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大战在即,IT巨头们手里都有哪些牌?

“根据RightScale 今年新发布的一份关于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调查,58%接受调查的企业采用了混合云。在旺盛的市场需求面前,众多厂商的进入带来了混合云市场的百花齐放,竞争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面对越来越竞争的市场,各大云服务商从2018年开始明显改变了策略,之前喊着只做公有云的厂商以及众多私有云厂商,都陆续推出了混合云架构的产品。

不可否认的是,混合云需求不断向上攀升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Marketsand Markets预测,到2021年,混合云的支出年均将增长22.5%,达到近920亿。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云计算的应用逐步走向深入,云的角色正在从资源支撑平台转向业务支撑平台,云上业务越来越丰富,很多业务需要有跨越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调度能力。

同时,IoT、移动设备的普及催生了边缘计算的兴起,边缘计算节点与云数据中心并存成为现实,自然地也带来了私有云与公有云整合的需求。技术的进步为混合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容器技术,它让应用跨云部署成为可能。

从用户角度看,根据中国信通院的《中国混合云调查发展报告》,半数以上的企业将加大在混合云领域的投入力度。在已经应用混合云的企业中,54.7%的企业表示未来三年将加大在混合云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过 50%的企业占比为19%。

旺盛的市场需求自然吸引了众多云计算厂商进入混合云领域,其中既有像VMware和众多OpenStack服务商在内的私有云厂商,也不乏亚马逊AWS,阿里云,微软Azure这样的公有云巨擘。

综观当下各种厂商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可以看到,由于厂商各自的主业务不同,自然地形成了不同技术路线:

一类是以AWS、阿里、微软等公有云服务商为代表,力推的是将公有云技术架构延展到私有云中,致力于在用户自己的数据中心部署一套与公有云同样架构的云。

另一类是以VMware、各OpenStack服务商为代表,方案是将自己的私有云与公有云集成,或者将私有云架构直接部署到公有云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厂商选择了集成之路,即推出一个云管平台,来统一纳管各种异构云环境,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混合云/多云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大阵营里的代表性厂商在混合云上的动作和策略。

国外公有云阵营

2018年底,在re:Invent 2018大会上,公有云龙头AWS正式推出混合云产品AWS Outposts,将AWS引入本地数据中心,让用户能“在本地运行AWS基础架构,以获得真正一致的混合云体验”。

而在此之前,微软已经于2017年宣布推出类似的产品Azure Stack,让企业能够将Azure放到自家的数据中心。Azure支持的功能广泛,而且许多企业在本地端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有可观的用户数,这些因素使Azure Stack在混合云市场,拥有不小的优势。

IBM Cloud Private则基于Kubernetes容器平台之上,融入了IBM公有云Cloud Foundry的框架。2019年2月,IBM推出了全新IBM云集成平台IBM Cloud Integration Platform,作为IBM新混合云战略的主要基础,可以跨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本地系统连接应用、软件和服务。

为了搭配全新的产品,IBM还推出了全新的IBM云战略与设计服务(IBM Services for Cloud Strategy and Design),以及全新的多云管理服务。

此外,IBM在2018年以创纪录的交易价格340亿美金,买下开源软件巨头红帽,IBM CEO Ginni Rometty表示,IBM将成为混合云最大供应商,其市场影响力有待观察。

相对于IBM长期以来一直在押注混合云,谷歌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2018年7月的Cloud Next大会上,谷歌与思科联手推出混合云计算服务平台(Cloud Services Platform,简称CSP),这是谷歌首次真正尝试将自己的云计算服务作为托管服务引入企业数据中心。

谷歌在这次云服务平台发布中强调了在不同环境中移动应用程序容器的能力,包括在云中或本地运行的Kubernetes集群。

至此,国外四大公有云代表厂商AWS、微软Azure、Google Cloud和IBM Cloud,在混合云市场上全部到位,云端主力战也从公有云蔓延到混合云。

国内公有云阵营

如果说在美国市场中,混合云已经成为云计算的必争之地,那么混合云的战火也正开始在中国市场燃烧。

四年前,阿里云推出专有云Apsara Stack,成为国内最早推出混合云产品的云巨头。Apsara Stack与阿里云公共云同根同源,致力于将阿里云公共云的技术架构输出到客户的数据中心。

除了Apsara Stack之外,阿里云也和各种第三方开放合作。比如,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与VMware达成合作,支持VMware云落户阿里云。另外,阿里云也与私有云厂商Zstack有合作关系。

UCloud从2014年开始推出混合云服务,于2017年正式推出启明混合云解决方案,主要由基础产品、网络产品、安全产品、监控产品、服务产品等组成,可实现整合公有云、私有云、自有IDC等资源。通过“公有云+私有部署+专线网络”方式为客户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此外,腾讯云选择与VMware共同打造的混合云服务平台。2018年底,腾讯云黑石Stack-V正式交付使用。腾讯云基于黑石IaaS 基础框架,深度融合VMware在计算、网络、存储等方面的领先技术和资源优势,方便用户以更加简单、便捷的方式将业务拓展至公有云,同时也将显著丰富腾讯云的混合云解决方案。

华为云紧随其后,2019年初,华为云首次对外发布名为HCS的混合云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全栈的云服务平台,与华为云采用完全同样的架构和API,旨在把华为云带入用户的数据中心,以确保用户获得真正一致的体验。

至此,国内外公有云巨头已悉数就位。作为云计算发展第三阶段的必然产物,公有云巨头们在混合云上的角力,似乎才刚刚开始。

私有云阵营

进入混合云市场的不只是有公有云玩家,传统私有云厂商也不甘寂寞,纷纷将自己的私有云解决方案向混合云升级,包括VMware和各种OpenStack服务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VMware,其混合云方案是将自己的私有云与公有云集成,或者将私有云架构直接部署到公有云中。比如,VMware Cloud on AWS就是将基于VMware的云部署到AWS公有云上,运维和销售都由VMware负责,只是借用AWS公有云底层的硬件资源。

目前,VMware已经与AWS,IBM,阿里云,腾讯云等公有云厂商达成了此类合作关系。与其他混合云架构产品的操作相反,VMware混合云解决方案是将企业使用的VMware虚拟化平台搬上云端,转移相对简单,但相较其他混合云架构的产品,它的扩充效能较差,如有高成本、需长时间等情况。

混合云大战中的应用难题

虽然目前各大云服务商和IT巨头都已到位,但是用户在采用混合云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难:

一是企业需要同时管理多家云商以及自建私有云平台的资源,监控分布在各种资源里的业务使用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加了运维管理的难度。

二是混合云并不是简单的把公有云和私有云堆砌在一起,如何将公有云、私有云打通,使两者无缝衔接,保持业务在各个云之间迁移,以及数据在各个云上的一致性,是混合云应用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三是如何更好进行云网融合。对于用户而言,当前混合云业务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云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申请、计费、运维处于彼此割裂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四是资源利用率,即如何让公有云、私有云、IDC等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最大化,将成本控制到最优。

以目前国内对混合云需求最旺盛的金融、电信、大型制造与政府行业为例,这类企业用户一般具备一定IT规模和基础,又对数据安全合规有较高要求,都是混合云落地的主流需求方。

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固有ICT思维,对于传统的IT基础设施,仍希望可以将其价值最大化,同时兼顾云服务,所以先建私有云,再将公有云之间进行网络打通,是目前大部分传统行业用户的选择。

同时,这类需求方也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要求云服务提供商懂行业,能满足复杂的行业需求。因此,如何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具备行业特点的混合云服务,将是各大云服务商在国内市场比拼的重点之一。

另外,混合云架构目前被限制在单一云端平台上,还无法支持用户多云的需求,企业跨云仍旧是一大挑战,这也会成为各大云服务商在混合云领域要解决的课题。

【科技云报道原创】

微信公众账号:科技云报道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3-21
混合云大战在即,IT巨头们手里都有哪些牌?
根据RightScale 今年新发布的一份关于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调查,58%接受调查的企业采用了混合云。在旺盛的市场需求面前,众多厂商的进入带来了混合云市场的百花齐放,竞争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