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终于官宣了E轮融资消息。而且宣布方式很特别——没有专门的融资发布会,只是在“海盐计划”会后,周源用VCR的形式“云传达”了这一消息。
除了宣布方式特别,后续的消息补充也充满了“知乎气息”。在一个名为“如何评价知乎完成E轮2.7亿美元融资?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的问题下,整齐排列着创始团队和一众投资人的回答。知乎的1.8亿用户,集体围观了这次“融资发布会”。
有人说,现在知乎像一个多种内容平台混杂的“四不像”。可我觉得,知乎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像周源多次强调的初心:一个系统化、组织化的高质量信息聚集地。
01
知识升维
围绕“组织高质量信息”这一目标,知乎提出了很多愿景。从“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到“发现更大的世界”,再到“有问题,上知乎”。每一阶段,知乎都有不同的任务和期许。
今年6月,知乎的总用户数达到1.8亿,累计产生1亿个回答。于是知乎又提出全民知识内容平台的愿景。而这一次,周源首次提出“知乎的未来”,即想让用户“轻松获得可信赖的解答”,大有重塑中文知识市场的决心。
乍一看,这和20年前百度的使命很像。那时中文互联网信息极度匮乏,百度成为人们“网上冲浪”的第一站。信息不等同于知识,但百度确实围绕“知识”做了很多,百度百科、百度知道自不必多言,百度贴吧里也藏着很多大神。
然而,百度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红利。百度搜索的流量下降,让百度系众多产品失去了依靠,市场份额开始被竞争对手挤占。这其中,就有知乎的身影。从知识分享的角度来说,知乎是百度知道的直接对标品。而从社区参与感上说,知乎又间接盯上了百度贴吧的盘子。
因此有人总结:知乎刚出来的时候,我们把它叫“社会化问答网站”。而现在,知乎在做的,其实是“搜索”和“知道”的升维。针对这方面,知乎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增加需求场景。知乎已经七岁了,可从单一的问答页面,到“知识市场”,再到“知乎大学”,只是这两年的事。知乎热榜、热搜和小程序的布局,也成功吸引了大批下沉用户。如今,知乎的App DAU已从百万涨至近千万,用投资人徐新的话来说“知乎已经跑过了安全线”。
又比如更简洁明了地组织内容,让用户轻松获得可信赖的解答。内容呈现上,知乎的知识结构化已经做得很成熟了。比如,当你搜索“区块链”三个字,出来的不是包含关键字的零散问答,而是包含概念原理、技术开发、应用案例等多个板块的分类问答。
但,解决相同的需求,不意味着就是同类产品。知乎是知乎,它为中国5亿受教育人群而生。同一个问题,知乎搜到的、百度搜到的、悟空问答上搜到的,结果可能是天壤之别。因为知乎是工具属性之外,社区氛围最浓厚的平台。
02
小步快跑
知乎是一座城市。为了解决“知乎三问”,即“如何保持理性的讨论氛围、如何保证内容的质和量、如何让创作者获得收益”,知乎推出了“海盐计划”。
用周源的话来说,“让人们轻松获得可信赖的解答,这件事就是知乎团队的北极星。它指引着我们当下的工作:智能社区、工具场景和商业矩阵。”
这次的“海盐计划”,就是基于上述目标的具体落地。其中,“盐值”系统基于知乎算法能力、社区共识和公共讨论秩序三方面的积累,形成升级版的用户社区行为引导和使用攻略;“创作者中心”则是优秀创作者的专属工具和权益保障。
“盐值”系统有五个参考维度:基础信用、内容创作、友善互动、遵守规范和社区建设。这一功能的安卓版正在内测,一个五边形的截图很像芝麻信用分,或是头条号指数。但是,友善互动、社区建设等维度又颇具“知乎特色”。
就内容社区的治理而言,无论是头条号指数,还是B站的小黑屋制度,都是一种处理结果。而知乎的“盐值”系统不只是一个荣誉标识,更是一个成长体系。换言之,它更像一个起点,是用户一直深度参与社区自治的体现。
很多人担心知乎“水化”。“盐值”系统对深度用户的“赋权”,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解答。知乎这么做的底气是,它已经聚拢了一批同调性的用户,他们知道什么是好内容,也愿意为筛选内容出份力。
这里还有个前提条件:知乎用户对优秀回答者的认同,不是基于名气而是内容。反过来,优秀回答者的影响力、满足感,只有在知乎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相辅相成,也就形成了双边网络效应,加固了知乎的护城河。
对大多数用户来说,粉丝数和转评赞是最大的正向反馈。可是互联网世界乐于表达的永远只有10%,大部分是沉默的。而知乎盐值体系有五个维度,即便你在“内容创作”上偏弱,其它地方很活跃,依然可以得到不错的“盐值”。
高“盐值”不是用来看的,你有绿色通道可以走,有公共编辑的权利,甚至可以加强反对。特权机制是屡试不爽的用户激励政策,QQ刚出来时规定等级1个太阳以上才可以建群,直接造成“全民挂QQ”的盛景。这种对高盐值用户的“赋权”,应该说,比单纯的粉丝数量更讨知乎用户喜欢。
知乎一直是个去中心化、高度自治的平台。早期的百度贴吧也有这种特征,每个吧就是一个独立的山头,吧主和用户自立规则,官方鲜少干预。在商业化的路径上,二者各自摸索适合自身的路径。就像我之前的文章《暗涌的知识市场,知乎不再是那个慢公司了?》所论述的,知乎推出“盐值体系”和“创作者中心”表明其仍在继续小步快跑。
03
特色机理
知乎从 2017 年正式开展商业化,形成了广告和知识服务两大收入模式。知乎官方宣布,今年上半年商业广告营收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340 %,知识服务也完成了“知乎大学”战略升级,已提供超过 1.5万个知识服务产品。
可以看出,知乎的商业变现围绕两部分:一方面是自生产,推出“知识大学”、“创作者中心”挖掘用户价值,稳固双边网络效应。另一方面扩水源,比如和学堂在线合作,符合知识付费与教育、出版结合越来越“重”的趋势。
如此,我们就能看出知乎的不同。在平台对用户和内容的把控上,知乎集微博和贴吧之长,但又形成自身特色。知乎重视内容,官方也不鼓励优秀回答者花钱打榜;知乎重视用户,不同用户被共同的好奇心牵引,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官方更容易维护和运营。
因此,知乎对用户价值的挖掘,可以是多方面的。用户的影响力可以靠广告变现,也可以靠更符合调性的“知识付费”。
目前,知乎的主要商业模式是广告。但这只限于平台,在“优秀回答者接广告”这件事上,知乎的容忍度向来不高。2016年,多位知乎优秀回答者因为接软文而被永久封号。知乎已经推出“品牌任务”,帮助达人接广告——而这只是“创作者中心”里的一部分,比微博的微任务低调许多。
知识付费才是知乎特色。知乎为签约作者打造个人品牌,比如出书、商业活动等等,相当于平台和内容生产者一起多维度挖掘知乎用户独有的价值。市面上大部分B2C的知识平台,核心竞争力是对头部资源的争夺,平台本身缺少分享氛围。新兴的知识付费平台,要同时做到供需两端的强运营,更是难上加难。
知乎站内的优秀回答者,加上外部的合作资源,很容易让知乎形成完整的知识付费生态。目前,“知乎大学”的知识服务矩阵是由“课”、“书”和“训练营”共同组成的产品体系。不同形态类别的课程、书籍,加上不断更新的问答,足以让用户在知乎完成一站式的学习。
回过头看,这就是知乎希望的“轻松获得可信赖的解答”吧。
知乎不是搜索引擎百度,不是社交媒体微博,也不是音频付费得到,它有自身的特色和机理,需要平台、用户,乃至知乎大学的所有人去挖掘。2.7亿美元融资后,不知能挖到什么程度呢?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