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趣头条上市后首份财报,下沉市场流量巨头身影渐显
趣头条于本月12日公布了上市之后的首份财报,今年第三季度趣头条实现营收9.773亿元,同比增长520.3%;净亏损为10.334亿元;三季度趣头条日均活跃用户为2130万人,同比增长229.0%,环比增长69.1%。日活用户平均日花费时间55.9分钟,同比增长64.4%,环比增长18.9%。
趣头条本季度在营收实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亏损扩大,不过要考虑到该季度10.334亿元的亏损中,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在当季入账了高达7.3亿元的股权激励费用,此笔成本在三季度一次性计提,之后在四季度就不会出现了,情况就显得不那么糟糕了。该季度趣头条的营收成本为1.538亿元,其中主要来自内容采购成本的增长以及内容员工数量的增长,这意味趣头条正在持续加强内容方面的投入,而这部分的成本目前来看只占小头。销售与营销方面趣头条在本季度的支出为10.45亿元,这意味着趣头条正在对商业化进行大量投入。
除了财务数据之外,较为可喜的数据来自于业务数据,本季度趣头条的活跃用户同比增长两倍多,用户使用时长行业领先,用户登录率高达95%。趣头条的运营模式在当前市场上较为独特,其采用了游戏化的积分运营机制,使得趣头条能够以较为低廉的成本在两年多时间崛起,这在流量和用户获取成本日益昂贵的移动互联网上,实属是一个难得的案例。
趣头条从上线之后就能够建立起规模化营收并将其持续进行放大,2016年上线当年趣头条营收为5795万元;2017年营收5.2亿元;2018年上半年营收7.2亿元;2018年三季度营收9.773亿元。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在于,趣头条独特的运营模式已经过实践检验为有效,其较快的增长速度是可以被感知的,之所以要在销售与营销方面不计亏损进行大举投入,正是要在高增速的基础上加速构建商业化体系的努力。趣头条的高速增长能继续保持下去,则目前所投入的成本将迎来边际效应而出现递减。当前趣头条对高增速有确定的预期,因此敢于投入。
趣头条做的是移动流量的增量市场,巧妙地绕开了BAT等流量集中平台,避免向他们支付高昂的成本,利用积分运营体系将那些从未成为移动用户的人们拉了进来。这些人虽然多分布在三线以下市场,但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却未必更低,购买力也未必低下。恰恰相反,这个三线以下的增量市场由于开发难度较高,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其内容、社交、娱乐、电商等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激发,若能有成本较为低廉的方式将这个市场开发出来,其商业潜力将不可小觑。
三线以下增量市场的用户生活状态和特点是,工作时间少,工作压力小,业余时间多,喜欢跳广场舞,喜欢养生保健内容等。这个人群是有大量时间的,但移动互联网长期偏向一二线城市的发展倾向,使得市面上适合他们的移动服务显得较为稀缺,这中间还有很大的业务潜力空间可供挖掘,问题是首先要构建一个将这部分用户聚集在一起的平台。据腾讯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三线以下市场的用户在在线阅读、在线看视频、在线听音乐以及在线游戏、广播等方面的需求,都高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整体水平。
趣头条的积分运营体制,粗浅的理解是用积分奖励体制吸引用户来看内容,深一步的理解则是趣头条省下流量购买的钱用来构建了一套其他内容平台没有的积分体系,或许实际通过积分奖励出去的利益较少,但看内容和分享的同时还能获得收入这一前提,在大部分用户心目中还是会形成一种较为惬意的心理启示。趣头条的用户粘性较强,当前的登陆率高达95%,行业平均水平仅有30%。而就在这套机制的作用下,用户习惯慢慢形成,趣头条的商业模式也将随着用户习惯的培养而逐渐成型。
移动互联网目前最难的一件事是开发增量市场,先期进入的公司大多都在存量上难以为继,服务变得越来越高端化,更贴近一二线市场用户的需求。趣头条这种增量市场主力,从根本上还是打开了一片一直存在但却难以接近的蓝海。那些原本缺乏发展动力的移动业务,如阅读、音乐、广播、视频等,将在这片蓝海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从快速增长的活跃用户和装机量来看,趣头条的运营模式是成功的,接下来最关键的是如何把商业化做好。
今年三季度趣头条拿出10个亿去做商业化,今年拿下25到30亿的营收是没有问题的,这还仅是较为单一的广告收入。如果趣头条未来能提供更多服务,满足更多增量市场的用户需求,那么其收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将是一个可预期的未来。不过趣头条也许不必在商业化上太过着急,只对商业模式做多样化开发即可,更重要的任务还是在运营模式走通,出现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拿下更多用户和流量,打磨技术系统,将用户体验做到更好,培养用户习惯。
增量用户市场开发不易,也是各大流量巨头下一阶段必争之地,趣头条在这中间占了一个很好的位置,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趣头条可通过独特的运营机制低成本获取用户的同时进行多样化的商业探索,只要积累到足够的用户和流量,自可通过花样繁多的商业化手段获取更大规模的收入。当前增量市场的状况与移动互联网发展早期的情况相似,大有可为之势明显,这个市场上或许还有oppo和vivo等其他来自硬件的玩家,但为增量市场提供纯互联网服务的选手,目前并不算多,其长远的优势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