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旗下子公司众安国际与日本财产保险公司(“SOMPO”)达成战略合作,众安国际将输出其保险科技解决方案,为SOMPO提供基于云的下一代保险端对端系统,帮助SOMPO实现数字化转型。成立于1888年的SOMPO是日本最大保险公司之一,在日本国内主要从事产险、寿险、护理及医疗保险业务,海外保险业务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的218个城市。
众安能给国际保险巨头提供科技解决方案,也验证了众安在保险科技领域的“江湖地位”。
五年前,众安保险正式开业,成为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一年前,众安登陆港交所,成为保险科技第一股。而今,众安不只用科技驱动自身业务发展,也在积极将保险科技能力开放,并赋能全球保险业乃至更多领域,掀起一股保险科技的“中国风”。
众安的“保险+科技”双引擎
众安成为全球保险科技领先者,其实有一段漫长的故事。
众安保险子公司众安科技CEO陈玮曾在一次演讲中回忆道,众安保险刚上线时,发现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个核心系统可以支撑“互联网保险”这样的全新业务形态,也很难与合作伙伴对接,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安决定构建拥有核心能力的研发团队。
众安自主研发了一套保险核心系统:无界山,跟传统保险系统最大不同是完全跑在云端,实现了去IOE,支持大规模并发,可支撑每秒3.2万笔保单的峰值压力,也解决了线上出单的稳定、安全、效率和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采取基于云端的互联网系统架构,所以无界山可以适配保险前端业务变化,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基于此,一款新产品从设计到上线只需5-10天,可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变化的保险行业。
现在回头来看,助力众安保险的不只是基于互联网开展保险业务的新思路,互联网科技的助力同样离不开关系。众安保险CEO陈劲在一次演讲中透露,今年上半年,众安保险服务的用户数已达到3亿,每5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用众安,目前依然在高速增长,同时,众安实现今年上半年收入翻番,卖出的保单数量达到了25.6亿张。驱动业务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正是科技。例如,如果没有无界山,众安就很难给保民提供稳定的服务,也很难支撑不断创新的保险产品。
无界山只是众安保险科技布局的冰山一角。除了核心系统外,众安保险在核心科技上进行密集布局,其已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理赔、风控等环节,目前在消费金融领域已与近百家生态场景合作,触达3000多万用户,由此衍生出万级的特征衍生变量,构建起全面的用户立体画像;它将AI技术应用到客服,智能客服使用率已达到70%;它还在积极布局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深度参与区块链相关ISO标准制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再保险网络等业务上。
“保险+科技”双引擎相互驱动,科技赋能保险,保险验证科技是众安的核心经营理念。根据半年报数据,截至2018年6月30日,众安共有1536名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在雇员总数中占比53.2%,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14亿元、5.18亿元和3.74亿元,分别占公司同期总保费的6.3%、8.7%、7.3%。
可以看到,众安保险虽然是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然而跟很多强调渠道创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却有本质不同:科技是其核心驱动力,在保险科技上众安已是领先者,这不只是让众安不被技术掣肘,也给了其新的业务潜力:保险科技能力输出。现在看来,当初决定建立具有核心能力的研发团队、耗费巨大精力打造自有系统无界山,倒有一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保险科技开放打造更多“众安”
科技能力输出,在互联网行业不是陌生词汇,BAT等巨头都有各种开放平台。金融行业,这两年金融科技能力开放也成为一个流行词,比如在刚刚的ATEC大会上,蚂蚁金服就对外宣布启动全面开放战略,为行业提供完整的数字金融解决方案,希望打造成千上万的支付宝和蚂蚁金服。更早前,从百度独立的度小满金融,也强调自身核心战略是金融科技特别是智能金融科技能力输出。此外,腾讯金融科技、微众银行以及京东金融的战略,概莫如是。
专注于保险科技能力的开放,众安则是第一家。基于无界山构建起领先的保险科技能力,在被自有业务验证后,众安在2016年成立了专门负责科技能力输出的众安科技,保险科技成为商业产品对外输出。目前众安科技一共有五大商业产品线,累计服务企业客户300余家:聚焦于基础保险科技的S线、专注于医疗大数据的商保开放平台H线、侧重于数据智能的X线、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科技产品F线以及聚焦区块链的T线。
目前S线和H线最成熟,已在行业得到规模应用,其中不乏横琴人寿、中再集团、瑞再企商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险企。
说保险科技能力开放或者说金融科技开放产品线比较抽象,我们可以看看最近众安科技发布的S线的最新产品:面向下一代的保险核心系统Graphene(石墨烯系统)。
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原住民崛起,在互联网技术驱动下保险行业已经发生剧烈变化。保单呈现高频、小额、碎片化的趋势,客户数量及保单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新生代保险用户需求也不再如昨,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渠道购买产品,获取服务,自动理赔,这不只是要求保险公司变革经营理念、重新架构产品体系,也要对IT系统进行升级换代。
传统保险IT系统效率低、能力弱、体验差和成本高,已完全不能适应新时代的保险行业。正是瞄准这个市场缺口,众安科技推出了具有乐高化、性能高、易运维的Graphene,基于此,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性,在不同阶段自由拼装不同组件,拥有跟众安保险一样的性能高、稳定性强、扩展灵活的核心保险系统。
具体来说,基于Graphene石墨烯系统,保险企业可以在一周内完成与新渠道的对接,1-3天内完成新产品上架(原来要一周以上),一周内处理逾20亿张保单,做到秒级实时风控(原来要T+1天)。
Graphene本质是将前面提到的无界山系统的核心能力全部外部化,毫无保留地对外输出,让每一家保险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无界山”,大幅降低IT成本,更好地适配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保险业。
Graphene是众安保险科技能力输出的一个样本:在自有业务上验证的保险科技能力,通过商业化产品开放,让更多保险企业从中受益,除了Graphene系统外,大数据理赔、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客服等基础保险科技能力,以及商保科技、大众健康科技等垂直保险科技能力,众安都可以对外输出。
这样看,众安保险科技能力开放输出,主要是聚焦在保险行业,最终结果是打造更多“众安”。
在科技能力输出的过程中,众安也可以创造自身价值。
保险科技输出让众安一鱼多吃
科技能力输出本身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提升业务价值的科技能力,一定有企业愿意为之买单,科技巨头云计算业务普遍大获成功,就是一个证明,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白皮书认为,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将成为主流趋势,预计到2025年,该模式给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市值将达到40-50万亿元。
科技能力输出是众安构建保险生态的桥梁,当众安科技能力成为保险业的基础设施后,它就可以获取更多伙伴、场景和数据,进一步反哺到保险科技上,让保险科技能力不断进化,给自有业务创新提供技术基础,同时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
深层次来看,科技能力输出是企业分摊科技投入的一种新方式。科技特别是底层、核心和前沿科技,已成为互联网巨头重点投入的对象。不过,大规模的投入要实现变现往往需要假以时日,甚至让企业不堪重负。往年,企业科技投入后,申请大量的专利,再凭借专利费、专利诉讼等方式获取回报,实质上就是让更多企业来分摊当初的成本,然而专利战的做法并不利于科技的普及,甚至一定程度会成为创新的杀手。
今天日益流行的科技能力输出,则是一种更先进的模式,其本质依然是让大量企业来分摊科技巨头大规模投入的成本,却又不会因为昂贵的专利费而阻碍科技的普及。有了这一模式,科技巨头就更有底气进行大规模投入,而且最终一定会普惠到整个行业。正是因为此,可以认为,众安保险科技能力输出,也是其分摊此前五年以及现在大规模保险科技投入的方式,有了开放战略,众安就更有底气进行大规模的科技投入,继续做好保险行业的科技带头人。
从与SOMPO牵手来看,科技能力输出战略,也成为众安保险出海的一条路径。
科技输出让金融企业借船出海
众安的保险科技能力输出不限于中国市场,而是放眼全球。众安在去年12月启动国际化,通过众安国际向海外输出科技能力是其国际化战略一部分。众安将“以香港为基地,打开国际市场大门,并将亚洲作为业务发展初期的重心,建立海外业务阵地。”
一方面,随着中国金融业加快开放,跨国保险企业在中国布局,同样需要保险科技能力,由此,与跨国险企中国区合作再与总部合作就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中国在保险科技上的一些探索在全世界范围都处于领先,这给百年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机会。
众安科技能力输出的海外对象已有Sompo这样的巨头,此前,众安国际还与软银愿景基金签订股东协议,双方将共同按需分步投资2亿美元,用于推动众安在境外的科技解决方案输出业务。
虽然金融科技巨头都在谈开放,不过几乎都是面向国内金融机构,将保险科技能力向全球输出,众安走在了金融科技行业前列,让起步相对较晚的中国保险行业借助于保险科技扳回一局。这也给金融科技巨头打造了一个出海的样本:金融业进军海外市场不易,借助于中国领先的金融科技,通过技术输出的曲线救国方式,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正如众安国际总裁许炜所言:
保险业的发展在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受限于牌照和监管,现阶段很难突破。作为保险公司的众安如果想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最顺畅的路径是申请一张新的保险牌照,或找当地的保险金融机构去合作,甚至通过资本的方式去并购。但事实上,众安更是一家科技公司,我们希望用科技的方法让保险更有温度。所以,通过科技输出是一个更加有效地达到企业使命的路径,所以,众安认为科技输出和保险业务一样重要。
目前蚂蚁金服等科技巨头都在走国际化路线,其采取了三部曲策略:先让中国用户在海外能用支付宝,再给当地用户提供电子钱包服务,最后在从支付延展到金融服务。可预见的是,未来蚂蚁金服在海外一定会走向开放,技术服务业务全球化,整个步骤将跟它在中国的策略如出一辙。
相信未来度小满、京东金融、腾讯金融科技等巨头,都会走出海路线。先让业务出海再行科技输出,还是先行科技输出再让业务出海,不同打法将殊途同归,最终结果就是,中国金融科技巨头在全球市场都会占据一席之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