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产业深陷转型困境?金融科技来助力!

实体产业深陷转型困境?金融科技来助力!

2018年的金融市场并不太平。

尤其是互联网巨头和传统银行在市场资源、产品、人才等多个领域交锋,让金融市场的“肉搏战”愈演愈烈。而金融科技正以最迅猛的态势,重构整个金融产业的生态。

机会是显而易见的。以BATJ为首的巨头们,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科技浪潮,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三大互联网金融公司先后完成新一轮融资。在资本的簇拥下,很多网络平台纷纷投身金融科技的浪潮中。

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从6月开始,近百余家网贷平台接连爆雷,成千上万投资者被卷入其中,不少投资人甚至血本无归。这波雷潮涉及面之大,炙手可热的新金融俨然成了火山口。

金融科技行业似乎正朝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疾驰。

实体产业深陷转型困境?金融科技来助力!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金融产业领域发生,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之间逐渐走向无缝衔接。但是,对依然处于转型困境中的实体产业来说,金融科技意味着什么?它将为实体经济带来怎样的机遇?

在锌财经近日举办的2018“新产业经济峰会”上,我们邀请到了创金聚乾CEO王锋、网筑集团联合创始人钱晟磊,网金杜CRO刘强,复朴资本创始人赵敏,大观资本创始人韦海军,估吗回收副总裁陆发青,就“金融科技如何破局实体经济困境”这一议题,进行了观点的碰撞。

实体产业深陷转型困境?金融科技来助力!

1

赋能

王锋:用金融科技的方式去解决新产业经济的困境,这件事情其实众说纷纭,是皇帝穿新衣还是结构性变化,各位嘉宾们,你所在的行业真的因为你的项目而提升了吗?提升了多少?为什么会被提升?

韦海军:其实大观资本过去所投的项目,都是出海的项目,我们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中国互联网的先进模式输出到全球,特别是东南亚,2016年我们第一家在东南亚投的金融科技公司,彻底的改变了印尼人的生活消费方式。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依托互联网的红利期培育了很多的创新商业模式,而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从中国市场走到海外,开始改变那里人的生活消费方式。

赵敏:我同意韦总的观点,金融科技不是一个新事物,大概在05、06年,第三方支付已经出现,包括现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服务,金融科技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生活的便利性。其次,对于一些产业来说,在基于金融科技的手段和支持后,原本没有办法享受到金融服务的实体企业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服务。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金融科技对产业的支持和提升都是非常巨大的。

钱晟磊:我们公司从产业角度出发,延伸供应链服务和金融科技的实践,八年只干了建材这一件事,建材的产业链长,结构复杂,有百万级的小B。

在这个行业里面,金融科技可以解决如何用低成本的方式去服务小B的问题,这里面产生的效率提升有两个方面:第一,如何让信用好的商家得到更多的支持。第二,在得到支持的同时,让这些小的商家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我们是非常坚定的实用主义者,很认同用金融科技的方式去提升。

刘强:对于金融科技或者科技金融,咱们可以试图下一个定义,判断标准有三:第一,有没有降低成本;第二,有没有提高效率;第三有没有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这三样占一样,都可以称得上是有效合理的金融科技或者科技金融。

简单说下网金社的实践,我们设计和实施了一款叫付税宝的产品,在很多中小企业享受不到海关便利的情况下,为它们提供融资,比较切实的运用金融科技的方式突破中小微企业的困局。

陆发青:在国内回收领域里,3C类库存产品库存体量很大,有近千亿的市场,目前估吗回收在国内覆盖31个省市,作为一家类实体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也应用到新科技新金融这种模式,我们也期待运用新的金融领域的工具,来促使我们在存量市场发挥它再利用再循环的价值。

实体产业深陷转型困境?金融科技来助力!

2

破局

王锋:今天的议题是金融和新产业经济的结合方式,众所周知,融合是最难的,两个物种的对话是破局点的确认,金融科技跟原有的业务结合或迭代新产业经济的时候,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陆发青:当实体经济,特别是相关的产业经济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时候,回收领域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信用,对于目前移动互联网信用交互场景模式的转变,很多实体企业也遇到这样的瓶颈。就估吗来说,目前也通过移动互联网新金融的科技手段,与蚂蚁金服,芝麻信用合作,进行产业链的布局。

王锋:获客难?回收手机的评估难?评估之后的资金流难?还是回收的手机二次处理难?在这四大核心问题中,你认为哪个最难?

陆发青:回收评估标准比较难,其次就是资金结算方式,我们也正在利用新金融链接工具和手段,解决回收领域支付款的问题。

刘强: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团队之间的融合,比如说金融团队和技术团队,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在不断沟通中,互相说服,达成一致的状态。

钱晟磊:我认同刘总的看法,在我们公司,真正的冲撞是来自于三类人:金融的人,科技的人和产业的人。产业的人,所谓建材行业的人,非常接地气,以产业角度考虑比较多,而科技出身的人特别想用技术、数据去改变行业,金融出身的人行业又是另一种理解。

在产业的具体推进过程中,特别是B2B行业,反而是产业的人表达的观点比较有效,因为B2B行业到现在为止连半自动化都没有做到,当下所谓用科技解决B2B行业的全面问题是一个伪命题。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磨合,这是异常痛苦的。

赵敏:我觉得无论科技金融还是所谓新的金融,要最终做出来跟行业结合垂直的一些解决方案,需要不断的去结合,适应规则。把产品设计、风控、信设各个方面融合好,做出一个既符合行业特性,又可匹配风险和收益的产品,这整个的业务流程我觉得是最难的。

韦海军:在海外创业和做金融业务,有两个维度,第一个是金融的维度,有三个难点:1、风控;2、数据;3、获客。从数据的角度来说,整个中国互联网是从1995年开始陆续有各种场景,应用场景的产生沉淀了很多的数据,这件事情在发展中国家没有发生过,导致我们去做金融业务的时候,获取数据是一个巨大的困难。

另一个维度是创业方面,出海的时候面对国际化业务,最大的就是观念上的问题。你够不够开放,你能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实体产业深陷转型困境?金融科技来助力!

3

涅槃还是覆灭?

王锋:P2P频繁暴雷已经变成一个常态,大家甚至在朋友圈传出一张赔率表,P2P的暴雷到底是什么原因?暴的是什么?在这个时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韦海军:我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投资人,很早就主动给自己选择了一条跑道,2016年投资创业到现在,最近,脑子里有三个字一直在转,叫“无力感”,其实我们既是投资者也是创业者,也有无力感,但是出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我也有信心去冲破这种无力感。

对第二个问题,我从2008年做投资,自己跟创业者打交道十几年,我认为创业者只要能找到需求,并且能解决需求,你就能贡献价值,只要能持续的贡献价值,你就有生存的空间,这是我的认知。

赵敏:把王总的两个问题合成一个问题,我觉得P2P暴雷不可避免,但是有两个层面,首先,这些暴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P2P,因为没有一家不做资金池,不做自融,不做期限错配,严格意义上的P2P不应该做这个事情,没有牌照的机构做了银行干的事情,并且没有银行任何的存款保证金等等系列的监管和措施,所以这肯定会暴的。

第二个问题在于,中国的投资人包括金融机构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只看主体信用不看基础资产。因为主观的认为它的主体信用够好,而不去看他的钱投到什么地方,基础资产安不安全。如果不打破只看主体信用不看基础资产的固化思维,接下来不管什么投资都会出问题,这是两个主要的原因。

实体产业深陷转型困境?金融科技来助力!

锌财经潘越飞(中)和与会嘉宾

钱晟磊:我的观点比较简单,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任何违背产业规律的事情,最后的结局往往都不太好,只有极少数的人真正能够做到与泡沫共舞,并且挣到钱。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实际上是从红利市场朝存量市场转移中遇到的问题,投资人非常聪明的去追逐另一个红利市场,在新的市场不断的获利,我们就是在存量市场里面玩的。在存量市场里面玩跟红利市场玩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在存量市场里去优化更新要求的基本功比在红利市场里要难的多,但是我觉得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精耕细作一个存量市场把它做好,用相应的手段去优化,脚踏实地的完成,这是国内市场发展的一个核心机会。

刘强:暴掉的不是真正的P2P,是披着P2P外衣的一些其他的东西。与此同时,投资人要看好自己投的是什么东西,要为自己的投资负责,从业人要有道德,包括监管者要在合理的时机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果大家都做对的事情,就不会有灾难发生。

实体产业深陷转型困境?金融科技来助力!

文章 ∣ 幸谷

责编 ∣ 冉遗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9-03
实体产业深陷转型困境?金融科技来助力!
尤其是互联网巨头和传统银行在市场资源、产品、人才等多个领域交锋,让金融市场的“肉搏战”愈演愈烈。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