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今日头条旗下问答平台悟空问答签约300位知乎大V,曾引起一阵骚动。不久前,知乎大V出走的行动再次上演,但这一次不再是平台的挖角行为,而是大V们的主动选择寻求多平台发展,如今知乎大V似乎已经到了不得不逃的阶段。
增长和大V的天然冲突
「知乎,分享你刚编的故事」,这虽是网络上的戏谑之语,但却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当下知乎内容质量的下降。伴随着知乎从「小而美」的知识社区向普惠内容平台转变,知乎用户结构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也在直接影响着知乎社区内容的变化。
去年5月的第五届知乎盐Club大会上,知乎创始人周源曾提到,知乎的用户结构在变化,二三线城市的用户开始成为知乎的中坚力量。毫无疑问,知乎是中国最大的知识分享网站,巨量的优质内容沉淀也赋予了知乎持续进化的势能。根据官方透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11月底,知乎用户数突破2.2亿,问题数超过3000万。
但大量用户的蜂拥而入,却很大程度上正在破坏知乎良好的社群氛围。如今,知乎中娱乐性内容和抖机灵的回答占比越来越多,高质量的知识与经验却反而越来越少,整个平台的社交感正越来越差。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新的活跃平台,大家就有可能纷纷转身而去,如果这个平台又恰好愿意为内容付钱,那恐怕离去的速度就会更快许多。
如今知乎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充满喧嚣的网络空间中,知乎依赖「知识精英」才能保持社区独有的调性;但另一方面,平台需要增长,需要商业化,从小众走向大众就成了一种必然。周源曾解读过知乎用户的分享心理,「用户通过满足别人而收获赞美和尊重,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在线下想满足这种需求成本其实很高」。
这确实是知乎快速发展起来的逻辑,但「知乎精英」的热情总难持久,如果平台没有办法让贡献内容的人获得良好的回报,那么热情消亡之后,内容创作自然会迅速消亡。社区调性建立在封闭的精英体系中,而平台增长则建立在开放的大众生态上,这两者之间注定存在冲突。
大V出逃,这一次并非偶然
对于这一次大V出逃,看到网上很多解读说「对知乎没有啥影响」,但一面是保持社区调性的需要,一面是内容生产者无法获得价值变现。在这种矛盾的激化下,大V出逃实则是一种必然。
为了保持社区的纯粹性,知乎几乎没有设置任何激励机制,用户无法通过积分、晋级等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甚至不能通过打赏等如此普遍的方式获取物质激励。但随着大V话语权的提升,仅靠分享带来的成就感无法将价值变现,知乎的内容生产者对盈利产生强烈需求。
对很多知乎大V来说,软文本身就是最为有效的内容变现途径,再结合知乎的内容推送机制,几个已经积累了一定关注者的大V通过相互点赞,就可以把对方的答案推到自己关注者的时间线上,进而利用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实现成本最低且见效最快的营销。
但这显然和知乎的商业化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在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平台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大众化内容,知乎需要鼓励新人产出好内容,不能让大V过多地把持话语权。另一方面,大V们在知乎体系之外进行流量变现,也间接会对知乎商业化造成影响。事实上,知乎的「知识营销」和大V们的变现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为了打压大V们在知乎体系之外进行流量变现,知乎作出了「限流」的改版,「为了让用户在知乎上浏览到更多的内容、有更多停留时间,在首页的内容排序由原来的关注者时间线改为随机展现的方式」,这种情况下,用户的动态不会直接出现在其关注者的时间线上,而是先推送给一批由算法选定的关注者。
许多大V的优质内容,因此只能在部分关注者的首页中展示,曝光率相较以前大大降低,这便是大V常常抱怨的“限流”。虽然知乎官方并没有承认「限流」,但这种内容推送机制确实对一部分“功成名就”的用户回答积极性造成了伤害。
商业化为什么会是知乎的痛?
2019年2月12日,知乎在App Store上线了一款男生种草社区——CHAO。根据App页面介绍,CHAO是一款定位“男生种草社区”的社区App,主要为男性用户推荐好物,并提供关于潮流单品的试用测验,知乎进军内容电商的野心昭然若揭。
近几年,「商业化」一直是知乎的高频词。2016年,知乎在知识付费领域加速布局;2017年,知乎开始大步向商业化迈进,而在进行一系列商业化动作后,商业化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官方数据显示,2018 上半年知乎营收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40%。
商业化的频繁探索,让知乎收入迅速上涨,但与此同时,知乎受到的争议也随之而来。一方面,问题中间穿插信息流广告无所厚非,但这却很大程度上割裂了用户的阅读连贯性,引起用户的反感。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群体迅速扩大,知乎的内容也“下沉”得厉害,越来越偏离精英化的社区气质导致了越来越多老用户的不满。
目前知乎的商业化体系主要分成两部分:较为成熟的模式是知识付费,据官方数据,知乎已经拥有15000个知识服务产品,5000名生产者,600万知乎付费用户人次;尚处于探索过程中的则是商业广告模式,知乎官方称为「知识营销」,即通过知识与「高精尖」用户沟通,包括注册机构账户回答问题、原生文章广告等。
进入2018年,知识付费市场开始进入冷静和成熟期,既有的用户红利已消失,行业拐点显现,知乎开始承受一定的盈收压力。2018年年底,有传言称知乎裁员300人,对此知乎公关回应称,只是相应的人员调整和结构优化。但背后的原因,可能更多在于作为一个知识社区,知乎的商业模式并不明朗。
如今知乎的用户数虽仍在迅速增长,内容也在大幅增多,但缺少大V的支持,知识付费难以撑起商业化进程,再加上信息流广告造成的用户体验直线下降,内外交困的知乎确实需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了。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