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或许,科幻不过是刘慈欣为《三体》设计的表象,褪去外壳后关乎生存乃至发展的哲理比比皆是,这一句便深刻揭示了谦虚的价值。
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互联网行业。纵观2018年互联网巨头动向,在一致调转船头进军ToB领域之外,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弱化赋能者的形象,而是以更谦逊、低调的“助手”型角色,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以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零售业为例,消费者能够感知传统商超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诸多便利,而在这背后,一度剑拔弩张的传统零售与互联网企业何以共生,也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一、第三波数字化浪潮来袭,零售业孕育新模式
上个世纪末,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就预见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迭代,数字化趋势浩浩荡荡,似乎比想象中来得更为迅猛。其中零售领域在历经PC电商、移动电商后,更是迎来了第三波社交电商的数字化变革。
从在线搜索到平台电商,零售业不断乘着数字化的东风,描绘出新的成长曲线。而当下的社交电商则与前两波浪潮存在多重差异。
本质上,社交电商更强调去中心化,因而流量逐渐向私域演化,商户也更有动力去拥抱新浪潮。具体来说,经营、运营、用户以及流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区别于传统电商钟爱的“造节”营销,移动社交电商凭借多元化的社交玩法,深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渗透力更强;在运营上,前者存在线上线下割裂的痛点,后者则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高效管理;从用户角度出发,以社交工具为桥梁,商家可与用户直连,迅速拉近双方距离,来一场更有温度的交互。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台电商阶段,商家“寄居”于平台,往往会受到流量、玩法等众多限制,而在新的浪潮中,商家则能通过移动社交触点积攒流量,建立私域流量,客户资源归商家所有,自主性得以增强。
第三波数字化浪潮带来了零售战场重新分配的机遇,步入2019年,巨头也逐渐摸清了社交电商的进化路径,并通过深度运营把握新红利。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互联网普及孕育了电商,移动互联网又为移动购物时代推波助澜,当移动社交赋予零售行业毛细血管般的用户触点时,新机遇也在业内“惊起一滩鸥鹭”。回顾2018年,已有不少“抢跑者”入局并分食蛋糕,比如永辉、家乐福、步步高等传统零售巨头,通过与腾讯智慧零售的战略合作,在社交电商的新大陆上探索更多可能。
在一路试错和成长中,巨头和商超也逐渐摸索出了迭代进化的新方案。以家乐福为例,过去5年间,用户到店消费由高频变为低频,其线下流量也应声下滑50%,随后其牵手腾讯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从购物体验、消费场景和营销模式等实现多维度升级,成效显著。据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大中华区经营利润同比劲增177%。
二、以支付为笔,勾勒全场景数字化智慧商超
面对移动社交带来的第三波数字零售革命,各平台纷纷从优化供应链、提升效率着手,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并改善购物体验。而在尊重商超自有流量池的前提下,社交巨头在连接用户和提供全新数字化解决方案更有长足之处,其中微信作为去中心化的平台,也有望助力商超重新审视线下门店的价值与意义。
从定位来看,和阿里整套数字工具和偏向自营零售的模式相比,微信提供了多套工具箱以满足B端多元且个性化的数字化需求,予取予求。
微信提供了三种层面的产品工具箱。第一层是微信生态能力工具箱,涵盖小程序、公众号等企业使用的高频产品;第二层是微信支付基础能力工具箱,提供微信支付的通用功能;第三层为微信支付行业应用产品工具箱,即基于支付服务,为垂直行业提供适配性更高的产品组合。
当然,如此大规模布局并非“豪赌”和“押宝”,而是源自腾讯去中心化的战略定位。传统商超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流量转化、活动营销、进销存管理等各维度的数字化需求,且存在较大差异性。而微信跳脱了传统ToB业务打造一站式底层架构的逻辑,以更为灵活的三层工具箱取代缺乏弹性的全套解决方案,商超可以按需取用,实现量身定制。这背后是腾讯深刻的自我认知:扮演好“连接线下服务”的角色。
任何技术甚至方法论的价值大小,都取决于能否真正落地。在打造智慧超市2.0的过程中,微信不只关注“支付”单点,更着眼于整个消费链条的数字化升级。
智慧零售源于支付却又高于支付,原因在于做好支付并不意味着终局,用户体验与经营效率等其他环节也将影响最后的成交。在阿里全新的零售模式探索中,也并非支付宝孤军深入,而是在天猫、阿里云等多面协同。反观微信,则从以下三大落脚点出发,以支付为明线,加速传统商超全场景下的数字化进程。
首先,其将电商的推荐逻辑引入线下零售场景,堪称一步妙棋。基于不同用户的偏好,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在私域流量的概念下进一步激发零售商的自主性。与此同时,虚拟货架的设定也破除了传统线下门店的SKU局限,进一步丰富商品品类、提高坪效。
而通过数字化的移动社交触点,也将快速实现门店消费者的数字化。支付即会员,商家可以沉淀用户资产,打造自己的“数据银行”;在此基础上,还能发挥数据的更多商业价值。例如针对用户消费需求设置多元化的优惠政策,通过不同商家券和商品组合,挖掘消费需求,提高销售转化。从长远意义来看,相比被动转型,商家把握资产命脉,在高度的自主性下更有助于业务的开拓,有望从单一的零售业态延伸至各项增值服务,进而以更全面的智慧零售模式提升商业潜力。
此外,以智能服务优化消费者进店采购的全链路,也是第三波数字化浪潮中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层面形成的共识。近期开业的天虹超市智慧门店便是如此。天虹联手微信,从消费者进店、逛店再到支付,进行了全链路的数字化改造,依托扫码购、热力图,疏导客流,就像旅游景区在黄金周时对游客进行客流疏导一样。无拥堵的畅快“剁手”体验,秒杀了线下零售长时间排队的顽疾。目前扫码购的单店最高使用人数占比71%。另外,微信也将助力商家探索送货上门服务,改善物流配送。
总而言之,在零售的数字化进程中,阿里、腾讯和零售巨头们探索出了风格不一、各有所长的解决方案。目前来看,去中心化、更尊重零售合作伙伴的路径,或许更能创造价值,有望凝聚成一股“润物细无声”的行业助推力。
三、“润物细无声”,微信支付的为与不为
詹姆斯·卡斯在《有限和无限的游戏》一书中写到,有限的游戏是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原本看似简单的支付功能,却在与零售的交流、碰撞中探索出了新的发展视角,拓宽了行业边界。
皓哥认为,零售业的第三次数字化革命将重塑整个零售格局,进而驱动业态繁荣,支付业务也会随之发展而跃升。
作为数字化革命的新变量,移动社交可谓在传统零售行业撕开了一片新蓝海。率先拥抱趋势的零售玩家有望二次腾飞,树立新的行业标杆。
以家乐福为例,其牵手腾讯后上线“家乐福中国”、“家乐福扫码购”等小程序,2018年积攒了3500万线下会员,双11到家订单高达12万单,单店最高订单超3000单,到家销售占比近10%。类比社交电商代表拼多多,其仅用了两年零三个月就实现了千亿规模的GMV,刷新京东、唯品会、淘宝等前辈们的纪录,且凭借社交拼团快速圈粉3亿用户。这些奇迹都佐证了一点:在市场既定的格局下,移动社交孕育着诱人的生机。
移动社交为零售业带来了爆发式增长,成功突破原有的用户触达瓶颈,助推零售业态再度繁荣。在日渐高频的零售环境中,支付业务作为极为重要的消费链路环节,也将更上一层楼。
大道至简,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与更多线下商超的合作落地中,微信支付以敬畏之心、术业专攻之态,助力合作伙伴发展智慧零售,实现两者的融合共生。
积累数十年的品牌、经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和互联网平台在线下零售中另起炉灶、大包大揽相比,传统零售企业早已摸爬滚打多年,无疑更具运营经验与市场实力;同时,线下商超的资产模式更重。这些特点,决定了诸如微信所采取的“助力姿态”将更具落地价值与发展优势,也有望规避恶性竞争造成的资产消耗,达成双赢。
另外,比起赋能者、颠覆行业的姿态,微信支付更看重自身的匠心精神。纵观近些年腾讯与产业端合作,无论是金融、汽车还是智慧医疗,通常都是将自身定位为“助手”和“工具”的角色。显然,在与传统商超合作的过程中微信也坚持了这一初心。居于幕后,潜心打磨“扫码购”、人脸识别、卡包管理、会员管理等产品,以将一半的命运托付给合作伙伴的诚意,在对B端服务的润物无声中赢得金诚合作,携手共进。
随着零售行业数字化的不断推进,战场逐渐囊括整个消费链路的优化,也对支持零售的各“超级接口”的痛点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将成为巨头之间的博弈。
零售业看似仅仅涉及“采购、售卖”两个核心,其实还关系到了如何精细化把控供应链、进销存、门店选址、获客和留存,以及各类送货、维修等伴生服务,不同类型的商店的具体诉求也不同。其间的千头万绪,十分考验入局者。随着零售数字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互联网平台需具备更强实力,以解决当下紧迫的经营痛点,提供更符合商家长远诉求和自身能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狭路相逢勇者胜,行业演进带来良性竞争的同时,微信等平台需要为行业提供通用工具与技术的超级接口,不断丰富、升级平台的智慧功能,从单兵作战进化到打好“生态战”,通过平台内部多业务的协同增强整体的服务实力。这种生存法则也预示着,只有在产业链路上覆盖越广,在技术、数据、资源、流量等多重维度沉淀越深,才更有可能满足传统零售的多维度数字化经营需求。
四、结语
从主打C端业务,再到B端共舞,微信在产业互联网战略的落地中,揭开了“斜杠”身份的神秘面纱。不过,酣战方起,微信支付只是拿到竞技场入场券的巨头之一。
在2019年提出的“智慧36行”新计划中,微信支付将继续扮演数字化助手与工具的角色,渗透至更多领域实现产业的融合共生。最终战果终将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钱皓,平梦菲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