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说,中国将在AI领域与美国齐头并进?
不知你是否留意,最近一两年,许多西方媒体和分析机构,都不吝惜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赞誉,并将其视作除美国之外,培育AI最适宜的热土。譬如去年《纽约时报》在走访一众美国政府官员和IT精英之后,得出一个谨慎结论:在AI的广袤疆域,中国将与美国齐头并进。
在他们看来,当创新经济演化到AI这一崭新的技术转捩点:深度学习技术起跑线的相对公平;庞大的数据量;巨头们的全力投入;创业公司在垂直领域的各自耕耘;以及顶层政策勾勒出的广阔蓝图,或许将给予中国AI市场弯道超车的机遇。
这并不难理解,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在经济层面日渐凋敝的欧洲大陆),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型”国家,巨大的经济体量,让其必须拥有更迫切的产业升级诉求,而随着产业升级不断深化,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势必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去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人民币,对GDP的贡献高达32.9%,倘若一切顺利,2025年数字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而作为未来商业文明的基础设施,实现这一目标,必然需要AI在不同领域落地生根。
事实上,倘若仔细聆听就会发现,AI落地的声音,要比许多人想象中的更为清澈——要知道,最近AI领域一大趋势就是大额融资频发,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AI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总规模达395亿美元,融资事件1208笔,其中中国的投融资总额达到277.1亿美元,融资事件369笔,占全球总额的70%,融资笔数达31%。
与“资本寒冬”的认知相悖,中国AI投融资的热情升温,很大程度上是资本已敏锐察觉到AI与各个行业嫁接的无限前景——无论从何种角度,如今AI的演化阶段,都颇为类似19世纪电气革命催生出的“电器”物种大爆发,作为一项通用技术,AI正处于从“电”向“电器”无限细分的关键期,市场需求会日趋旺盛。
当然,这也意味着,各大国内科技企业纷纷加码AI投入,尤其是投入巨大精力,在全球范围广纳良才,毕竟所有人心照不宣,如今这场AI军备竞赛,本质上还是“人才之战”的又一次翻版——就像科技史上多次重复的那样,他们非常清楚,在任何平台级技术诞生伊始,许多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因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太少了,上一个例子就是移动互联网初期,只有当盘踞在Android生态上的全球工程师足够多,才能构建出繁茂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
人工智能亦如此,必须承认,与AI在不同领域即将释放的潜能相比,拥有AI专业知识的人才却并未以同样速度增长,领英去年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就勾画出一条重要线索:过去三年,在全球范围内,通过领英发布的AI职位数量从2014年的5万飙升至2016年的44万,增长近8倍。
尤其在中国AI市场,相比于杞人忧天的“资本荒”,“人才荒”可能更接近真相。
而某种程度上,仔细剖析这份人才报告以及领英这家公司,或许是理解中国AI人才现状,以及AI自身技术发展逻辑的一条捷径。
中国AI人才现状
摊开这份全球AI人才地图,截至去年一季度,全球AI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其中美国人才总数超过85万,位居第一;中国人才总数超过5万人,位列第七。
尽管历史底蕴的差异,让中美在人才基数上有一定差距,但如前所述,中国AI市场的发展后劲更足,产业落地的速度也更快——且中国本土AI人才也在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报告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譬如,相比于大洋彼岸,中国年轻一代技术人才的占比更高,28-37岁中青年是AI领域发展主力军,占AI发展总人数的50%以上,并有着不俗表现——而比年龄更重要的,是中国AI从业者在教育背景上更具竞争力,《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全球AI从业者普遍拥有较高学历,但在中国,这个数字明显更高一筹,中国在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占比为62.1%,高于美国的56.5%。
这也不难理解,更像是“学好数理化”思潮在今天的持续蔓延,中国在计算机,电子与电气工程,物理和数学等专业的高等教育上全球领先,而这些学科恰是从事AI应用开发的基石,可兑现出巨大的AI人力资源优势,就像李开复所言:“中国每年毕业上百万工程师,一名优秀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经过6个月培训,就可以进入人工智能行业,成为合格的人工智能工程师。”
而除了本土人才成长机制的雄厚,作为中国AI人才输入的重要窗口,更具实战经验的海外华人,亦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你所知,在全球范围内,华人力量正日渐崛起,但各种复杂原因所致,华人在海外的职场生涯,存在一个隐形的天花板。领英数据显示,目前在海外华人技术人才中,拥有总监及以上职位的仅占10.7%左右,而美国所有AI人才中,总监及以上级别人才占比为20.6%。
但与此同时,在天平的另一端,夹杂在“海归回国潮”的宏大背景下,中国对海外AI人才的吸引力却在不断增加,新增AI行业从业者中具有留学背景的人才数量正不断上升——且美国已成中国AI领域最大人才回流来源国,占比超过四成。
最近十年,回国已是许多海外精英价值变现的最佳途径,就像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王延平所言:“领英所特有的技能认证、人脉链接等数据颗粒,通过平台化学反应形成了一个‘人才区块链’的概念。全球将近6亿的职场人士在这个人才区块链上有效链接并进而自动校准,确保了人才信息的真实不可篡改,确保了宏观人才变化的实时记录。基于此,领英‘经济图谱’研究可以准确透视人才发展趋势。我们近期的研究明确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转型,中国已经从人才输出国向人才引力场转变,越来越多的海归和外籍人才正在考虑或已经获得了中国的工作机会。新一线城市在商业上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逐渐达到世界水平,迸发出愈发强烈的国际人才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对技术人才来说尤为按捺不住。忘了从哪看到一则对话,一位AI科学家决定从美国回到中国工作,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给出了一个直觉上很难反驳的回答:这个时代全人类有两个最大变量,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人工智能,对于我这样的人,当然应该回中国去做人工智能。
嗯,他很有可能是对的。
AI的运行逻辑
不过在这两个变量里,多数人可以试着理解中国,但对于何为人工智能,则多少有些一知半解。
那今天我们不妨“饮水思源”,就以《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的发布者领英为样本,剖析下人工智能在职业社交上的可能性——事实上,除了通过大数据洞悉全球AI人才走势,领英自己,就是全球最有资格谈论人工智能的公司之一。
从2006年部署AI开始,AI已成领英的核心产品策略和文化。不同于一些公司将AI视作“佐料”,添置在对特定经验的优化过程中,领英将AI渗透进整个平台的毛细血管——几乎没有哪个功能没有被AI加持,用领英人工智能团队负责人Deepak Agarwal的话说,AI之于领英,就如氧气一般重要。目前他正带领数百人的团队,持续不断地通过人工智能,推动领英整个社交体系的变革。
而这种推动的原始动力,无疑是源于数据。众所周知,在深度学习框架下的AI竞争中,数据本身即是最坚实的护城河,而领英正是一个庞大数据池,上面盘踞着数亿用户真实的职业档案,每份档案背后又涵盖教育信息,职业背景,关系网络和最新动态等丰富的细分数据;此外,这里还拥有千万级别的公司主页和有效职位信息,在算法的不断驱动下,这些动态更新的数据,会迸发出巨大价值。
譬如,它可以颠覆传统时代,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招聘流程,领英可以根据档案,工作经历,教育背景,技能,社会活动等不同数据的交叉比对,完成精准匹配:当你更新领英档案,系统会自动推荐所有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位——数据显示,利用AI提升“可能感兴趣的工作”这一功能的个性化程度,使得用户工作申请数量提升了30%。
而切换到招聘视角,当企业发布一个职位后,通过智能匹配,HR收到的站内推荐,都是基于人工智能自动产生,这让他们收到的站内信回复比率提高了45%。
更重要的是,遵循着网络经济的收益递增原理,以数据为血液的人工智能产品,会卷入“越多人使用它就越聪明,越聪明就有更多人使用”的循环,领英亦如此,其机器算法已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进化”,就像Deepak Agarwal所言:“机器算法会根据人才推荐的反馈结果进行追踪,收集所有反馈结果并进行汇总分析,也会不断进行算法的校正与完善,最后会形成一个整体的算法系统,因此机器算法不仅仅根据招聘关键词进行推荐,还是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到智能化的推荐。”
当然,在求职和招聘体系之外,AI也在领英无所不在,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基于“您可能知道的人”功能,领英可以推荐用户与相关适合的人建立联系,这正是受益于机器的智慧。
再比如,利用人工智能给用户推送与其相关,且对其有用的内容,让每个用户主页上的内容得以实现千人千面,这也使领英上文章推送的数量增加了10%-20%。
当然,在领英这个资源池,AI的福祉也同样惠及B端市场——譬如领英营销解决方案,就是由AI充分加持:它可通过人工智能将广告投放给最相关的用户,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点击和访问活动等属性找到适合的人群,提高销售的投资回报率;还可通过人工智能为销售人员扩大目标受众数量,找到更多拥有类似背景的目标对象。2016年,领英营销解决方案正式落地中国,这种真实性和精确性,受到广告主的一致认可。
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既有产品上大做文章,为了更好地将AI深入领英骨髓,推动整个社交体系的持续进化,领英还建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以便更高效地让员工(尤其是工程和产品相关的员工)具备相关知识,学院针对不同工作角色和业务需求设置了不同课程,正如领英科学与工程负责人Craig Martell所言:“我们的目标是在领英范围内推广人工智能,这将使我们的所有员工与人工智能专家拥有共同的语言,有利于促进进一步合作,并使我们继续为会员提供更多价值。”
结语
嗯,用AI创造更多价值,是这个时代技术带来人类的最大变量。
要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底层驱动力永远都是技术——以及更重要的,让“技术扩散”的商业化过程。令人欣喜的是,不同于过去数十年其他几次由学术研究主导的AI浪潮(最终偃旗息鼓),无论从宏观上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还是微观上领英这家公司对AI的驾轻就熟,都不难发现,这轮AI热潮是以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行为主导,它正在全速奔进,成为接棒互联网的下一代基础设施。
而我相信,这个过程,要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更为迅猛。
李北辰/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