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带着浓重的王思聪色彩,「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熊猫直播,结束了三年多的征程。
3月7日,熊猫直播创始团队成员兼首席运营官COO张菊元内部信被曝光,其在内部信中称,在2017年5月获得B轮10亿元人民币融资之后,至今没有外部资金注入,在资金缺口无法解决情况下做出了遣散员工的决定。
走到这一步,并非王思聪救不了熊猫直播,而是面对游戏直播的马太效应持续加剧,王思聪也只能早早选择尊重市场。
熊猫直播在最辉煌时,曾一年融资3轮,是昔日游戏直播行业的「老三」。公开资料显示,自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熊猫资本经历了A轮、A+轮、B轮和一次战略融资,总融资额近20亿。
但熊猫直播命运从2018年开始急转直下,这再度说明,和视频网站、百团大战一样,游戏直播平台最终只留下三五家核心平台。
熊猫退场后,加速洗牌的游戏直播行业格局或将逐步尘埃落定。哪些平台能活到最后,哪些平台又将成为下一个熊猫?
02
数据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游戏直播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2018年第2季度主要游戏直播APP月均活跃用户数排行中,虎牙直播月均活跃用户数为2285.5万人;斗鱼直播月均活跃用户数为1901.3万人;触手直播月均活跃用户数为1041.6万人。三者分列前三名,熊猫、龙珠、企鹅电竞、战旗、全民TV等位列第四道第八。
虽然不同的第三方平台,数据会略有不同,但排名基本如此。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看到了,全民TV倒闭、龙珠转型、熊猫倒闭后,游戏直播市场的玩家越来越少。
上述排名的趋势不仅得到了「延续」,而且因为头部平台的虹吸效应,得到了「加固」。虎牙、斗鱼和触手坐稳前三把交椅。
游戏直播行业经过2016和2017年的爆发式增长,和秀场直播一起,共同造就了千播大战的局面。2018年,直播潮水旋即退去,裸泳的选手退出历史舞台。
互联网丛林法则之下,剩者为王几乎成了定理。那为什么最后胜出的是虎牙、斗鱼、触手,而不是熊猫、全民等昔日明星玩家?
「剩者」一定做对了一些事情,但另外一方面,整个直播行业的存量市场已近饱和,移动互联网红利也已经见顶,拐点已至,「剩者」的机会又在哪?
03
先来看看虎牙和斗鱼这两个领头羊。
首先当然是资本的力量。去年,腾讯先后以6.3亿美元、4.6亿美元投资了斗鱼和虎牙,腾讯带来的信心,也使得虎牙率先拿下游戏直播第一股,紧随其后的斗鱼仍在为IPO做准备。
不同于一般VC,腾讯带来的不仅是钱,还有内容资源,而内容是直播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热门游戏是直播平台用户和热度的根本。
目前,《英雄联盟》《DNF》《绝地求生:大逃杀》《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穿越火线》和《王者荣耀》几乎抢占了所有游戏直播平台90%以上的热度,而这几款产品都归属于腾讯旗下。
只要腾讯在未来还能稳坐国内游戏行业头把交椅,那游戏直播平台就必须上腾讯这辆战车上才能拿到顶级内容授权。
资本和内容之外,就是深入渗透产业,方式包括打造自有赛事、主播造星以及扩充秀场直播。
虎牙和斗鱼早就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直播电竞赛事,而是投入平台资源,参与到电竞赛事的打造、承办和建设等环节中。
主播造星上,两家也是不遗余力,不少头部主播已经成为多栖发展的「明星」;扩充秀场直播,则是在商业化上做拓展,毕竟秀场直播更多是面向男性的陪伴经济,而游戏直播侧重于粉丝经济。
04
虎牙已经上市,但仍然要面对来自冲击IPO的斗鱼的威胁,行业第三的触手则仍在追赶。
触手COO李强在触手2015年7月刚成立时,对团队立的目标是一年后要超过全民、龙珠直播等。三年后,触手「熬」走了熊猫、全民、龙珠等昔日的劲敌。往后发展,双寡头的PK还有可能演变成三国演义吗?
从声势上来看,触手要比虎牙和斗鱼低调很多。而从布局和资本来看,触手其实也有着很强的实力与发展空间,在保持行业第三的同时,在一些领域未来完全有实力对虎牙、斗鱼发起冲击。
一是趋势。和其他直播平台略不同的是,触手从成立之初就以手游直播为主,此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每一个手游爆款和风口。押注《球球大作战》,触手完成从0到1的关键;第一批发力《王者荣耀》直播,是触手从1到10的爬坡;从《刺激战场》到《第五人格》、《明日之后》,考验的则是速度和运营智慧。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CNG)联合发布的《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移动游戏市场以634.1亿元占据主要地位(占整个市场60.4%),端游收入315.5亿元与页游收入72.6亿元,后两者都出现了缓慢的缩减状况。此外,社交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6亿元,家庭游戏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4.2亿元。
手游直播市场规模已赶超端游,并且形成主导地位,这对触手是一个利好。
二是主播造血机制。一个有意思的点,触手的游戏主播大多是和平台直接签约,绕开了公会,这个打法保证了平台的主导权,避免了平台、公会、主播三方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纠纷。另外,斗鱼、虎牙和熊猫打得热闹的时候,触手却从不参与平台挖角。这个模式根源在于触手实行的是「金字塔」形造血机制,通过资金扶持、品牌宣传等资源孵化出自家原生头部主播。
频繁挖角的好处很明显,就是能够迅速扩大流量和用户基数,但如何留下这些主播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主播身价如果被恶意哄抬,最后吃亏的是平台。等回过头来,主播二次跳槽,循环往复,并不利于行业的良性竞争发展。与其砸钱花大力气挖来主播,阶段性垒砌高台,不如从主播的“种子轮”就密切绑定,共生共荣。
三是资本。虎牙和斗鱼背后站着腾讯,触手背后站着谷歌。2018年1月,触手宣布完成由谷歌领投的1.2亿美元D轮融资。这是谷歌第二次在中国投资创业公司,此前在2015年,谷歌曾投资了国内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Mobvoi(出门问问)。人工智能是谷歌擅长的领域,游戏直播则是谷歌一直都没放下的赛道。
早在2014年,谷歌曾参与收购美国第一直播网站Twitch,但最终败给了亚马逊。Twitch的成功,也让谷歌更加坚信游戏直播市场的价值与潜力。
05
谈完市场格局,我们再来说说游戏直播的危与机。
「危」一方面来自游戏产业政策上的变化,监管的加强。不过,
另一方面则主要来自短视频,但短视频对直播造成冲击,或多或少是个伪命题。
由于短视频和直播流共享非常相似的内容制作资源和目标观众群,短视频肯定会占据部分用户在直播上花费的时间,但是用户花在短视频上的大部分时间主要来自用户的增量碎片时间,而非现有的直播观看时间。
此外,短视频的快节奏和轻沉浸感亦有助于教育新用户,而许多用户最终将转向直播平台以追求长时间的体验和实时互动。
总结来看,直播和短视频的内容形式、目标用户、变现模式都有巨大区别,直播的用户并不是短视频“抢走”的;两者与其说是竞争关系,不如说是共生关系。短视频的成功,离不开内容的垂直分化,直播亦是如此。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载体逐步由单一的文字、图片和媒体文件,转向网络游戏、直播、短视频、流媒体和社交。直播已经成为标配被纳入各大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足以证明其媒介必要性。游戏直播已然是泛娱乐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06
那么,游戏直播下半场,行业新的增长点会来自哪?
虽然对国内目标用户的覆盖逐渐趋于饱和,导致直播市场的增长率放缓,但仍可以通过不断改善ARPPU和支付比率大幅提升市场增长。
技术的创新发展,能给游戏直播体验和变现带来想象力,比如未来5G的普及使高清直播可以在流行的户外场景进行;;AI可以根据用户画像推荐相关直播互动和游戏周边;在动态表情符号上使用AR技术,虚拟化身可以使直播内容吸引力等等。
另外,当国内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直播平台也进行了出海探索。虎牙推出Nimo TV、YY收购BiGO(旗下cube tv主打海外手游直播)、触手推出game.ly,猎豹推出live me。
根据Sensor Tower公布的2019年1月中国视频及直播类应用在海外App Store及Google Play下载量排名TOP20显示,虎牙的Nimo TV排名12,触手game.ly排名十四,力压YY旗下的cube tv,猎豹live me等。
其中,Nimo TV上市初期主打印尼,去年10月开始转攻巴西市场,Game.ly Live今年1月初发力印尼市场,通过谷歌助力进军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北美市场。
由此可见,国内市场虽然进入瓶颈期,但游戏直播的大航海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平台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谁都想打造出第二个Twitch。
而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游戏直播终归是属于年轻人的。
近两年,爆款手游和电竞行业的发展,助推了游戏直播的繁荣。又因为这些游戏发烧友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手上攥着未来十年的主流话语权,游戏直播平台也开始往年轻人的泛娱乐平台进化。
于2019年的游戏直播平台而言,注定还是冰火两重天,而整体的游戏直播大盘,终将热下去。
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7年度作者,新榜2018年度商业观察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