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信朋友圈增加“最近一月可见”,背后有何逻辑依据?
文/李东楼
近日,微信更新了一个小版本7.0.4,主要更新了视频动态功能。除此之外,还更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功能,即“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在原来最近三天、最近半年和全部的基础,又增加了“最近一个月”的选项。
出乎意料的是,“视频动态”这样的“主菜”功能基本上在用户群中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反而是“允许朋友查看最近一个月朋友圈”这样的“配菜”功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为何会这样?
“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功能看似微小,影响却极大
根据腾讯公布的2018全年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约10.98亿,每天平均有超过7.5亿微信用户阅读朋友圈的发帖。
这意味着,微信朋友圈实际上是一个日活跃超过7.5亿的社交媒体,这样的活跃度远远超过曾经的第一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根据新浪微博2018财年年报显示,2018年12月平均日活跃用户数(DAUs)达到2亿。
因此,这个不起眼的“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的小功能的变动,影响的是超过7.5亿微信用户的使用体验。
回顾两年前,微信刚刚增设“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这一小功能时,当时就在用户群中引起极大的反响,人们在朋友圈、知乎等平台纷纷吐槽这一功能的弊端,当时就有不少用户提出,三天和三个月这样的时间跨度太大,两者之间应该有中间选项。
并且,还有很多人吐槽自己的好友设置了三天可见,这使得自己完全无法了解朋友的动态和信息。笔者在朋友圈就看到有人吐槽,如果有人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等同于屏蔽自己的朋友圈,就会将这位朋友删除。当然,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如果看不到朋友的朋友圈,那么就几乎无法了解到这个人信息和动态,这样的好友关系形同虚设,不要也罢。
因此,微信在时隔两年之后,才进行更新,增加了“最近一个月”这一选项,必然是经过大量的数据调查和听取用户反馈的结果。
人们为何热衷设置微信朋友圈查看范围?
很多人也许不解,朋友圈不就是让人来看的吗?为何还要设置查看范围?更有人难以理解竟然有那么多人选择朋友圈查看范围仅三天可见?其实,设置朋友圈查看范围这样的功能看似微小,其实是用户刚需。在我看来,用户设置朋友圈查看范围主要有三大诉求:
1、创造新人设
对于很多人来说,微信现在是一个基社交、生活、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交平台,也因如此,微信好友列表的组成既有家人、同事等这样的熟人,还有一些房产中介、快递小哥、健身教练等这样的半熟人,更有很多不知道在什么场合加上来的从未谋面的陌生人,比如同事介绍的合作伙伴,朋友圈介绍的相亲对象,以及无聊时随机添加的陌生人等。
在这种情况下,朋友圈所面对的人群更为广泛,这就意味着它无法成为一个完全的私人领地,更多的是一个公共空间。
在公共空间当中,人们必然建设自己的公共形象,即所谓的人设。这就意味着,用户发出的每条朋友圈状态基本上都是策划和设计过的信息。
不过,在社交网络上,一个人的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人的状态发生变化,比如工作变动、恋爱结婚、失恋分手等等。这时原有的朋友圈内容可能就不太符合其人设,人们就需要对朋友圈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新人设。
显然,如果全部删掉之前的朋友圈,一方面操作麻烦,另一方面可能一些美好的记忆或重要的信息也会随着丢失,这时用户就需要通过有选择性的显示自己的朋友圈内容来重塑自己的新人设。从三天到一个月,再到半年,无疑可以增加用户选择人设的灵活度。
2、谨防被“挖坟”
正如前面所言,正因为朋友圈是公共空间。也就意味着,自己曾经发过的信息和动态,很可能被人关注过,甚至还被截图过。
如今,很多明星和名人的朋友圈往往成为媒体的第一信源,很多人的第一发声渠道就是在朋友圈。
不仅仅是明星和名人,在这个社交即媒体的时代,每一个普通人都是自媒体,都可能突然站到话筒前,站在聚光灯下,然后被大众用放大镜审视。
这时,你曾经在微博和朋友圈所发布的信息和动态,就成为了人们了解你的一个窗口,而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和措辞,很可能成为人们攻击和指摘的对象。君不见,现在不少名人一旦出点啥事,当事人几年前的朋友圈微博都能够全都被翻出来?
所以,很多人选择性的设置自己的朋友圈查看范围,一个根本的诉求就是希望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不被随意入侵。
还有的时候,很多人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加很多陌生好友,但心理上并不希望陌生人窥探到自己的隐私。这个时候,当你选择三天可见或者一个月可见这样的短期信息披露时,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能能够保护自己的一些隐私。
3、缓解社交压力
在微信刚刚诞生时,人们把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好友和QQ好友导入其中,那时的微信更多的是一个熟人社交的平台。
而如今随着微信的全面渗透,微信的社交边界已经模糊,人们的微信好友数量急剧上升,好友的来源也更加复杂,有同事,有家人,有朋友,还有更多的陌生人,这导致用户的社交成本急剧上升。
如何降低社交成本?很多人选择对好友分组,但是如果用户数量达到千人以上,很难针对用户进行详细的分类,这时更多人选择将开通另一个微信,将生活中的朋友和工作中的朋友进行区分。
这样的需求不仅促使微信推出了一键切换微信号的功能,更使得不少安卓手机厂商曾经将双开微信作为一个重要的卖点。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微信可以用来发生活动态,则另一个微信可以用来工作,其互不打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平衡。
但即使如此,很多人依然还是面临着巨大的社交压力。因为朋友圈作为一个自己最直接的对外展示窗口,相当于一个与人沟通的桥梁。
当你很久没发朋友圈时,很多亲近的朋友很可能会担心你出现了什么问题?而当你频繁的发布朋友圈动态时,又担心太过于占用公共资源,引起别人反感。
迫于这种公共舆论的压力,很多人可能会发布朋友圈时会陷入纠结。但这显然并不是微信愿意看到的,所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查看范围选项,无疑可以让更多的人根据自己当前的社交状态来进行时间设置,在降低用户社交成本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的社交压力。
设置朋友圈查看时间范围的“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虽然用户设置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范围这个功能是刚需,但是微信提供的这四个时间选项真是用户需要的吗?有何依据?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丁分校的心理学研究者们曾对8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并对社交网络的人格进行了分类,分为自我型(Me Now)、无我型(Non-self)、自我监控型(Self-Monitor)、社交型(Social)。
在我看来,这四类人格其实正好与这微信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四个时间范围相对应,其实满足的是不同网络人格的社交需求。
首先,自我型主要是分享自己的即时动态和心情,这类用户显然更倾向于将朋友圈设置为最近三天可见。因为他们更需要一个没有压力、自由表达的舆论环境。
而倾向于分享如新闻,音乐,文章等于自己无关的信息的无我型用户,可能更倾向于将朋友圈设置为最近一个月可见。因为他们的目的主要是分享信息,并不需要有太深入的互动。
对自己的社交形象要求更高自我监控型,则很可能愿意开放自己最近半年的状态,因为他们对于自己以往发布的信息和内容严格审核,这使得内容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他们很可能愿意开放自己的朋友圈时间范围更长时间。
最后,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提及自己的朋友和社会活动,并在自己的状态中提醒朋友查看的社交型用户,显然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朋友圈全部开放,因为他们的朋友圈不仅仅是舆论场,更是一个社交场,开放全部朋友圈有利于其取得朋友们的信任,从而结交更多的朋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