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击的“买菜”:会是巨头们的电商新试验田吗?
即便外卖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有着“家”情结的国人,依然喜欢在家中做饭。由此,“买菜”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被各大生鲜巨头所“垂涎”。但相对来说,此前生鲜巨头往往过于注重高档食材的销售、附加价值的提升、整体渠道的构建,却让“买菜”失去原有“人间烟火”的特性。
而在近段时间,巨头针对“买菜”这一环节再度全面发力。它们不仅带来更为接地气的策略,也有望让“买菜”真正融入到大众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买菜”这一环节的丰富与拓展,或许大众生活将迎来深度嬗变。对于这些巨头而言,“买菜”就像是它们的新试验田,在验证着自身发展航向的正确与否。
巨头纷纷入局,“买菜”成为新风口
“菜”本身易坏、对时效性要求高、利润低等特性,让围绕其构建商业模式成为一件苦差事。但“买菜”本身的高频、刚需,又让巨头无法忽视。由此,巨头下定决心再度入局,尝试让“买菜”变得更轻松。
近日,美团买菜在北京启动测试,在天通苑、北苑开设2个服务站,为服务站周边1.5公里之内的社区居民提供“手机买菜”的服务。在美团相关负责人看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口比较密集、工作和生活节奏快,传统的早市、菜市场等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生活需求。
此外,口碑饿了么宣布建立全新的生鲜开放平台,外卖买菜业务将推进到500个城市。依据饿了么高管的话,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渗透率仅3%,每周会产生4.28次线上蔬菜消费。“高频需求+低渗透基础”的行业现状,让“买菜”有了成为“大事业”的可能性。
看来,为了让“买菜”融入到本地生活生态并创造新价值,巨头已然再度发力。
多重难题需应对,新实验田短期难收获好果实
全面发力“买菜”,其实是巨头在线下场景继续下沉的集中体现。同时,这也是线上红利消失后获取用户、攫取新价值的最佳途径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电商平台下单买菜,能够节约时间、选择更丰富的菜品,进而提升生活品质。
不过身为一块新试验田,巨头在“买菜”这一环节的搏杀也面临着多重难题。从最基本的“菜品”层面看,消费者对“菜品”的卫生及新鲜度有着较高的关注。这就要求“买菜”平台,要持续加强菜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在之前,有生鲜平台被曝光发生“标签门”事件——将生鲜产品的保质时间,通过换标签的方式向后挪了数天。这样的事件,对生鲜平台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在“买菜”这一环节上避免重蹈覆辙,对巨头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买菜”与外卖类似,都对配送时效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用餐时段,“买菜”与外卖服务会叠加在一起。这对巨头的配送能力来说,是一个新考验。此外,目前某些“买菜”平台为了应对搭建前置仓、配送人力等带来的高昂成本,往往会为平台上的“菜品”标出高价。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情况自然不受欢迎。因此,能否打破价格虚高情况、制定合理价格,也成为“买菜”平台的破局之匙。
作为刚刚起步的新实验田,“买菜”的发展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巨头既要应对多重难题,还要培养消费者在线上买菜的消费习惯。或许在短时间内,“买菜”还是会艰难前行。
生态矩阵不断扩张背后:巨头有自己的考量
打造本地生活服务圈,已经成为众多巨头在线下市场不断下沉的重要策略。在之前,美团就推出闪购业务,尝试切入到场景更丰富且覆盖线下全生活需求的服务领域。饿了么也不再局限于餐饮外卖,将水果、药品、鲜花等非餐饮品类纳入配送范围里,与阿里生态联系地更为深入。
在这些巨头的参与下,“配送万物”似乎要成为一种新趋势。但“买菜”这件“小事”,之前依然没有真正被巨头“搞定”。为了让自身的生态矩阵真正落地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巨头切入到“买菜”环节,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通过容纳“买菜”这一业务,巨头旗下多元业务的协同价值能够进一步扩大。谁能够通过“买菜”快速跑马圈地,就有望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商业生态护城河。由此可见,巨头做出的考量往往是站在更高高度的。(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