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滴滴试运行黑名单功能后乘车从此就真的安全了吗?
根据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公告显示,滴滴APP已在10月18日做出版本更新,试运行“黑名单”功能,乘客和司机双方都可以将对方拉入黑名单,而且这份“黑名单”在试行期间暂时不可取消。并且在双方选择拉黑之后,滴滴将在12个月内避免为双方匹配订单。这一举措能增加乘客的乘车安全性吗?
对于滴滴来说,自从多起负面事件出现后,就没有停止过整改的脚步。不管是前段时间进行全业务停业,还是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等,都是滴滴做出的整改举措。但要说这些整改举措究竟对乘车安全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还很难说。
毕竟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个能够量化的数据,去证明滴滴已经提升了乘车安全性。而此次滴滴试运行的黑名单功能,同样也面对着类似的尴尬态势。
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只有在乘坐滴滴后才能使用黑名单功能。也就是说,在乘车后司机和乘客才有权利把对方拉入自己的黑名单。但这就意味着,乘客在上车之前还是不会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司机。一旦发生负面事件,黑名单这一功能还有用吗?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滴滴也没有表明司机和乘客拉黑对方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就是随心所欲地顺手就拉黑?这显然对司机和乘客都是不公平的。
比如在小城市原本跑滴滴的车就很少,打车也比较困难。如果司机以拉黑名单为由强迫乘客给小费,否则以后就越来越难打车,那么乘客该给不给呢?此外,如果乘客因为司机拒绝超载而将其拉入黑名单,那么司机能够向滴滴申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吗?
此外,司机或者乘客被很多人拉黑之后,又会有什么惩罚?没有惩罚的话,又如何保证黑名单这一功能不会被滥用?因此,黑名单功能看似是要提高乘车安全性,但在可实施性上有着太大的弹性空间。
因此,滴滴推出黑名单以强化管理、提升乘车安全性的举措可以理解,但要保证这一功能真的具备实用性。比如滴滴对那些被很多乘客拉黑的司机,要予以清退处理。而对那些被很多司机拉黑的乘客,滴滴也可以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只有让黑名单功能变得可信赖又实用,这一功能才会展现出应有的价值。(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