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被问到,未来10年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未来10年什么不变?如果你能够找到不变的规律,就应该把所有的资源All in进去。”亚马逊CEO贝佐斯的这一番话不无道理。
纵览国内外的一流企业,似乎也都是奉行以“不变”应“万变”的成功准则,专心打磨具备长期价值的产品及服务,进而构建行业壁垒,比如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
尽管创业风口不断更迭交替,金融行业创新增多,但如今已是三十而立的平安一直没有盲目追逐风口,而始终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坚持“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的理念,以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为发展模式,聚焦“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产业,并深度应用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金融、城市服务”五大生态圈。
一、想你所想,“天降财神”打造消费盛宴
12月23日,以“在一起,财美好”为主题的中国平安“1.08财神节”正式启动,从产品种类、优惠力度都透着满满诚意。而作为“金融界的双11”,这一连办五届的活动也足以供人管中窥豹,一探平安对综合金融服务的专注度。
此次财神节,平安优选了用户青睐的“爆款”金融产品进行组合,在开辟“福禄寿禧”四大专区的基础上,推出18大爆款组合、上千种金融产品,涵盖各个领域,选择空间更大。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其还推出了“全民瓜分一吨金”的活动,用户通过“财神节”官方活动页面或登陆中国平安旗下口袋银行APP、金管家APP、好车主APP、陆金所APP等即可参与游戏,每天通过签到、互动以及分享活动页面便有机会获得黄金券和投资券,参与瓜分一吨金。
可以说,本次财神节再次创造了一场消费盛宴,以更精准、多样、优惠的金融产品,满足了用户省时、省心、省钱的金融消费需求。
正如平安集团联席CEO李源祥表示,近年来广大消费者的诉求日益多元化,不仅希望得到更多优惠,还希望省时省心地一站式购买多个产品。而这次平安财神节以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方式为依据,将用户金融财富需求更细分化,为后续的全方位满足需求奠定了精准的用户洞察基础。
优选爆款产品背后,潜行的是平安的底层科技实力。平安重构了金融消费中消费者、产品与场景之间的关系,用科技的力量给财神节续写了新精彩。
产品销售以“读心”、“攻心”为上。平安基于平台沉淀的海量消费大数据进行市场分析预测,在语音、图像识别及陆金所KYC4.0系统搭建的全方位用户画像的辅助下,既保证了财神节提供的产品能精准洞察客户之刚需,更在用户消费的前中后期都实现了优质、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同时,凭借强大的线上平台,其还设计了主账户体系,客户通过一个账户入口便能掌握所有资产信息,打破了以往金融消费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办理流程。由此平安也将完成用户、产品、场景之间的高效连接,为连年攀升的财神节销售记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皓哥认为,无论是升级综合金融服务还是主账户体系,皆源自平安能设身处地站在用户一方,“急其所急,想其所想”,由此,“财神节”并非是简单的造势和商家自嗨,而是真正塑造了平安更立体、可靠的品牌形象。
二、内外优势耦合,助推综合金融再升级
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关于外因与内因的归因理论,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研究思维模型。而在商业领域,归因同样适用。此次财神节落地的势能,也源自平安四十年外部环境走势以及三十年的内功修炼。
外部机遇释放:在经济转折时期,消费者避险意识上升,健康保障、财富保值增值等意识也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需求因此呈现增长趋势。
其一,健康险需求与日俱增。现代都市人面临太多生活压力、背负太多责任,“未雨绸缪”逐渐成为我们最基本的一项人生规划。并且,在人口老龄化以及慢性病低龄化的双重趋势之下,人们对健康的投资也愈来愈多,寿险、健康险等市场迎来快速增长。从下图艾瑞数据来看,2020年健康险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6%,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点击查看大图
其二,财富保值增值意识强化。曾几何时“负利率”还是听上去痴人说梦的传说,但在如今的经济下行的环境下,人们不禁也要开始忧虑起自己的钱袋子。下行周期让人厌恶风险,更关注手中资产的健康程度。据平安银行私人银行《2018高净值人群财富安全感报告》显示,55.22%的人关注财富增值。也就是说,随着财富和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国民在理财方面追求更高的安全感,对资产配置需求也更多元化,用以对冲市场风险。这些客观的外部环境变化,都刺激了整个金融消费市场的发展。
内在优势沉淀:面对行业两大增长趋势,平安“全军出击”,通过产品、科技、用户三方协同,赋能以财神节为主的创新金融服务落地。
围绕大金融资产、大医疗健康为两个主轴,目前平安的业务已辐射至金融业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同时提供保险、银行及投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企业,产品线齐全,堪称“一条龙服务”。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基于多年的探索与沉淀,平安财神节才得以千款产品齐上阵,包括平安银行“成长系列”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安人寿零钱保等精选爆款,综合金融模式日趋成熟。
科技决定了一家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这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尤其适用。平安深谙这个道理,把科技作为金融业务的内生动力,从以传统金融为核心的1.0时代,成功过渡到科技赋能传统金融的2.0时代,最终朝着3.0的开放式互联网金融平台稳步前行。
以此为宗旨,平安在过去十年已累计投入500亿用于研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核心技术,深度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两大领域,帮助核心金融业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体验,强化风控,不断提升竞争力。同时,通过输出创新科技与服务,搭建生态圈与平台。有了科技创新精神,大象亦可起舞,这也是为什么平安能在财神节上大放异彩,在AI助理、智能理赔、智能网点的基础上,提升寿险、产险、银行运作效率,推出更具市场针对性的复合金融产品。
简而言之,平安以产品、科技为地基,经过时间积累逐渐搭建起一座庞大的综合金融帝国。这样的成长历程虽然难以复制,但对于行业而言无疑是倍具参考价值的。
三、重构金融消费,行业下半场“在一起财美好”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大千。财神节的表象之下,寓意着平安的战略迭代与升级。平安在开启3.0时代之后,未来也将挥起行业下半场发展与较量的指挥棒,决断一方。
正如冰山之上的外显部分,用户体验往往最为直观。不断升级迭代的平安能让用户享受到更为极致的金融消费体验。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客户价值。而平安从保险业务起步,自我迭代,构筑了保险、资管、银行等综合金融服务框架,覆盖面不断扩大。不仅把握了金融科技的发展浪潮,还在技术、产品的集中统一下,针对C端/B端客户不同的需求快速反应,带来全新的金融消费体验。
前面我们提到的此次平安财神节的两大亮点——综合金融产品和主账户体系,就是平安在用户体验优化上的一次成功践行。通过企业内部产品的全渠道打通,让客户享受到保险保障、投资理财等一揽子专业综合金融服务,免去咨询多家机构、打理多个账户等麻烦,而此类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也将吸引更多用户,形成流量的滚雪球效应。
通过此次活动,平安将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长期能得到更为清晰的消费者画像,不断丰富、完善金融产品线,夯实领跑者地位。
一方面,新需求孕育着新市场。在平安以更人性化的综合金融产品与服务,精准触达用户五花八门的个性化金融产品需求时,其主账户体系也能覆盖用户更广阔的生活场景,架起用户和平安财险、寿险、理财等业务线之间的桥梁。因此,在交叉销售的基础上,平安将进一步强化商业变现能力。
另一方面,依托庞大的销售数据,平安得以分析市场的金融消费偏好趋势,越来越懂用户,反哺后端金融解决方案的创新,进而提高用户的认同度与好感度。平安的护城河,愈发深不可测。
最后,之于整个行业,平安所引领的综合金融升级,也将快速推动金融服务机构进入下半场的较量,要求行业竞争对手进一步强化产品整合能力,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无论是在“+科技”还是“+生态”赛道上,平安始终一路狂奔。而作为头部玩家,其隐藏在财神节中的前进方向,也将深刻启发行业的其他玩家:金融行业的下半场将从单品竞争过渡到全品类、全生态的竞争。一来,各业务间需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用更完善的金融服务培养忠实用户;二来,综合生态也将延伸产业边界,为企业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这种新的竞争维度将倒逼行业上演一出“良币驱逐劣币”的好戏,产生良性竞争,行业资源趋优集聚,激发出更多的行业探索和创新,不断强化金融机构的服务实力,最终也将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在供需一体的蓄能下,金融界的消费升级浪潮,也将更加来势汹汹。
四、结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金融行业,与其空怀壮志,倒不如像平安一样脚踏实地、付诸行动,实现从0到1的突破之后再构建顶层设计,放眼更高的战略目标。如此一来,平安的“金融+生态”愿景也将水到渠成。
作者:钱皓,平梦菲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