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华与百度联合发布了一份白皮书,2万字解答“产业智能化”的三个基本问题
最近有这样一个新发现:原本跟一些AI行业之外的朋友聊AI,大家更加关注的是算法和消费硬件。而最近说起这个话题,大家的关注点却来到了各行各业如何用好AI,这个相对来说距离大众生活更远,也更专业化的问题上。
我想,这是因为今天无论媒体还是数据机构、学术研究成果,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逻辑:AI未来90%的发展空间是要跟行业相结合。
无论是叫产业AI、产业互联网,或者AI to B,以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智能+”,种种提法的背后是同样的实质:AI技术必须与千行万业、多种产业实体相结合,像润滑剂一样融入行业的生产核心领域,从而起到激发生产效率,为行业提质增效的目标。
然而这个大的判断,到底怎么落实到细节中,却是今天无数行业从业者相对模糊的一件事。毕竟AI技术是全新命题,而各行业的知识体系与产业认知又千差万别。到底如何切实准确地回答AI与企业市场到底怎样融合的问题,这是今天AI行业与社会经济体共同的期盼。
4月9日,在百度大学Alpha学院首期学员毕业典礼上,清华大学与百度联合发布了《产业智能化白皮书》,这是国内首个基于AI实践,从产业演进视角具体探讨AI与产业融合历程和现状的行业报告,也是百度智能云在帮助多个企业成功实现智能化升级后,首次公开阐述对产业智能化的战略思考和商业实践方法论。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产业智能化白皮书》发布现场)
从这份《白皮书》中,我们可以从几个全新的视野中,看到百度在对几个关键问题给出的独特答案:智能+产业这个命题,到底为什么做?怎么做?谁来做?
让我们逐层进入这三个问题寻找答案,窥视《白皮书》为我们展示的中国产业智能化发展实貌。
为什么做要做产业智能?因为它是5个需求的交汇点
《白皮书》中通过对AI技术与AI行业,以及AI技术在多个产业中的落地,推导出AI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中国AI在全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详实数据,让我们看到了AI 走到产业中这条路,恰好处于从技术,到产业,再到国家经济几大需求的交集当中。
1、技术逻辑上看,AI技术的基本特性是改变交互方式和重组数据价值,这就要求这种技术在对产业的渗透中实现价值,通过对大量生产细节的改造提升社会生产效率。
2、AI行业需求上看:目前科技行业积累的AI技术需要外放。拥有广泛需求、具体场景、大量结构化的产业市场、行业市场是最好的目标,可以最大化发挥AI技术价值与AI企业能动性。比如说百度智能云,就可以将百度底层AI技术,通过B端市场合作的方式达成有效输出和行业解决方案构建。让百度的AI技术先发优势与领先布局成为行业技术革新原动力。
3、从B端市场需求上看,经济进入新常态,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互联网经济,都在进入新的阶段。这种情况下,AI直接作用于生产周期,符合以技术带动原有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诉求,达成企业广泛渴望的提质增效。所以对于“智能+”的逻辑诉求,是较比以往企业+技术市场更深刻的一次市场拓殖。
4、从社会经济需求来看:AI技术与产业深度结合,可以优化劳动力配置,重新激发人才红利,持续推动创业热潮,具有广泛社会价值。
5、从国家战略角度,“智能+产业”,是建立在我国对AI的独特探索,以及国家经济与产业链的独特规律上。很多国际媒体今天都在感叹,中国的AI产业将走进人类技术世界的未知区域。这是一次由中国主导的技术跃升,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第一次由非西方文明引导的科技探索。所以产业智能的广泛应用,可以看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次尝试,是中国引领技术探索、反哺全球技术创新的重要机遇。
因此技术合流、社会企业合力、产学一体探索产业智能战略,是今天在中国社会经济体中具有深刻意义的技术应用尝试。明确了产业智能师出有名,那么接下来就将面对AI到底如何与行业结合的具体问题。
企业走向“智能+”时代如何实现?《白皮书》给出四个方向建议
AI真正进入产业侧,不能依靠空想空谈,或者依照笼统的战略方向,而是必须从务实理性的逻辑出发,分析产业智能的阶段性,给出有主次能渐进的发展思路。
这就是我们在《白皮书》所发现百度的战略思考方式。与普遍模糊的AI toB行业认知不同,百度站在大量AI技术研究和产业实践基础上,给出的是更务实准确的方法论思考。
在《白皮书》中,客观分析了今天AI技术的发展情况、产业的接受程度。站在百度的AI技术研判体系与合作案例中,讨论产业智能化到底如何执行。《白皮书》中提出,有四个方向的规律是今天AI走向产业应用的风向标:
1、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结构化,在细节融入AI。
并不是每种产业,都可以随随便便的全面AI化。《白皮书》中提出,今天AI的产业化过程是多种不同的AI同时在不同产业中探索应用。那么对垂直技术、垂直场景的把握,以及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和标准化,业务数据的数字化和结构化就是重要前提。
总而言之,发展AI产业化的前提,是企业本身的数字化建设,以及对AI技术体系与细节融合模式的客观认识。
2、几大热点技术产业化成熟度更高,可以率先渗透。
并不是每种AI技术都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白皮书》客观指出,在今天智能语音、机器视觉、机器推荐等几种热点技术的产业化成熟度相对来说更高。AI的产业应用也应该从这几种技术率先起步。不能盲目追求AI技术的新锐和规模化应用。
3、建立广泛深入的产业链,达成计算层、算法层、应用层、用户层的有效连接。
AI不是一家公司能够建成的,必须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建立基于AI产业化的生态组织。在《白皮书》看来,今天的主要产业链任务是AI应用层厂商和AI算法层厂商建立双向联系,敏锐沟通产业需求和技术方向。这也是百度在今天基于to B业务进行生态建设的主要布局思路。
4、四大技术共同组织成为基础设施,AI领军企业作为发展驱动力。
AI不是空中楼阁,也不可能孤军奋战,走向实用化的AI,必须建立在与大数据、云、物联网共同组成产业基础设施的条件上。它们的协同发展才能推动产业智能化新范式的最终实现。
在此逻辑基础上,同时拥有AI算法技术和大数据、云技术的大型科技型企业必须承担更全面深刻的产业化发展推动任务。比如,百度智能云在ABC+IoT的产业布局和提速阶段,就在承担这样产业驱动力的角色,积极探索了大量产业智能的未知领域。
在了解了AI与产业融合如何落地之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这盘大棋中的角色分功与协同发展。在《白皮书看来》,三种产业角色的协同,是产业智能化奔向爆发点的动力引擎。
谁来推动发展?产业智能奔向爆发点,三个角色必须各司其职
有效推进、生态加速的产业智能体系,是建立在技术提供者、产业应用转化层,与行业受众的协同发展基础上的。其中以百度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可以说是今天加速产业智能化推进的基础动力。
在整个产业智能产业逻辑中,三种角色必须各司其职:
1、AI巨头作为“国之重器”,必须承担四个角色
百度这样的AI领军企业,在广泛的技术积累、产业输出体系建设以及产业智能化实践之后,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产业AI发展原动力,是今天中国AI产业化探索的国之重器。而领军者的角色承担必须更复杂多元。比如百度在产业智能化发展路径中,就在越来越多扮演四个角色:
角色一:技术引擎,由于百度在AI领域的投入布局无出其右,其作为产业AI的技术源泉价值也在愈发凸显。
角色二:产业输出者,调整架构以来,百度在AI toB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动作明显加速,以AI+云的战略构建了体系完整、生态有序的行业基础设施。作为产业探索的输出口,百度的AI+云体系必须承担更多的实践任务,贡献风向标与领航者战略地位。
角色三:生态探索者,核心AI企业的另一个任务,是建立有效的产业合作图谱,证实产业AI生态的可行性与长期发展价值。在此基础上,百度不仅在推进AI产业化应用方面成就显著,完成了首汽约车、太平洋保险、中国联通、极米科技、软通智慧等多个行业的AI落地案例,还在生态赋能与人才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广泛探索,为产业智能化生态贡献多元推进动力。
角色四:规律思考者。此次《白皮书》中,不仅展示了百度在AI与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还披露了其对产业智能化市场的深刻思索。比如在实际案例基础上,探索出了TUMC模型,帮助企业更好认识AI的应用能力,承担了顶级科技公司在战略与知识先导层面的责任。
在产业智能必须高速发展的阶段,AI领军企业必须在多个层面起到发动机的作用,并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行业智慧与发展案例。这也是百度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贡献。
2、行业需要AI应用公司,作为产业智能的探险急先锋
在AI应用层,必须有行业技术公司和AI应用企业来肩负AI进入行业的枢纽工作,寻求行业知识,探索应用场景和可复制商业模式。同时在技术向应用的过渡中,全面服务B端市场AI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创造新的社会价值与就业机会。
3、积极配合,理性敏锐的千行万业,是AI花开的土壤
作为应用者的各行各业,需要在这场技术变革进程中积极容纳新技术,寻求生产力提升的新方案。以开放包容,具备前瞻性的战略视野与技术投入来迎接“智能+”。
只有这三个角色各司其职,有效合作,产业智能才有真正逼近爆发点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产业智能的探索轨迹在今天全球范围内都是全新的科技命题。中国今天拥有足以影响世界的AI技术积累,也有纵深复杂、需求多层次化的产业市场。二者结合,将是一场科技应用史上前所未有的探索。
这是时代的机会,百度等AI企业的机会,千行万业的机会,更是中国的机会。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