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苹果HomePod明年在中国发售,能争得过阿里、小米、百度们吗?
万能的苹果最近似乎不灵了,一方面,公司市值从万亿美元降至8000亿美元,公司市值排名从第一跌至第三;另一方面,今年秋季的新款智能手机产品iPhone XS、iPhone XR频频传出销量不佳的新闻,苹果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竟然很罕见地向用户推送促销广告,iPhone XS Max则陷入信号差问题的传言,IDC的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苹果手机出货量仅位列全球第三,被华为超越。
苹果身上笼罩的光环,正在一步步褪去。
最近,苹果中国官网上架了国行版的HomePod音箱。官网消息显示,HomePod将于2019 年初推出,有白色和深空灰两种颜色,售价为2799元,用户可单独购买AppleCare+,售价为329元,购买后将可获得长达2年的技术支持和意外损害保修服务,需要运行 iOS 12 或更高版本的 iPhone 5s 或更新机型,支持Apple Music。
一款智能音箱产品卖2799元,这一举刷新了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新售价记录,不过,谁让它是苹果呢,正如苹果前CEO约翰·斯卡利提到的:“苹果已经不再是一家创新的科技公司,它正在变成一家奢侈品公司。”既然有“奢侈品”的成分在,比市场上同类产品售价高,就不足为奇。
但苹果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HomePod是“外来者”,中国本土已经有非常多的智能音箱产品,这里面不乏阿里、小米、百度、京东、网易、华为等多家科技巨头公司,苹果的HomePod能争得过这些中国本土的科技巨头吗?
中国本土市场竞争激烈
早在HomePod还未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中国本土智能音箱市场的竞争就非常激烈。
中关村在线的数据显示,智能音箱类产品有67款,某电商平台上搜索“智能音箱”关键词,结果显示共有1920件相关商品。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国内智能音箱厂商共有五类:
第一类,互联网公司阵营,如小度智能音箱(百度旗下)、天猫精灵(阿里旗下)、京东旗下(叮咚)、腾讯听听(腾讯旗下);
第二类,在线音乐平台阵营,如酷我S7(酷我音乐旗下)、网易云音乐MB1(网易云音乐旗下)、kugou潘多拉(酷狗音乐旗下);
第三类,手机厂商阵营,如小爱音箱(小米旗下)、华为AI音箱(华为旗下);
第四类,硬件厂商阵营,如JBL go smart(JBL旗下)、漫步者 MA1(漫步者旗下);
第五类,互联网公司自有品牌+OEM厂商阵营,如小Biu智能音箱极智版(苏宁极物旗下)、京造小易(京东京造旗下)、网易智造易魔方蓝牙音箱(网易严选旗下)。
除以上列举的产品外,知名/不知名的智能音箱产品亦非常多。产品售价从89元——2000不等,大多数都在500元以内。
中国智能音箱起步的时间并不晚,2013年就有相关厂商陆续推出智能音箱产品,不过这个时期的智能音箱产品只能算是1.0时代的产品,它能为用户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有限,支持蓝牙连接、支持播放音乐,非常初级,现在的智能音箱算是2.0时代的产品,它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具备一定的AI能力,能够理解用户的语音内容(需要普通话相对标准),另外,在相关功能上也完善了许多,比如语音购物、语音对话等。
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之所以都押宝智能音箱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智能音箱产品是巨头公司AI战略检验的重要落地产品,AI到底行不行?智能音箱的表现水平就能够及时体现出来。
相比较苹果卖硬件赚钱中国本土巨头们更看中AI,由此而引发的竞争自然就很激烈。
HomePod的优势
尽管有众多本土的“地头蛇”在,但这并不妨碍HomePod的存在价值,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在。
首先,来自苹果的品牌背书。“苹果出品,必属精品。”很多时候苹果并未辜负业界对它的这种褒奖,从iPod到iPhone,再到Apple Watch、AirPods,苹果的产品线并没有华为、小米、三星等厂商这么复杂,但苹果的每一款产品确实都做的非常精致,业界口碑也不错。
HomePod第一个优势就是有苹果的品牌背书,用户对苹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信任度比较高,Apple Watch、AirPods在国内就获得不少用户的簇拥。HomePod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是完全从零开始,它首先就能够吸引果粉们的关注,而中国市场的苹果用户总量早就破亿。
有了苹果的品牌背书,就意味着即使HomePod的价格远超市场上同类型的智能音箱产品,但人们仍然有可能因为是苹果的产品而接受它。
其次,成熟的零售渠道。很多国外的科技公司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零售渠道方面不够成熟。苹果在中国既有自己的官网,同时也有Apple Store App,另外,苹果还与天猫、京东、苏宁、国美等零售渠道也有过合作基础,线下方面,苹果在全国各大一二线城市拥有42家Apple Store 零售店,其中多家零售店都是位于该城市人流量较大的黄金地段。
HomePod一旦在国内上市后,能够很快在这些零售渠道上线。产品本身好坏是一回事,有足够多的渠道愿意帮你卖是另一回事。
另外,苹果需要感谢小度音箱、天猫精灵、小爱音箱等中国本土智能音箱厂商所做的铺垫,百度指数显示,最近90天内,“智能音箱”日均搜索指数为775次,小度音箱、天猫精灵、小爱音箱们在前面不断推动用户对智能音箱的认知和使用习惯,有了这个基础,HomePod所面对的就不是一个空白市场,而是用户习惯已然成熟且行业增速非常快的领域,这意味着当苹果向用户介绍HomePod(或者看到HomePod广告)的时候,用户对HomePod不是“懵逼”的状态。
HomePod的劣势
有品牌背书,也有自己的零售渠道,市场环境和用户认知度也还不错,HomePod是否可以就此一骑绝尘了呢?显然不是,在众多优势背后,HomePod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1)竞品早就领跑。天猫精灵在2018年7月宣布,天猫精灵累计全渠道销量突破500万台,距离天猫精灵上线才1年不到的时间。小度音箱、小爱音箱的销量也均已超过百万台。
HomePod从第一台开始卖的时候,竞品们早就开始领跑。
(2)HomePod不够接地气。HomePod的连接对象是Apple Music,其与QQ音乐、酷狗音乐等在线音频产品的连接方式是“隔空投放”,类似于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在智能电视上的“投屏功能”,需要用户手动操作,而不是直接用语音唤起。
国内用户早就习惯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我音乐这类数字音乐平台,而不是Apple Music,HomePod竟然不支持这些第三方平台的客户端(“隔空投放”太麻烦)。
另外,Apple Music也是付费应用,用户只能免费试用3个月,试用完后就得按月付费,根据Apple Music介绍,试用期结束后,个人10元/月,家庭(最多6人)15元/月,大学生5元/月。
用户使用小度音箱、天猫精灵、小爱音箱等国内智能音箱产品的时候,还能够免费收听部分音乐,但是到了HomePod这里,却需要每个月再支付一笔音乐收听费用,用户显然不乐意。国内用户在数字音乐付费方面,仍旧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腾讯在线音乐付费用户2490万,付费率3.8%,这个付费率并不算高。《金融时报》报道称,Apple Music订阅用户数量已经增加到了5600万,但这是全球市场,而不是中国市场,听音乐,中国用户更爱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我音乐。
买HomePod的话,不仅要买硬件,还要买软件,这就大大刷掉了一波用户。
(3)鸡肋的Siri。用户唤醒智能音箱的主要方式是语音助手,小度音箱、天猫精灵、华为AI音箱背后都有各自的语音助手,HomePod的语音助手是Siri,可Siri有着非常严重的硬伤,即它对中文语义的理解方面与百度、阿里、华为相比并不占优势,相反,Siri经常会因为理解错误而闹出笑话。用户在购买HomePod之前,也会担忧Siri对中文的理解问题。
价格方面,HomePod与中国本土智能音箱品牌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小度、天猫精灵走的路线时“低价”,而HomePod明显有点儿“奢侈品”的感觉,不过,它本身就是吸引苹果用户而不是全网用户,这个价格就是专门为果粉准备的,至于最终销量会有多少,反正能卖出去就能赚钱。只能说HomePod真实是一款苹果洗粉的好产品。
在营销手段和手法上,中国本土厂商远远超过苹果,而智能音箱又不像手机是必备品, HomePod要想跟iPhone一样在中国获得成功,机会很渺茫,对手的实力都很强,苹果的“稀缺”光环又在消退,人们不再对苹果的产品盲目崇拜,理性心理下,苹果真没优势。
文/郭静,科技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