语音对硬件的要求较低,主要是算法创新,但机器视觉却是十分吃重硬件的。加入AI识别能力的手机,需要在芯片端搭载专用AI处理模块,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这个模块手机里有了,电脑里怎么办?当然,英伟达显然会认为GPU能搞定一切。但在英特尔看来,PC想要加入更多AI能力,是需要有专门计算硬件的。
从2016年收购了著名的边缘技术厂商Movidius 之后,英特尔开始大规模向边端侧的AI计算进军。而在去年6月,英特尔发布了Movidius VPU芯片,根据英特尔的官方说法,其主要作用场景就是PC。
这款芯片,是专门用来高效能低功耗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任务的。在PC端,目前VPU就像一块U盘,即插即用。插入这款芯片之后,PC将可以更好地处理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算法。这也就让PC搭载的摄像头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在4G网络普及、大家习惯用手机视频通话之后,PC上的摄像头似乎存在感越来越稀薄。几乎除了人脸识别解锁之外,再难有其他用途。而在VPU的帮助下,PC摄像头希望能够捡起自身长时间对着用户这一优势。在AI+健康、教育、时尚穿搭等领域重新激活PC的价值。
比如说,在教育场景里,AI将可以通过PC摄像头来识别用户的唇语,观看用户的表情,从而解决远程教育存在的某些问题。
目前,英特尔已经推出了PC人工智能开发者计划(AI on PC Developer Program),为开发者提供各种工具和培训,包括OpenVINO工具包和Windows ML等。华硕也推出了搭载VPU的概念产品Project Precog。
当然了,视觉派目前还没有真正走入市场。我们还无法判断其是否真的可以俘虏用户的心。显而易见的一点是,AI开发者必将在PC产品+机器视觉这条路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华为推动的AIoT+PC整合流
还有一个AI与PC结合的可能性,是不把PC作为独立的硬件看待,而是将其看作个人硬件交互群落中的一员。然后个人硬件之间的连接服务智能化,引入AI的价值。
这个做法的逻辑在于,在PC上单纯引入语音交互,很大程度上无法解决用户任何痛点,毕竟我们无法证明有什么体验是必须要跟电脑说话才能达成的。而假如我们要管理的是PC、手机,以及家庭设备、个人健康设备等等硬件集群,那么用户将面对的操作将变得复杂,数据可能会非常繁复。这个时候再引入AI对数据的智能理解,以及语音交互模式,似乎就有一定合理性了。
比如说手机、电脑、平板三者间的互动经常令人尴尬。如果想要在PPT上放一张手机里的旧图片,那可能要经历手机找图片-微信发电脑-下载图片-放到PPT,一共四个步骤。而如果可以通过语音说直接调取手机里的在某地拍的某种图,那交互成本将极大降低。
而如果我们要管理一系列硬件,在手机和PC之外,音箱、家电、穿戴设备都将产生数据和交互,那么AI语音交互将变得更加具有合理性。再一个是在多屏联动的情况下,语音可能也会变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AI还可以主动识别用户存储的数据,包括语义理解和图片识别,让个人IoT矩阵的整体效率提升。
把PC放置在IoT序列里,进行整合式+AI,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手机、PC双硬件厂商的特长。比如华为就在推动类似能力。不久前华为发布的Huawei Share一碰传技术,可以让手机和电脑不需要连接联网就能传输文件。如果类似交互未来越来越多,那么AI的加入就将变得具备必要性。
当然,这一流派也仅是刚刚开始。对于IoT+PC的未来趋势,更多还停留在设想阶段。
从这三个流派中,不难看出想要AI在电脑市场里坐C位,目前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有很多玩家开始了积极的尝试,但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甚至说AI能不能带给电脑,像带给手机一样大的变化,也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前景其实还是乐观的。因为个人电脑在发生变化,并不仅仅是AI一种技术在推动。IoT时代移动端和PC的新互动规则、折叠屏带来的多屏想象、微软等公司正在努力打造的VR\AR办公体验,等等令人惊奇的瞬间,都在影响着未来的PC走势。
好在,无论PC怎么变。只要变化发生,那么AI就是一种用得着的技术。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