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董明珠造芯片不是说说玩,格力集成电路公司成立
文/琼凉 GPLP
在8月19日举办的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上,宽氪资本执行合伙人黄辉对此前董明珠宣称的500亿做芯片一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还是要尊重科技发展规律。”无独有偶,8月14日位于南方珠海的一家新公司注册成立,法人是董明珠,公司的经营范围一栏赫然写着半导体,芯片等字。看来,“董小姐”的芯片计划这次真的要实现了。
早在今年4月份,格力电器发布的2017年年报中显示,公司在2018年将会多元化发展,并且在智能设备,集成电路方面进行产业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造芯路,心酸的开始
在年报发布之后,今年5月份董明珠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将会在芯片领域投入巨资发展,这一言论瞬间引起了社会关注,同时因为中兴在美国受阻事件,国人对芯片行业的发展越发重视,未来拥有自己芯片的迫切心情也促使国家开始对芯片行业重新重视起来。
董明珠公开言论中有一句话非常值得引用:“天塌下来,我自供。要不然,别人没芯片给你,空调做得再好也没用。”由此可见,董明珠做芯片的决心。
此后,格力要做芯片的事似乎成为了业界笑柄。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对于格力造芯片一事评论说:“很荒唐,她根本不懂什么是芯片,完全是胡说”。宽氪资本执行合伙人黄辉的观点是:“雄心壮志可贵,但我们还是要尊重科技发展规律。”TCL董事长李东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格力投资500亿元做芯片远远不够。家电企业跳到陌生领域风险高,国内外芯片差距大,落后海外至少20到30年”。
难道真的像李东升说的那样,投资500亿元不够?GPLP君从IC Insights发布的2017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研发投入报告中了解到,芯片领域的巨头英特尔高通博通研发投入均已几十集真是百亿计算,其中英特尔2017年投入130.98亿美元,博通高通均在34亿美元,以三星的研发投入也在34亿美元。
而全球排名靠前的芯片公司在芯片研发领域的投入均在10亿美元以上。在回看董明珠宣称的500亿元,约合73亿美元。按照英特尔的研发投入,格力一年花完73亿美元。按照高通的研发投入计算,两年便可花完。
除了外界的声音,甚至格力前CEO朱江洪也对格力要做芯片没有信心,他认为格力做入门级别的芯片很容易,可要做出高级芯片却很难,需要大量研发时间,并非一年两年可完成的事情。
似乎外界的声音高度一致,全部否定了董明珠的想法,然而隶属于格力电器的集成电路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在8月14日悄然成立,法人为董明珠。
做芯片,先有个公司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在2018年8月14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的设计与销售;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软件、移动设备软件开发与销售;技术服务以及技术咨询;以及上述产品的批发与进出口业务。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5名管理人员分别为,董明珠,李绍斌,谭建明,梁博,廖建雄。除董明珠和廖建雄外,其他3人均为技术出身,且在格力担任过高层职位。
公司有了,董明珠曾宣布的计划似乎要开始实施了。那么,在市场上一片负面声音的情况下,董明珠为什么非要做芯片?
原来,由于格力生产空调冰箱等电器会有内置芯片,由于现阶段依然进口芯片,格力每年在这些芯片上花费的金额近50亿人民币。那么如果未来可以生产自己的芯片,格力的成本将会进一步缩小,并提高利润空间。
然而宽氪资本执行合伙人黄辉认为:“芯片领域的摩尔定律已经更改,曾经是每隔18个月芯片上的集成电路数就翻一番。而现在是每30个月翻一番。换句话说芯片研发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资金,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大。”
后进场的格力似乎已经失去了早期研发的先天优势,然而格力的精神领袖董明珠下定决心要把芯片业务落实。据了解,小米投资的松果芯片公司在推出澎湃S1代后再无消息,并宣称已经耗资超10亿。那么格力的芯片会怎样呢?并且格力在社会言论的压力下能否实现从零到一的跨越?董明珠的芯片梦能否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再相信一次“董小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