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该如何迎接挑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其核心是通过自动化、信息化、联网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激发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最终重构工业产业格局。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
工业互联网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它可以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并可以激发生产力。工业互联网还将带来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一系列社会公共价值,进而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物联制造新业态。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标识解析、IPv6、移动通信等网络基础的能力升级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亦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空间,更为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反过来,这些技术也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飞跃发展。
如果说5年前,人们在提及工业互联网时,更多还停留在说的层面上,现在则已经开始真正落地。随着新技术推广及应用,近些年工业互联网取得了长足进展。
同时,在工业制造重新被重视之后,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主要工业国家抢占国际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全球多国都在积极推动其发展。不管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战略”,到英国的“高价值战”,再到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均在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据咨询机构IoT Analytics的统计,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过150个,预计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将达到16.44亿美元。
根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旗下企业推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有30个左右,可以预见的是整个数量在接下来几年会翻倍。当前,以阿里云、华为云等为首的云服务企业,都已推出相应平台,同时以海尔等为代表的制造型企业,也打造COSMOPlat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已经能够输出整体解决方案,为其他企业的物联网化提供服务。
上面对于工业互联网的介绍,做了尽量的简化,想要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说回今天要解答的问题,题目是:工业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该如何迎接挑战?解答这个问题,我想应该先从今后国内工业互联网的业态谈起。
我认为,今后5-10年,整个工业互联网业态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超级企业布局工业互联网生态。我们已经看到像海尔、徐工等制造型企业,在云计算厂商的技术支持之下,开始向外输出整体解决方案,以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工业化转型。超级企业是工业互联主干网的主要缔造者,这些玩家主要是各行业的超级工厂以及ATBJM等互联网企业。工业互联网的主要玩家还会带着各行业大、中型企业共同完善工业互联网,最后每个超级玩家都会携其输出解决方案的企业,构成各自的工业互联网生态。
大企业搞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型企业有资金实力,也有融资能力,同样可以打造自身的或者面向某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而且已是趋势。一方面,将来千万企业上云,企业经营以及企业之间的对接都在云上进行,这种被倒逼的“上云效应”哪个企业都套不掉;另一方面,物联网时代的万物互联特性,让谋求新业务转型的企业不得不将产品、运营等环节都物联网化,这也是未来企业的基本特征。
剩下的中小企业,或自搭平台,更多融进工业互联网。打造自有工业互联平台是趋势,但这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能玩的。在中小企业群中,有实力的企业可能会自己搞平台,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采用某个服务商的解决方案即可。但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会被动加入某个平台或者几个平台,融入工业互联网。
简而言之,在工业互联网面前,未来的所有企业,无非就是两种身份:要么加入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让自身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一部分;要么就加入工业互联网,成为各大平台的用户。
其实说到底,工业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并不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同体量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所以,在如何迎接挑战这个层面,中小企业当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维,至少应该先接受工业互联网,其次才能进一步考虑如何迎接挑战。
说具体点,早期的工业互联网挑战,是已经借助工业互联网转型成功的企业与尚未转型或者仍在犹豫的企业之间的竞争。
所谓转型成功的企业,就是通过云服务厂商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上云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将制造、仓储、物流、财务、营销等企业运营环节全部打通,供应链、物流链、资金链融会贯通,企业经营效率大大提升,相较仍以传统方式经营的企业,它们已经焕发新的生命力。
其实了解了未来的竞争形势,也就明白为何各地相关部门要如此迫切的推动企业上云了。你的企业,千万不要放弃这个绝佳的转型机会哦。
【关注TMT与IOT,专注互联网+及企业转型研究。公号ID:jiwei1122】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