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可忽视的浪潮云平台,正蓄势待发
云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还有机会成为第一名吗?
现在看到的趋势是,无论华为云、新华三,还是阿里云、腾讯云均在加大对行业云、政企云的投入,还有一大批以OpenStack、容器为核心的云厂商不断构建自己的护城河,依靠资本迅速成长。在这时候的浪潮云平台,要想做大私有云市场,不但面临强大竞争对手的压力、还面临OpenStack的技术发展和成型解决方案的压力,浪潮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在浪潮年终总结时有了答案。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浪潮云平台已经连续四年中国政务云市场第一,其2018年OpenStack中国市场增长率超过300%,业内第一。因此,浪潮云平台很有底气回答这样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浪潮云平台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浪潮信息的战略核心业务,日后将如何发展。
01
产品:浪潮云平台是什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讨论的浪潮云平台指非公有云的业务。讨论范围从客户角度划分为行业云、政企云等,按照部署方式为私有云、混合云等。
浪潮云平台包含具有大规模管理能力的InCloud OpenStack、稳定高效基于KVM的InCloud Sphere、深化多云管理能力的InCloud Manager,以及与InCloud OpenStack深度融合的InCloud K8S容器云产品,并且在2018年,浪潮云海OS上层接入浪潮IOP平台,构建了包含IaaS和PaaS能力的完整云平台。其中,核心是云海OS操作系统,云海OS是连接IaaS层硬件和PaaS层的云平台,它自从发布之后,就在不断的升级迭代中,如今的版本为5.5。
从产品特性可以看出,浪潮云平台的功能齐全,能力完备。对下,可以分层解耦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存储、HPC、整机柜、集群等硬件产品;对上承接PaaS平台和行业的SaaS平台,整合自有的大数据平台,拥有容器等能力,符合现在多种基础架构并存的、复杂的云基础设施特色;而从应用角度来说,这种齐全的云功能亦可根据客户和行业的需求,构建和管理超大规模节点、轻量级容器部署等,还拥有私有云、混合云在内的多云管理架构。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都是做OpenStack的,浪潮云平台的产品优势是什么?这恐怕要从某个技术点来说。比如在某个版本中,浪潮云平台的开发优势和技术集成优势,对代码的贡献率等都跑在了业内前列。究竟浪潮云平台做OpenStack的实力如何,可以从行业应用角度说起。
02
应用:单集群千节点
说完产品,接着来说行业,这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性。
就在前不久,浪潮云平台在广电行业构建了超过一千个物理节点的单集群,这又是中国厂商在OpenStack领域大规模部署实施的一个案例,充分证明了国内厂商在实施、验证和服务管理上的能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
浪潮云计算产品部总经理蒋永昌
物理节点超过千台太具有代表性了。这意味着解决了千台物理节点的通信问题(这方面浪潮云平台具有技术创新和突破),还意味着软件的成熟度、可靠性、稳定性均达到了一定水准,也意味着浪潮云平台这个案例进入了全球前五的行列。
如果从实施角度看,大多数行业使用几百台便构建一套云管理系统是因为OpenStack本身的产品特性决定的:规模越大,运维越难。浪潮云平台从技术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是在金融行业有案例,正准备将超过千台管理能力和高质量的代码逐步贡献到社区,共同推进业内的水准。
截止到目前,浪潮云海平台成功应用于政府、能源、电信、环保、教育、企业等,累计拥有近5000行业用户。
而浪潮云平台则坚定走OpenStack适合场景化大行业的路线,比如金融、政企行业,今年也在能源、交通行业拿下不少单子,目前正在和不少大企业做规模验证和测试,预计今年下半年将陆续上线运维。
有了行业目标之后,再结合产品的规划,浪潮云平台的未来路线图就能一目了然。
- 在云平台中结合实际场景和客户需求,尽可能的融合AI能力,比如如何让GPU、FPGA的能力与云平台相结合。
- 加速容器技术,适应更多场景,轻量级与云平台相互补充,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 争取让浪潮云平台在更多行业落地,帮助用户能将关键业务迁移到云中,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边缘业务。这一点尤其重要,代表着浪潮云平台应用的技术、行业理解、售后服务等全面的成熟,也成为集团智慧计算的落脚点。
03
生态:构建不一样的护城河
说完了产品和行业,第三点可以说生态。
生态也是所有云厂商的竞争焦点,谁拥有了生态就能占据核心位置。对于浪潮云平台来说,“生态”+“平台”是面向未来的“双轮驱动”。
浪潮云平台的生态分为多种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产品生态。包括给芯片做适配,给国产操作系统做适配,尽可能的把国内容灾备份体系、安全体系拉入到生态圈中,构建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预计到2019年下半年全面释放生态的势能。
第二个维度是与ISV共建护城河。一方面可以发挥浪潮云平台优势行业,护城河越建越深;另一方面则是弥补浪潮云平台非优势行业,也就是不懂行业的短板,重新进入几个重要的行业中。当前,浪潮云平台正在与不同行业的ISV做应用测试,全面构建生态环境。
第三个维度就是商业创新。众所周知,OpenStack行业的商业模式不少是靠项目,拼价格送硬件,然后靠后期运营和运维、服务等赚钱,利润薄弱。加上长期人力资源的投入,几乎都在亏本中,国外几个大厂都是如此。浪潮云平台希望构建自己的服务体系,与客户增加更多黏性,进入到客户的战略规划中,能用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那样就会与客户共同成长。
从生态角度看浪潮进入行业的思路也很清楚。在具有大客户属性的行业如政府、金融、通信媒体领域,主要依靠浪潮云平台自己的力量贴近客户。另一类则是碎片化的行业,也就是传统中的教育、医疗、中小企业等,主要依靠生态赋能帮助这类型企业上云。
04
必须是战略业务
从浪潮信息的战略来看,这一两年紧扣“智慧计算”这一趋势,让自己的硬件产品成为ICT世界的基础设施和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是什么,那必须是云平台了。所以,谁占据了这个战略聚焦点,谁就有可能赢得下一场技术革命的胜利。
同样可以看到,未来的竞争是平台和平台的竞争,亦或是生态和生态之间的竞争。“智慧计算”的愿景没错,可纯粹的服务器这样的硬件产品难以成为大的、通用性的平台,构建的生态也有限。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进入更多行业,成为行业中的基础设施,怎么也绕不过云平台。
可以看出,浪潮云平台是浪潮面向未来云世界连接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平台,也是生态,承载了更多战略意义。
当所有厂商把云平台当作战略之后,这竞争就愈发激烈了。
先不说公有云只说私有云领域,所有厂商都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进入,也多借助开源的力量迅速弥补技术短板,构建自己的云平台。在人才、技术、项目、产品中的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可以说,现阶段是拼战略聚焦点、拼能力和体力的时候,谁走过了煎熬期,谁熬走了竞争对手,谁能率先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谁就能往前跨一大步。
对于浪潮云平台也是如此,被旗帜鲜明的放在了战略位置,加大投入人力和研发资源,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生态优势。浪潮云平台在内部被叫做“牛鼻子”的战略项目,意思是没有这个“鼻子”,就找不到未来的抓手和牵引力。
当然,从现阶段的实力来看,浪潮云平台越来越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差异点,具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技术能力,以及拥有专属的行业,构建了自己的生态护城河。
在私有云、混合云领域的角逐中,浪潮云平台正在以一种无法被忽视的表现,发出越来越清晰的声音。假以时日,它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令人期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