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京东股价惨遭腰斩,在很多人对京东的未来表现出极度悲观时,我在《2018年,京东输了吗?》一文中得出的结论是:
“京东的股价疲软只是暂时的,它在寒冬中没有止步不前,没有踟蹰徘徊,没有保守收敛,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大开大合地面向未来进行战略布局。在我看来这是好事,在过去的一年京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寒冬中的布局,会让其在大环境变好时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有望实现二次崛起。”
我的论断正在被验证。在那篇文章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12月24日,京东股价触及最低点:19.75美元,此后便一路上涨,2月28日上涨6.7%收27.71美元,3月1日再涨3.68%收于28.73美元,最新市值415.66亿美元,两个交易日上涨超过10%,相比我发文时的304.98亿美元上涨36.3%。
最近两个交易日的大幅上涨,直接原因是受到京东刚刚发布的四季度财报影响;最近两个月的上涨,则与京东股价本身被严重低估有关系,现在看来,京东已经走出2018年的水逆,重回上升轨道。
财报释放多重利好
2月28日傍晚,京东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给不平静的2018年划上句号。
财报显示,京东集团2018年第四季度实现净收入1348亿元,同比增长22.4%,这已经是京东连续第五个季度收入超千亿;全年净收入4620亿元,同比增长27.5%。这一增速是互联网行业平均水平,不过京东的自营+平台结合商业模式意味着相对于净收入而言,净服务收入更值得关注。四季度京东净服务收入为146亿元,同比增长45.7%,总收入占比10.8%,2018年全年这一比例也已接近10%。
净服务收入增速远超净收入意味着京东平台化模式取得成功。相对于“卖货”的净收入而言,通过平台化而实现的净服务收入有更高的毛利率,因此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利好,京东四季度毛利率为14.2%,超过去年同期的13%。正是因为此,京东一直都坚定地在平台化上发力,京东提出了要做技术驱动的零售基础设施,将平台、物流等核心业务开放,在电话会议环节,京东零售子集团CEO徐雷也强调,今年会推进家电的自营生态向品牌全面开放。
京东整体盈利情况大幅超过投资者预期,直接推动了股价的增长。京东第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4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亏损9亿元人民币;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7.4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实现连续12个季度盈利;2018年全年,京东净利润达35亿元。
作为电商平台,另一个关键指标是交易额,京东2018年GMV近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这一增幅超过了消费增长平均水平,2018年双11各大平台GMV增长率也只在26%左右。京东GMV不断增长的核心原因在于用户高黏性,付费会员数量率先破千万就是证据。与此同时,京东通过产品,快速营销和千人千面等手段来提升用户ARPU值。
京东活跃用户数指标得到优化,在2018年三季度经历活跃用户小幅环比下滑后,2018年四季度,京东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0%,2018年全年活跃用户数为3.053亿,相比一个季度前公布的年度活跃用户数略有提升,相比一年前的2.925亿提升更明显。
美股投资者对于财报的反馈都是立竿见影的,京东股价两日大涨超过10%,市值重返400亿美元,正是因为受到财报多重利好因素的直接影响,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415亿美元,对京东来说是不是依然是被严重低估?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核心逻辑在于,京东竞争壁垒很高、市场地位稳定,同时拥有多处增长点。
二次崛起成为必然
首先,从市场地位来看,京东牢牢抓住了中高端用户,依然是核心玩家。
中国电商市场的金字塔结构十分明显,京东在顶端,在数码家电等品类上依然强势;阿里占据大众端和女性用户,拼多多主攻低线市场用户。最近有媒体报道称,网易正在与亚马逊中国洽谈收购,这表明中国电商市场洗牌依然在继续,不过不论市场如何洗牌,不论是否有下一个拼多多,京东地位都难以撼动。
从财报来看,京东3.053亿年度活跃用户基本已经实现对头部用户的全面覆盖,付费会员数率先超过千万、ARPU增长、GMV增长,则说明京东对用户有很高粘性,会员模式会进一步强化这样的粘性,徐雷对分析师表示,京东正在加速普通用户向高粘性用户提升,未来会持续加强0-1以及1-3的用户精细化运营。
更重要的吸引力是与生俱来的品牌效应,头部用户不会因为拼团模式、价格大战这样的因素而转换平台,就像苹果用户不会轻易换到安卓用户一样——除非苹果产品真的做得体验很差,但京东没有理由这样做。
吸引用户,就可以吸引商家,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东第三方平台上已经有超过21万个签约商家。商家与用户最终将被京东平台连接起来,强化平台效应。正是因为此,我认为京东依然有着难以撼动的市场地位,这意味着它的大本营没有焦虑,可以四面出击。
其次,从用户增长来看,下沉市场用户对京东来说依然是处女地,这意味着大量的机会。
从高端市场向低端市场打,比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打容易一些,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尽管京东、阿里都曾在农村电商上投入大量的资源,却给了拼多多机会,后者借助于微信生态和拼团模式快速崛起,成为中国电商市场的核心玩家。然而,这不是市场竞争的终局,就像阿里和京东也不是终局一样。
低线市场是蓝海,截至9月30日,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3.855亿,比第二季度增加4200万,这表明低线电商市场用户规模十分可观,且在增长。现在阿里和京东都在强化低线市场布局。在财报发布后的答分析师会议上,刘强东和徐雷均表示,在2019年,京东将加大对低线级城市包括县城的渗透以获取新用户,以及在一二线城市中重点对中低收入客群进行拓展,具体来说,将以体验店、社区店、与家电企业联合等实体店的形式向县域下沉;以拼购等线上玩法获取低线城市及女性用户;在供应链端作出改变,来扩充适配不同城市用户的商品。
在我看来,向低线市场或者说下沉市场用户渗透,对京东而言不只是意味着可以突破当前用户增长的天花板,也将有利于其进一步平台化,正如前文所言,京东正在加速平台化成为零售基础设施,这对京东来说不只是可以提高毛利率也意味着商业模式本身的质变,而向下沉市场发展不论是供应链、物流还是金融,都不能只依靠自己的能力,平台化才是解决之道。
最后,从业务模式来看,京东不止于电商平台而是成为无界零售的重量级玩家。
电商行业的增长点是新零售,这一点已经得到行业共识——唯一不同的是名字,京东的说法是无界零售,苏宁的说法是智慧零售,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这一点我认为是京东的又一个增长点,刘强东也明确京东将不断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开发线下业务。
现在京东在线下零售上已有一些积累,京东旗下的7FRESH总共已开设12家线下店,2019年上半年有望达到20家;京东到家,到去年底已经与沃尔玛、永辉、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旗下超过10万家门店达成合作,并通过覆盖超过450个城市的达达众包物流网络为消费者服务。
做线下零售京东优势明显,最突出的就是物流仓储,这是决定线下零售体验和效率的关键所在。截至去年年底,京东在全国运营超过550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京东有业内领先的物流体系,2019年京东物流将会新增1万名员工,在同城即时物流上则有达达。
因此我认为,不论是从新业务增长、新用户增长还是核心市场地位来看,400亿美元对京东都是低估,京东是否会二次崛起早已不再是问题,什么时候突破历史峰值(2018年1月,京东市值创下历史新高达到719.1亿美元)才是,这个问题现在我不敢贸然给出答案,不过我确信的是,京东正在重返上升轨道,至暗时刻已经越来越远。
至暗时刻已经过去
在关键业绩指标外,京东财报还释放了多重利好,表明其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从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京东零售子集团CEO徐雷、CFO黄宣德等高管共同参加的电话分析师会议上,这样的信号得到了更加强烈的释放。
首先,京东战略方向没有变,坚定加强投入。
2018年京东遇到了很多事情,不过它没有自乱阵脚,而是继续坚定地沿着战略方向做持续投入,前期投入会在这两年结出果子。京东给自己的定位是技术驱动型电商和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这不是说说而已,京东在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财报显示,2018年京东技术投入121亿,同比增长82.6%,创下历史新高,仅仅是前三季度,技术投入就达到了86.4亿元,超去年全年的66.5亿元,2017年这个数字仅为45亿元。
只要京东将技术投入维持在跟2017年相当的水平,即减少54亿元投入,2018年就会有非常华丽的利润表现,净利润将达到百亿级。然而京东没有“短视”,而是用利润换未来,即便在整个行业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这一点我认为非常有魄力,也表明京东2018年发展没有外界一些人预期的那么难。
重视技术的科技公司往往运气不会太差,亚马逊一度成为世界市值第一公司,一个核心原因就是重视技术,很多人知道Amazon Echo开创智能音箱市场,然而很少人知道亚马逊给Echo的语音助理Alexa团队配置了超过2000多名技术人员,这样的投入魄力就是对技术的信仰。
技术研发主要投入到AI、大数据等基础技术以及智能物流、智能供应链、售后服务等应用技术上,打造软硬件一体化技术体系,这些研发成果正在逐步开放出来,形成了实际效果,刘强东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表示,技术的投入已经进入收获期,2019年会有更好的表现。
其次,京东不只是不规模裁员,而是大规模扩张。
互联网行业正在上演“小裁员潮”,虽然人数都不是很多,不过,优化、裁员和调整却在多家公司上演,比如最近网易就被传出裁员,涉及到严选、味央、教育等业务线,此前知乎、滴滴、PPTV都曾传出裁员消息,京东则被传出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不过京东官方公布的消息却截然相反:2月25日,京东集团宣布2019年新增岗位需求预计将达1.5万人,其中京东物流将在2019年新增1万名员工,招聘对象以一线员工及基层管理者为主,零售子集团等板块的招聘方向将主要聚焦于提升用户体验等领域——这应该是互联网行业最大规模的年度招聘需求之一,从这一点我们能看出京东当前的发展状态很好。
此前被传出的末位淘汰高管也确实存在,这对京东同样是利好。京东正在推动“小集团,大业务”,给业务部门更多权限,旨在盘活资源、充分发挥组织活力,为多元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以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这意味着更多机会被释放出来。
不难看出,京东正在酝酿新一轮架构调整,结合2018年两次架构调整来看,京东一直在结合公司战略排兵布阵,在发布财报时,刘强东也表示京东会将企业管理架构,从原本的传统管理架构转换到未来基于大数据,基于数字化的管理架构,以提高管理效率,最终提升业绩。
最后,1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成功“抄底自己”。
去年12月26日,京东官网宣布,其董事会已经批准了一项股份回购计划,根据该计划,京东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至多10亿美元的股票。10亿美元回购计划从绝对值来看已经很高,京东当时IPO的募资总额才16.9亿美元。受此消息影响,京东股价当日上涨6.84%,第二个交易日再涨2.84%。在宣布回购计划的前两天,12月24日,京东股价创下了最近几个月的最低点。
现在看来京东这一回购计划也是对自身价的自我衡量:它认为的最低点就是19.75美元,市值300亿美元。大手笔回购计划,也说明京东资金流状态良好: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395亿元(约58亿美元)。
从京东2018年四季度财报和种种动向来看,京东的状态比许多悲观者预期的都好,也比互联网行业许多公司都要好,京东的至暗时刻早已远去。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