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胡说区块链|别让“老赖”得逞!区块链破解金融信息共享难题
编者按
区块链,当下最火的IT技术,可以说没有之一。大数网将在每周五刊载一篇区块链相关的内容,请注意,我们不谈空气币,而是去讲技术、讲应用,讲这项技术真正的价值。之前很长时间大数网不碰这部分内容,也是因为太虚了,如果只是讲发币,那这项技术就没什么意义了。
蔓延多月的互联网金融暴雷潮让整个行业哀鸿遍野,但也带火了一群人——恶意逃废债的“老赖”,他们趁行业混乱不还钱或者对一些已经遇到危机的平台进行捣乱,因为一旦平台出现问题,他们暂时就不用还钱了。于是,就在不久前,监管层再次明确网贷失信人员由中国人民银行纳入征信系统,加强失信惩戒。
事实上,监管层这种直接将不良借贷个人纳入征信系统的做法,更多的还是集中在事后惩戒上。如何从一开始就帮助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甄别不良借贷个人,减少平台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呢?从技术角度构建一个横跨全行业的金融信息可信安全共享平台,通过不良借贷个人信息的共享,来避免欺诈行为产生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
但金融信息的共享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因为没有人愿意无偿贡献出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这就像IT领域的开源社区一样,每个开发者都可以从开源社区免费获得相关代码,但同时每个开发者又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开源社区,但在没有一个好机制的情况下,索取者往往比贡献者更多。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给金融信息可信安全共享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区块链凭借去中心化、开放性、信息不可篡改等特点,成功解决了数据共享最基础的信任问题,使得数据可以安全地被共享,且不会被滥用。
为什么金融信息共享这么难?
不论是央行的征信系统建设还是为第三方机构发放个人征信牌照,抑或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开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其目的都是为了从组织架构上解决金融信息共享问题,进而完善整个社会信用体系。
不过,类似这样的顶层设计由于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牵涉的面过大,在短期内很难切实发挥作用。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许多金融机构之间纷纷寻求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帮助金融机构降低信息收集及运营成本,实现业务扩张。通过更全面地掌握客户的金融信息,降低经营风险,不断增强金融竞争力。但这种基于企业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却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1、隐私泄露。相对于其他信息而言,金融相关信息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私密的部分,没有人愿意自己的金融信息被各个平台完全掌握,更不愿被这些平台共享。这样一来,就要求各个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信息共享时,必须做好“数据脱敏”,确保金融信息共享建立在遵循法律法规、国家利益、社会和公众利益的基础之上。
2、信息安全。近年来,各种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归根结底是与各个平台和机构对于信息安全工作的疏忽大意,但信息安全的攻防永远就是一对矛和盾,如何从技术层面更好地确保信息安全也是不同机构工作的一个重点,金融信息在共享过程中,无疑会给信息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3、通道不畅。金融信息的共享并非简单的数据交换,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共享工作。不仅要确保信息安全,还要拥有数据收集、分析、共享等多重功能。
4、利益不清。对于任何一个平台来说,数据都是核心资产,更不用说其中的金融信息了。因此,各个平台在积极推进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在考虑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我能够从金融信息共享中获得什么价值?这也是一直以来金融信息共享落地难的关键。
在金融信息共享方面,顶层设计落地需要时间,不同机构之间推动起来又存在诸多掣肘,如何才能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呢?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涌现和创新应用,正在给金融信息共享带来一种全新可能。
区块链“短平快”解决金融信息共享难题
既然企业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数据都非常敏感,要实现金融信息共享,就必须解决数据的信任问题,相比较构建征信体系、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借助区块链的无中心化、值得信赖、基于一定隐私等特点,可以短平快地解决金融信息可信安全共享的问题。
比如,过去用户购买理财产品后,与平台签署的合同往往由平台方保存,缺乏第三方存证,存在较大风险。而区块链的应用,将每一个环节都记录下来,并存储在基于区块链的技术架构中,不会被改变或篡改,合同履行的方式也是通过智能合约来完成。
只有持有密钥的当事人才可以查看合同内容,大大保障了个人隐私。同时,合同的查阅、修改等整个过程也会被区块链完整的记录下来,确保了整个过程的安全可信。
同理,对于借款人来说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如果所有资料都开放给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平台,并允许参与其中的金融机构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来访问这些数据,就可以在保证数据隐私的基础上,让金融机构获得更加丰富、可靠的数据来源,真正实现金融信息的共享。
不仅如此,区块链中独特的Token机制还能够更好地平衡数据贡献者、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给整个金融信息共享生态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并让数据价值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快速流转。
金融机构在金融信息可信共享平台上贡献的每一点一滴数据都会被区块链记录下来,并获得Token激励,相当于获得一定的积分。在平台数据积累的同时,数据的贡献方同时也是数据的使用方,他们在使用数据时则会消耗一定的积分,与此同时,这些被利用的数据又会产生新的特征,再被反馈到数据共享平台。于是,平台的数据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本文转自百度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