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3年,随着恒大转型打响了房地产第一笔“永续债”,这场漂亮的翻身仗让永续债一时成为了企业的宠儿。
2017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 券预审核指南(四)特定品种——可续期公司债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业务办理指南第3号——可续期公司债券业务》,截止2018年12月24日,仅2018年永续债发行规模接近5000亿元。
在2017年通过的《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永续债属于其他一级资本补充工具,在英美法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然而我国的永续债则需要灵活变化。例如,在海外,银行永续债的主要投资方为私人银行,而目前我国的私人银行群体规模依然不够,这对城商行来说也是挑战。
(图片来源:网络)
房企上的“永续债”
没有到期之日的永续债,成就了今日的恒大。
2013年之前的恒大布局重点于三四线城市,企业效益的低迷让恒大不得不考虑转变。开发重心的转移无疑需要大笔的资金,在当时按照国内的会计准则,永续债可以被当作权益处理,而作为香港上市公司的恒大,香港会计规则又把永续债当债务处理。恒大在2013年发行了250亿的永续债,2017年6月,集团不仅完成永续债的全部赎回,还交出一份“百亿利润”中期报告,相较之前的万亿负债率,可谓是“起司回生”了。
永续债的会计模糊之处不仅促成了恒大的转型,也让更多国企、央企看到了空间。数据显示,永续债的发行主要集中于基建、交通、能源、房地产,也没有固定的券种,包括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定向工具等几类。
监管部门
细分类别
主要条件
发改委
永续企业债
连续三年盈利、净资产40%限制,主要以央企、国企、城投为主
证监会
永续公司债
债项评级AAA,净资产40%限制,除平台公司外
永续私募债
不强制评级,没有盈利、净资产40%限制,审核时间较短
交易商协会
永续定向工具
没有净资产40%的限制,其他条件也比较灵活
永续中票
没有盈利方面限制,但受净资产40%的限制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第一笔永续债,始于2013年10月由武汉地铁集团发行的 “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银行发行永续债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重大创新。
国内银行首单永续债 央妈出手相助
今年1月25日,中国银行发行首单商业银行永续债,额度为400亿元。2月20日,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公告,以固定费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019年第一期,也是历史上首次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总面额为15亿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2.45%,起息日为2月20日,到期日为2020年2月20日。
永续债的布局主要集中于去年。
2018年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3号》发布,央行称资本补充债券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满足资本监管要求而发行的、对特定触发事件下债券偿付事宜作出约定的金融债券,包括但不限于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二级资本债券。当触发事件发生时,资本补充债券可以实施减记,也可以实施转股。
3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提出要增加资本工具种类,包括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含定期转股条款资本债券和总损失吸收能力债务工具等。
2018年12月26日央行网站发布消息称,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于12月25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
2019年1月30日,财政部发出《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正式就永续债会计处理问题作出答复,“永续”之火已然燃起。
(图片来源:网络)
法律体系依然有待加强
由央妈牵头的永续债给予了城商行新的机会。面临金融监管的严格审查,银行也正在遭遇新的风暴,永续债的发行提供银行新的资本空间,然而在财政部1月30日印发的《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基础上,作为新的金融产品其依然有待各部门法规的联络与加强,包括正在进行过程当中的税收问题,统一监管问题。
新产品到来,机遇与挑战共存,在经济大环境下如何平衡杠杆,银行又该如何利用好空间去生存是此时共同的话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