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虫武器狂想曲
玩过《瘟疫公司》游戏的人都知道——虫子,是不可能被真正战胜的!
因为昆虫之间的传染力很高,一旦昆虫被感染,病原体的传染力和突变性就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加速瘟疫扩展的速度,几乎无解。
如今,游戏中的情节居然成功打破次元壁了。一个美国科学家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局(DARPA)正在开发昆虫武器。可以通过昆虫向田野里的粮食作物,散布转基因病毒,导致敌人的粮食减产或绝收。
听到这里,很多脑洞大的盆友想必已经脑补了好几季的战斗剧情。
那么,末世真的要来了吗?
人类末世or科学黎明:美国昆虫武器的AB面
先来说说这个引起巨大争议的美国“昆虫武器”,究竟是个什么物种。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声称,该研究旨在解决美国的食品供应问题,通过昆虫将一些保护性基因传递给植物。昆虫携带着能够编辑染色体的病毒,能够感染特定的作物,主要载体是叶蝉、蚜虫和粉虱,目前已经开始在玉米和番茄身上试验了。
一旦气候或环境出现重大威胁,就可以通过昆虫来保护粮食安全。
听起来似乎很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毕竟虫子们担任大多数植物的“首席繁殖官”已经几亿年了。
不过这里面却有着一个巨大bug,那就是通过编辑染色体来改变植物的特性是非常缓慢的,必须通过数个世代的基因传递,才能够带来稳定可见的收益。
在这漫长的实验期,我们如何确定这种技术不会被滥用呢? 毕竟昆虫只是一种运载工具,最终的效果取决于他们携带的药剂。因此,被用来散播阻止种子生长的药剂在技术上也是完全可行的。一旦那些易受感染的农作物中招了,将直接导致敌人的粮食减产。
其实,关于利用昆虫来帮助战争的思路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比如古罗马时代,就曾经在战斗中大量使用用蜂箱或蝎子制作的炸弹。纳粹的科学家也曾经想要创建一种携带疟疾自动飞往美国的蚊子,并对集中营的受害者进行了疟疾感染实验。美国陆军在1955年也将60万黄热病蚊子释放到格鲁吉亚。
更为严肃的是,一旦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盒”,即使它们的创造者,也很难完全控制虫子们的走向和传播速度,让昆虫病毒感染事件变得彻底不可控。
把昆虫当做生化武器,可能吗?
昆虫生化武器,听起来真是一个科技恐怖故事的完美开头,但靠它搞事真的可能吗?
目前看来,还真有点难。
首先,是病毒的传播门槛。技术发达的国家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检验检疫,防止其他地区的物种入侵危害生态。而昆虫又往往很难携带很复杂的涂装或设备,很容易防范和杜绝。
另外,是薄弱的生存能力。昆虫虽然繁殖能力很强,但它对生存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昆虫本身的抗寒性就比较差,所以南方城市千姿百态的虫子总会令北方同学大开眼界。一旦抵达别的区域,就很难再发挥攻击性。
这就涉及到了生物武器的攻击收益。相比起其他类型的武器,无论是散播瘟疫,还是粮食减产,成本和操作难度都很高。非要操作昆虫来实现削弱敌方力量,似乎有点舍近求远了。
更重要的是,各国生态早就被贸易全球化紧紧捆绑在了一起,若是昆虫武器在释放过程中产生变异,波及的是每一个人的生态环境,并没有谁可以做到真正独善其身。
比如美国DARPA的昆虫生物武器研究,目前就为防止滥用设置了防火墙,项目由大学进行主导,并采用了极高标准的公共透明度来监管。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和经济的高度交流,都将使国家关系走向合作而非暴力。想象一个无处不在、难以防范又攻击力强大的昆虫武器,带来的心理刺激还是很强烈的,但大可不必过于紧张。
未知的种子,才是解锁人类未来的钥匙
虽然昆虫生化武器是个伪命题,但利用昆虫保护农作物的思路,倒可以给我们一些其他方面的启示。
比如说,从仿生学的角度,为一些技术难题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就在根据一种北美东部常见的跳蛛,发现其弹跳能力十分强悍。从一个点弹跳出去的距离能够达到身体长度的6倍以上,远超于人类,从而设计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微型仿生机器人。
研究人员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跳蛛跳跃不同距离和高度的每一个细节,采集了大量数据用于设计和训练微型仿生机器人原型,以便未来能够被部署到位置的环境中代替人类完成任务。
康纳尔大学的研究者也通过记录白蚁的生活方式来训练微型机器人群体,他们发现白蚁群内部分工明确,有些负责探险,有些负责居家维护,通过分析其行为参数,可以让机器按照人类理想的蓝图来建造房子。
为了细致入微地观察昆虫,科学家们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甚至组织了一批公民科学家和小学教室,跑到许多田地里架设了收音头。一旦听到嗡嗡声,就知道蜜蜂来了,再进行观察。希望借由蜜蜂的飞行能力,提升当前飞行器的空气动力性能。
而堪萨斯大学的科学家甚至化身绝情谷底的小龙女,每年抓捕1000只左右的帝王蝶,在翅膀贴上橡皮大小的标签。在它们从加拿大迁移到加利福尼亚的时候,希望沿路的人们抓到之后,能够把信息回报给他们,从而获取帝王蝶的迁移路线。
生物时代:昆虫武器带来的真正冲击是什么?
总而言之,科技的进步,很多时候就像砸到牛顿的那只苹果一样,来自于一种非理性的直觉和灵感。观察生物就是这样一场帮助我们跳出已有的逻辑链条,了解复杂现实世界的大型试验场。
未来,昆虫武器可以带来的最大影响,或许并不是其自身缔造的,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由其衍生出的“机器昆虫”,会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那些人类所无法触达的领域。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对昆虫等生物的刻板行为进行模拟,可以更快地交付给机器人工程性的智能。比如装载上碳纤维翅膀,在倒塌的建筑物或狭小的空间中飞行、搜寻幸存者,用于灾区搜救行动和环境监测等。
第二个影响则是数据垄断带来的技术差异化。整合单个昆虫反馈回来的大量数据(例如前面提到的帝王蝶标签),能够推动农业企业在害虫防治、提高产量、植物保护等AI程序上具有更多的可预测性。
更多的还有组合应用动物行为学和认知学等知识来做决策,发现昆虫与生态链之间不可见的关联等等。
所以,回归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们观察昆虫,犹如聆听造物主的箴言。技术越昌明,越需要以审慎的态度来对待。而不是用野蛮激进的行为,将昆虫和人类的世界都搞得一团糟。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