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Facebook发布了《2017年Facebook旅游行业海外营销手册》。手册中有一句话令人瞩目:
Facebook是刷屏时代的最佳广告平台。
这句话把主语换成“社交媒体”可谓是放诸全球而皆准。作为界面的媒介,它作用于信息生产、阅读、复制、编辑等生产环节,同时承担着连接用户、沟通情感、维系社交环境等作用,并且对人类设计、使用以及抉择等具体行动的开展造成的影响。
在中国,微博同样是刷屏时代的最佳广告平台之一,它也在通过一系列手段重塑旅游行业。让旅游用户,旅游红人,旅游目的地,旅游周边服务以及各地旅游局等生态元素结合在一起。
社交媒体对旅游行为决策、广告决策的投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社会公共效益层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平台的进化
早在2011年,Facebook就在社交旅游探索,那年Facebook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门与旅游品牌保持业务联系的团队。2012年10月起,Facebook甚至还挖来了Expedia亿客行的员工担任全球旅游业务负责人。
早期的社交旅游更多只是根据大数据对用户进行广告投放。比如说在2014年,Facebook内部津津乐道的一个案例就是,酒店预订服务应用HotelTonight通过Facebook的移动应用的下载广告,当日预订点击安装量曾翻了十倍。
社交旅游产业最早的功能几乎只有2种,不管是内容和营销都很初级。
1、在内容层面,给用户旅游目的地灵感启发,但这些内容往往不是专业旅游博主生产的,只是普通旅游用户无目的、无意识的记录。
2、在营销层面,帮助旅游广告主精准投放广告,广告投放的形式也相对比较简单,只有图文,视频内容比较单薄。
经过多年发展,社交旅游已经从早期的纯大数据精准投放,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这和微博在中国市场的探索密不可分。
Facebook常旅客人数将近5亿,微博的旅游兴趣人群大概在1.94亿左右。虽然说从绝对人数来看微博并不占上峰,但是微博在内容生态、KOL生态以及MCN生态的建设上并不输Facebook。
1、内容MCN化
内容MCN化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大批专业的旅游内容生产者诞生,这些旅游博主的身后往往有MCN机构扶持。
微博上,MCN培育旅游KOL时形成了“筛选签约、细分定位、内容规划、多平台运营、个人品牌建设、商务变现”的全套培养孵化流程。这类MCN滚雪球式的红人培养速度,让微博的旅行内容天然形成了竞争壁垒。
如今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旅游内容除了旅游用户自生产内容之外,更多则是旅游博主生产的专业内容,这部分内容才是头部内容。
2018年,微博上旅游旅游领域MCN签约数量就高达到69家,达人签约MCN的数量达到1056个。专业旅游内容的增长,养成了用户使用社交媒体发现旅行内容的阅读习惯,这也是微博强于Facebook的地方。
2、决策KOL化
垂直领域大V们的意见对于粉丝们的旅游决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管是Facebook还是微博都在呈现这样的趋势。
微博上“@旅游约吗”、“@北石同学”这一批旅游大V不必多说,各地旅游局甚至都需要在Facebook或者微博开通账号“KOL化”。像湖南旅游就在以微博、Facebook、Twitter为核心的全球六大知名社交媒体平台全覆盖。仅Facebook一个平台,就收获了50多万粉丝,微博则是有近50万粉丝。
用户阅读KOL的内容一方面是纯粹是为了内容消费,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旅游决策。
3、创意视频化
《2018年微博旅游白皮书》数据显示,从今年11月微博上旅游用户发博类型占比来看,视频内容从2018年2月的19.83%上涨到了27.26%——这对广告主、创作者来说都是一大利好。
广告主需要用视频内容丰富动态创意广告,让社交原生内容转化率更高。纯图文往往很难展现全面,视频化才能给用户更直观的感受。
微博上,2018年旅游短视频创作正在呈现爆发的态势,周双更旅游短视频节目超过227档,已有42档头部节目成功接入微博的酷燃视频。短视频内容加上专业的长视频内容让视频生产让孵化了一批高质量IP节目,这也是微博目前相对更强的内容。
Facebook目前只是为用户提供了视频内容表达形式,这块形式比较丰富,比如全屏画布互动视频、图片变视频等等,主要是给广告主、内容生产者提供相对丰富的富媒体策略。微博则是更注重内容生产,以及跨界互动IP化。
二
生态的建设
社交旅游内容生态的建设可以形成完整的内容、广告、用户的流量循环。这个循环跑动起来之后,会把用户、旅游KOL、广告主甚至是旅游目的地都圈进游戏之中,获得各自的收益和价值。
1、对旅游用户来说
《2018年微博旅游白皮书》数据显示在微博上,旅游兴趣人群主要以高学历的90后、95后为主。其中90后比重高达29.02%,95后比重则是高达23.91%。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生产、消费旅游类内容目的无非就是记录生活、策划旅游。
微博上图文+视频+直播的形式,则是形成了沉浸式原生内容的体验,从主动搜索到无意识浏览,高度相关的广告能够让他们花更少时间和精力去规划旅程。沉浸式的转化广告也能够帮助用户直接在社交媒体上下机票、酒店的订单。
用户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渗透入人们旅行灵感、决策、记录、分享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微博上,用户甚至在出现旅游事故时通过微博维护自我权利——去年的“青岛大虾事件”就是微博用户爆出,最终媒体跟进得到监管部门重视最终完成整改的。
2、对旅游KOL来说
内容生产-粉丝积累-广告收益的良性生态循环,让旅游KOL们能够持续丰富内容创作,真正有利可图。
像微博旅游头部用户(粉丝规模>2万或月阅读量>10万的用户)在2018年有了极大程度的成长。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头部用户数量增长了100%,多媒体发博量则是增长了105%,日均阅读量则是增长了56%。
头部用户们不仅仅在微博上凝聚了粉丝,还获得了广告主的青睐,可以通过生产图文、视频原生内容的方式获得广告收益。微博旅游的KOL生态,恰恰正是Facebook所不能比拟的。
3、对广告主来说
不管是航空公司、酒店还是线上旅游服务平台,可以跨越设备和复杂的接触点,呈现给用户需要的广告信息。
比如说定制化行业标签。借助深度挖掘社交和服务大数据,提炼挖掘出出国、周边游、亲子游,春节返乡人群亲子游等标签,这把旅游用户进一步细分,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信息。
根据微博大数据显示来看,亲子旅行搜索总量、搜索增幅排名均靠前,度不断攀升。3/4/5月“亲子旅行”微博搜索量进入波峰状态,显示出微博成为亲子旅行的前期决策平台。出行方式上,周边自驾游和长线跟团游成为主流。这一系列信息对广告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信号,可以让广告主投放广告时更加有的放矢。
除此之外,广告主还可以可使用智能动态创意系统,根据旅行用户的状态变化,投放符合其需求的广告内容,在旅行用户在准备出行计划时,推送目的地信息;旅行用户到达目的地之后,推送酒店及本地服务信息,持续跟进旅行用户在旅行中的状态。
三
价值的统一
社交媒体甚至在旅游业正在推动实现用户价值、媒体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的统一。微博社交旅游生态的建立,让旅游成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生意。微博的用户价值、媒体价值、社会价值,在商业化步伐加速后,同样实现了很好的平衡。
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在前文已经有了大量阐述,而媒体价值、社会价值才是社交媒体最核心的价值。
“带着微博去旅行”已经成了中国社交媒体历史上的品牌IP,它已经成了每一年现象级的用户参与社交事件。旅游政务微博的存在更是带动了社会公共效益。
各地旅游局之所以要在微博、Facebook上开通自己的社交账号,目的就是要传播当地文化,让公众全面了解当地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局开通政务社交媒体,一方面在辟谣时可以形成上下联动的层级网络,使得官方声音传播的范围更广,能辐射更多的公众,还能从挤占谣言的生存空间和土壤。
各种旅游事件让网络舆论已经向秒速传播发展,比如旅游被宰等等,触及网民痛点的问题基本“发布即传播”,旅游政务微博的存在则是可以推动相关部门跟进事件,让问题及时得到妥善解决。
一手带动商业价值,一手创造社会效益,这也正是社交媒体对旅游业最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