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片萧条的中概股市场,优信成了一支新的“妖股”。自12月6日“官宣”了与淘宝的合作之后,在没有任何业务数据支撑的情况下,不到十天飙升的股价就一度超过了低点的3倍以上,令业界颇为咋舌。然而在跟风入局的参与者之外,也有媒体指出这一突发性增长背后的异常和隐忧:在缺乏能够支撑稳定现金流的业务模型的情况下,优信承受着并不宽裕的现金储备和大量的债务与资本退场压力,对于资金的强烈要求,使这次暴涨背后显得更加“妖”。
合作只为催生新“妖股”?
自6月底上市以来,优信的股价就始终处于“跌跌不休”的过程中。尽管上市时宣称自己为“中国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但由于上市对企业信息透明化的需求,优信金融占比过高、单车交易收益过低、收益模型不完善等情况都在持续被曝光,也让其越来越多被称为“披着交易外衣的二手车金融公司”。截至12月4日,优信股价盘中最低跌至2.81美元,较上市发行价9美元已经跌掉了近7成。
而优信对扭转这一认识也在不断做着努力,正如此次与淘宝的合作。在对外合作的新闻中,优信宣称将与淘宝在二手车B2B、B2C、金融、供应链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此前在Q3季报新闻中,优信也强调了C端业务的比重提升和营收增长,再加上此次与中国最大C类电商的合作,无论是从流量上还是从想象空间上,优信“二手车电商平台”这一定位都抱住了新的“大腿”,股价有所抬升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对此次合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却能发现这一合作其实并不如看起来这么美好。多家媒体撰文指出,优信并非首家入驻淘宝的二手车电商,不仅有先前合作的车置宝争夺流量,还有阿里直接投资的大搜车,更有海量二手车商自行开店,在并未巨资购买头部广告位的情况下,淘宝能够为优信带来的流量依然存疑。同时优信作为交易信息平台并不掌握相应车源,展示车源依然存放在线下二手车商手中,即使能够在淘宝展开交易,线下参差不齐的体验也难以承载相应服务,双方合作实现1+1>2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意味着,此次合作名义上的意义高出了实际应有的价值,因此不少业内人士猜测,这次合作更像是为了抬升股价的造势,是“优信在淘宝上开了个店”。
资金紧张下的“求全之策”
既然只是为了炒股价而生的一次“开网店”,优信却拉来了淘宝高管在阿里共同召开发布会,声势颇为浩大。请淘宝这种行业巨头为自家站台,远非投放广告一样简单,优信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淘宝的投放合作,与其共享自身业务数据的合作筹码想必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什么让优信下这么大本钱只为了拉升股价?仔细分析优信近期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结构就能发现,资金紧张可能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在股票解禁期和可转债双双临期的情况下,靠合作大幅拉升股价可能是优信的“求全之策”。
优信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2B业务交易量为91,844辆,同比下降8.5%;2C业务的交易量增加至129,465辆,同比增长53.2%,C端业务成为主要业绩提升强调的部分。其中金融交易量达到60,131单,占比达到46.4%,远超出国内二手车市场8-10%的平均金融渗透率,已经接近了成熟二手车市场美国53%的金融渗透率。同时金融服务费率也从去年同期的6.1%上涨到6.9%,导致金融业务以4.736亿元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54.8%。相较于2016年的38.1%和2017年的48.4%,优信可以说毫不忌讳金融业务在自身营收构成中日益提升的支柱地位。
然而这也为优信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并不理想的有限空间。以车商作为主要线下载体、放言已经覆盖“全国超10万车商”的交易业务量增长空间受限于车商本身;几近触顶的金融渗透率难以提升,在普惠金融不断推广、费率难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也限制了核心业务金融的增长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优信的增长空间几乎一眼就能望到尽头。
然而开销却并非如此。国内二手车平台市场尚未完全进入寡头时代,几家互联网二手车平台仍处在激烈的竞争中,市场营销开销巨大。以财报中的销售与市场开销(内含广告投放)为例,2018年优信Q1-Q3此项开销分别为6.33亿,6.09亿和7.55亿,而2017年的同期则为5.03亿、4.65亿和5.41亿,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25.8%、31.0%、39.6%,增长速度不断提升。以此计算,再加上在二手车交易旺季的Q4,优信开始了新的一轮广告投放,其Q4销售及市场费用将更高。
然而优信现有的资金难以支撑这样“持之以恒”的开销。以Q3财报数据计算,优信单季亏损5.94亿元,账面现金及等价物加短期投资共约12.58亿元,短期债务6.05亿元,折合账面可用资金剩余6.53亿元,而这一数字仅仅能够填补Q3的市场开销。随着Q4广告投放及营销费用增长,账面亏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再加上明年即将到来的Q1二手车交易淡季,以及明年6月即将到期的一笔来自银行的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可转债,优信的资金压力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
这种极端紧张的账面情况,显然将对已上市的优信财报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同时,上市将近半年,股票解禁在即,诸多早期投资者亟待退场,一旦抛售量过大,共同造成的后果将导致已经跌入低谷的股价直接崩盘。因此,一次拉升股价的“合作”成为优信非常紧迫的选择。
能否求“全”,市场说了算
优信在此次合作中的获益其实显而易见,拉升股价一方面能够有助于投资者以优渥的价格退场获取收益,避免可转债到期后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高达15-20亿的市值能够寻求增发的可能性以用于资金救急,甚至不排除推动股价抬升散户入场后“割韭菜”的可能。然而这些可能性,在市场的面前,都表现得并不乐观。
想要实现增发,优信需要获得来自资本市场的认可,然而以优信上市4天即破发,5个月市值缩水近7成的往期资历来看,资本市场对这位“中国二手车电商第一股”的印象并不好,加之其与淘宝合作的C端店铺开业两个月销售仅数十单、B端入驻拍卖的多个地方分公司交易量为0的惨淡业绩,此次合作能够带来资本方多大的信心可能并不好说。
想要投资方体面退场,避免可转债带来的压力,则根据协议优信明年6月股价需要达到9.8美元左右的高度。这一数值对于自上市以来就“跌跌不休”的优信来说,几乎可望而不可及。即使同淘宝这样重磅合作对象共同打造的“妖股”,也最高位也停留在7-8美元,而随着几天后解禁期到来,无论早期投资者离场带来多大程度的股价下行影响,是否会带来恐慌性抛售及股价暴跌,都会让优信与期望的目标股价渐行渐远。
从市场层面来说,优信已经为股价做出了最大程度上的努力。然而早期业务的积重难返,资金储备的捉襟见肘,以电商身份上市的尴尬处境,都让优信未来的发展空间日趋暗淡。(科技虫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